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英语泛读教程4第三版课后答案(英语泛读教程4第三版课后答案11单元)
孩子,米粒,家长英语泛读教程4第三版课后答案(英语泛读教程4第三版课后答案11单元)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三年级开始一定一定要准备错题本,分析错题,自己要清楚是哪个知识点还留有角,一个个击破,错题本对考试之前的复习也特别有帮助,有的放矢、节省时间。
需要养成的好习惯其实有很多,但习惯都是靠时间积累和沉淀的,千万别一股脑把这些问题都摆在孩子面前,让他们立刻马上都做到、做好,这不现实。
米粒妈建议大家可以一件一件来,一个习惯养成了,保持住,然后加入第二个好习惯,以此类推。
成败的关键在于,家长绝不能“放水”。你一开闸,就真的一泻千里了,不要相信孩子能靠自己的毅力去坚持,人都禁不起考验,你还敢考验孩子?
好习惯一旦养成了,千万别去破坏,不然以后想重新再捡起这个好习惯,比之前难上十倍百倍。
这就像减肥一样,保持减肥成果,虽然难,需要毅力,但总比破罐子破摔彻底放纵之后,重新减肥要容易得多吧?
专注力
米粒妈专门把专注力提出来,因为它真的真的太重要了。
我一个朋友,孩子上初中了,她说每天吃完晚饭孩子就在桌前学习了,也没刷手机,也没玩ipad,也没吃东西,也没抠手,但就是写作业非常慢,别的同学半小时搞定的数学作业,这孩子能写上两个小时,还错误百出。
这种情况,我觉得就是专注力太差了,虽然表面上他没有玩,但心和脑子早就放飞了,不知道飘哪去了,完全没在作业上。
这样就变成了,他永远在写作业,但永远也写不完作业。
米粒妈当年在海淀的X大附中读书时,周围最不缺的就是学霸,米粒班上的学霸也来我们家里写过作业,我也观察过。
学霸的共是,专注力非常强,抠手、画橡皮、溜号这样的事情在他们身上基本不会发生。
其实写作业慢这件事,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问题,低年级可能是写字慢、认字少;中高年级可能是难度爬坡不适应,这些都是阶段问题。
但是“不专注”会一直跟随孩子,上了初中,你就会发现这样的孩子跟成绩好的同学差距会越拉越大。
专注力从小保护好,事半功倍,比如玩乐高、拼拼图、下棋、画画、阅读,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家长尽量不打扰,能做多久尽量让孩子扎下心去做。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感兴趣的事,在自己兴趣上,一定会坐得住,这一点根据孩子自己的情况安排就好。
如果实在是专注力差,或者孩子已经大了,这个问题不太容易纠正了,那就做些硬规定:
写作业、阅读的时候,不要吃东西、听音乐;学习时,桌面尽量干净整洁,不要放太多杂七杂八的东西让孩子分心;根据作业量来规定完成时间,符合孩子的实际能力,不太苛刻就行;学习的时候,家长可以在旁边做一些自己的事情,读书、工作都可以,跟孩子步调一致,尽量不要做响动太大的家务;不要一直盯着孩子写作业,错一个就马上纠正,巴拉巴拉说一通。所有问题等写完作业之后一起检查、纠正。听书是我和米粒共同的习惯,但基本是脑子放空的时候听,比如洗漱的时候、坐车的时候、运动的时候、吃饭的时候(如果孩子吃饭有问题,吃饭磨蹭,也建议不要边吃边听)。做动脑筋的事情,尽量专注地去做,尤其孩子小的时候,很多事情容易让他们分心,尽可能排除干扰项。阅读和运动
阅读和运动是伴随人一生的好习惯。
其实这两件事,我一直反复在文章里说,怕是你们耳朵都被我磨出茧子了
中低年级,一定要多读书,可以多泛读,高年级没那么多时间分配给阅读了,非常奢侈,而且高年级要精读+泛读两条腿走路,时间就更少了。
运动就更不用说了,除了应付考试,就算是对自身身体素质也是有益处的。咱们都经历过中高考,拼到最后,除了拼努力、方法、智商……更要拼身体素质。
亲子关系
其实想想,孩子在身边需要我们的时候,不过才这短短几年,上了初中、高中,自己关起房门学习,咱们就真的实打实地沦为纯纯的后勤补给人员了。
珍惜孩子没心没肺听我们唠叨的时光。也要保护好这份亲子关系。
吼归吼,妈妈也是个人,也有情绪,但吼完了别忘了修复关系。
现在的孩子不比咱们小时候那么钝感,他们接触外界更早,知道的更多,也更敏感,总之四个字——张弛有度吧。
不能放纵不管孩子,但也别把他们逼太紧,让他们知道爸爸妈妈,始终站在ta们身后。
家长的角色
说回家长这个角色。
米粒妈觉得,作为家长,尽量做孩子的引领者,而不是管理者。
帮助他们独立,而不是替他们独立,但也要给他们兜底,不要盲目乐观。
孩子写作业,家长要不要在一旁看着?看着会不会破坏他们的独立?不看他们是不是又划水了?
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日本人究竟在儿童房里藏了多少秘密?学霸还是学渣,全凭一间房?》,研究学霸的家庭布局,发现孩子在学习的时候,始终跟妈妈,或者爸爸在同一空间,视线可及。这样对孩子来说互动方便,更加踏实。
说起来,这点我还挺有感触,当年米粒姥姥就凭着自己朴素的育儿观,坚持陪写作业十来年。
虽然初中、高中米粒妈都是住校,但周末回家学习的时候,米粒姥姥就会像小学时一样,坐在我旁边安静地看书。
米粒妈的邻居姐姐从来没有这种待遇,她在写作业的时候父母不是在一旁看电视,就是出去打麻将。
米粒妈当时并不知道,米粒姥姥坚持拿本书坐在我旁边看,到底能给我带来什么。只是感觉到她在身边,那种安心专注的感觉就无法代替。
这些年,我也曾向很多学霸妈妈讨教过,取过经。
关于学习的自觉,其实只有非常非常少数的报恩娃是真的不需要家长操心的。学习对他们来说是兴趣,是信仰,让人兴奋,充满热情。
回头看看自家娃,是吗?
不是。但也不用叹气。咱们都是普通人,孩子也是普通孩子。
成人都有惰,有拖延症呢,何况孩子。
所以我的想法是,不要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而完全撒手不管,全靠孩子自力更生。
这真的不现实。
孩子的习惯也好,自律、自觉也好,都需要慢慢养成。而家长在旁边的陪伴,可以推动这种学习习惯的养成。
就算要培养孩子独立,家长也应该一步步后撤,并且帮助他们在实施过程中分析问题,解决困难。
不能简单粗暴地:作业没写,就不写,到学校让老师批评他,让他自己承担后果。
这个后果他承担不了,也不归他承担,因为作业没写,要么老师找到家长,让家长承担,要么干脆不需要承担,不写就不写,最后不懂的还是不懂,没学会的还是没学会。
孩子是牺牲品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买单,这就是句鸡汤,咱们当家长的听听就好,千万别当真。
这年头,当家长很难,太难了,但没有办法,没有人比你自己更关心孩子,更在意孩子的未来。
个人简介:@米粒妈频道(欢迎关注),米粒妈,美国海归,海淀家长,当当新书总榜第一名《影响孩子一生的亲子英文书》作者。专注于学习干货、教育经验分享,5-12岁孩子的教育和升学,英文、数学、科学启蒙,以及全世界的新奇好物推荐,欢迎关注!(0~5岁宝妈请关注:@米粒妈爱分享)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