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守望的深层意思是什么 守望的深层意思是什么意思
资源,环境,生态守望的深层意思是什么 守望的深层意思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很多朋友想了解关于守望的深层意思是什么的一些资料信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与守望的深层意思是什么相关的内容分享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特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重要)中华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共同经历的奋斗历程,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贯穿着中华民族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是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精神家园。
3.(重要)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4.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5.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6.(做法)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转化、创新发展。
7.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博大精深。
8.(重要)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
9.(易错点)我们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10.(重要)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11.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
1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1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中考知识点1:人口问题 1. 我国人口现状(1)人口国情: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基本特点:
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
(3)新的特点:
增速趋缓、出生率低、老龄化加剧、男女别比失衡、城乡分布不均衡、“独生子女”社会问题凸显等。
2. 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1)原因:
①人口问题加重了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②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长期、战略问题。
③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不会根本改变,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不会根本改变,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不会根本改变。
(2)意义:
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3. 实施“全面二孩”政策(1)原因:
生育政策要随着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不断完善。
(2)目的:
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中考知识点2:资源、环境问题 1. 资源环境危机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2. 资源现状我国面临的资源形势非常严峻。
(1)优势:
我国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
(2)劣势:
①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
②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
3. 不合理利用资源的后果对资源的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和无节制消耗,必然导致资源的枯竭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的空间和后劲也会越来越小。
4. 环境现状当前我国环境形势不容乐观。
(1)由于一些地方、一些领域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加上工业化进程加快、资源短缺、人口基数大等问题所产生的多重叠加效应,我国环境问题愈加严重。
(2)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类环境污染呈高发态势,成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
5. 威胁人类生存的全球十大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减少;酸雨蔓延;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大气污染;水污染;海洋污染;危险废物越境转移。
6. 为什么要关爱和保护环境?(1)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环境恶化的后果)
(2)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
(3)人类关爱和保护环境就是走向重生,漠视和破坏环境就是走向自我毁灭。
7. 应对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道路选择转变发展方式,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8.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做法(面对资源环境危机的做法)(1)国家:
①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②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③完善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依法打击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
④转变发展方式,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⑤加强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
(2)企业:
①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不乱排放污染物;②加大科研投入,提高资源利用率;
③在生产经营中坚持绿色、低碳、循环的理念。
(3)公民(青少年):
①增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践行绿色生活方式;
②从小事做起,如:不乱扔垃圾,不使用一次物品等;
③自觉同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中考知识点3: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发展 1.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原因(1)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
(2)自然为人类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
(3)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这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纷乱”中的有序。
(4)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惩罚。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2.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做法(1)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基础、准则、目标)
(2)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基本国策)
(3)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发展理念)
3. 走绿色发展道路的重要(1)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