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阿尔法贝塔伽马(阿尔法贝塔伽马是什么字母)
病毒,疫苗,疫情阿尔法贝塔伽马(阿尔法贝塔伽马是什么字母)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美国布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阿希什·贾哈博士(Dr. Ashish Jha)说,Delta变异毒株的“传染强过我们在整个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看到的任何其他变异毒株”。
传播增强,意味着毒力也会增加吗?
发表在《柳叶刀》上的一项研究发现,Delta患者的住院率比 Alpha 变体患者的住院率高约 85%。但是,毒力是一个难以衡量的特征,变异病毒致病是否提高仍没有定论。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撰文分析了当前英国的疫情,他认为病毒虽变异,但致病并未出现显著的增加。由于英国的疫苗覆盖率较高,疫情处于可控之中。从致病来看,回顾研究对12383个Delta变异株感染者进行了分析,总共有126人住院,这说明需要住院的病例数仅1%,重症率并不高,病率当然也远低于1%,这说明虽然英国当前被这个Delta变异株攻破,并成为主要的流行株,但是并未增加临床的压力,无论是重症率还是病率均未增加。张文宏指出,“这说明近期无论是哪个国家或者地区,病率增加还是与疫情失控后的医疗资源挤兑有关,而不是因为病毒的变异。”
《大西洋周刊》作者凯瑟琳•吴(Katherine Wu)引用了耶鲁大学进化生物学家和病毒学家保罗·特纳 (Paul Turner) 的解释:传染高的病毒乍一看更致命,因为其侵入可能使其更容易、紧密地吸附在宿主身上,使其患病垮掉。这不排除“传染和毒力可能会同步增加”的可能,研究人员也是以此为假设,将其与患者住院情况进行关联分析。
特纳认为,这些分析模式还没有得到确定。也就是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证据表明新冠病毒变得更“毒”。他认为,“病毒变异是为了不断传播,而毒力激增通常是偶然的,即传染增加的代价。”
库叔采访了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公共卫生讲席教授、《英国医学杂志》高级临床研究编辑、香港中文大学流行病学荣休教授唐金陵,他说,“Delta的传染有明显增加,可能增加了50%,但是尚未有明确证据支持或反对其致病的增加。”
如果Delta的致病增加了,病率就会增加,那么在一个地区、一段时间内引起的总亡数会明显增加。唐金陵认为,“在印度,总亡人数的确明显增加,但总亡数的增加并不能说明这是致病增加的结果,可能完全是传染增加导致更多人感染,进而引起更多的人亡。”
对于当下由变异病毒引发的疫情在各国相继出现,唐金陵提出了三个令人担忧的事实:一是目前新冠疫苗的保护力可能只能持续一两年的时间或更短,此后接种人群将失去保护力;二是一两年之内很多国家和地区既没有足够疫苗接种,也没有其他能力控制住疫情,使新冠肺炎疫情的“火种”在当地得以保存,继而再传播到其他人群免疫屏障低洼或丧失的地区;三是新冠病毒还在不断地发生变异,这些新毒株可在已经接种过疫苗的人群中再次引发流行。
风险持续存在,我们该怎么办?
3 疫苗导致病毒“免疫逃逸”,错!
当下,推进疫苗接种迫在眉睫。但对疫苗的讨论甚至质疑却一直存在,很多人都会担心:病毒不断变异,疫苗还有效吗?
对此,5月14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时给予回应:
在传播过程中病毒会一直变异,国内和国际一直在追踪。我们可以将新冠变异病毒粗略分成两大类,一个是去年上半年流行的早期变异株,研究结果显示,这些变异株不会影响我国疫苗的保护效果。第二类就是几个列入世卫组织关注名单的,比如说英国变异株、南非变异株、巴西变异株等,对这几个毒株,临床试验数据、交叉中和抗体保护数据以及更为重要的百万人规模的真实世界研究显示,我们国家的灭活疫苗和国外的mRNA疫苗,对南非变异株、英国变异株、巴西变异株仍有保护效果。
上文提到英国的12383个Delta变异株感染者中,据张文宏分析,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数据也说明了疫苗对于新冠突变株的保护(尤其是重症病例发生)依然十分乐观。根据对126个住院患者进行的分析发现,其中83人未接种过疫苗,仅有3人接种2剂。这说明在住院的患者中,完成两针接种的比例仅2.3%,绝大多数(占比97.7%)因为感染Delta株住院的人群中没有接受过完整的疫苗接种。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冯子健近日接受采访时表示,某些变异病毒会使现有新冠疫苗的有效有所降低,但仍然具有保护作用。至于应对新冠病毒变异毒株疫苗的研发路线,一是生产可以应对各种变异毒株的第二代疫苗,二是加快生产改进型疫苗。
除了疫苗有效,对其是否产生“反作用”的质疑也出现在各种流言中。此前“接种疫苗导致病毒‘免疫逃逸’的传言一度让人疑惑:“免疫逃逸”是什么”?后果真是这样吗?
“免疫逃逸”可被理解为病原体想方设法逃避人体免疫系统的攻击。病原体经常、持续发生突变、给自己“整容”,让人体内已建立的抗感染免疫抗体认不出自己,以躲避其攻击;或者病原体偷偷藏进细胞里“休眠”,从而躲过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抗体的攻击。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专家组成员邵一鸣明确表示:“(接种)疫苗可以阻止变异株的出现,而不是促进它的出现。”
邵一鸣解释,即使没有注射疫苗,人体感染新冠病毒后,免疫系统也会对该病毒产生免疫压力,导致病毒变异株的出现。但若事先接种疫苗,拥有了对新冠病毒的基础免疫力,即便感染该病毒,人体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将病毒压制下去,这样病毒复制的数量更少、病毒变异的机会也就更少。所以疫苗还是要打。
国际上,疾控专家也在呼吁尽快接种疫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7月4日报道,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医学中心传染病科教授威廉·沙夫纳表示,未接种新冠疫苗的人有可能成为病毒的“变异工厂”。变异新冠病毒不断复制传染给更多人后,最终形成新的变种。专家警告说,未接种疫苗的人为变异病毒的不断复制提供了机会。
以色列理工学院的研究证实了疫苗接种可以有效保护未接种疫苗的人群,从监测了177个社区,分析了所有16岁以下未接种疫苗的人群新冠感染的发生率的情况来看,人群每20%的人接种疫苗,未接种人群的检测阳率就会下降至½。
这些数据告诉我们,有效的疫苗接种不仅仅可以提高个体对病毒的抵抗力,更有助于提升全人群对病毒的抵抗力,显著减缓病毒的传播。
4 一道重要的“屏障”
除了疫苗,我们还要怎么做?
唐金陵认为,有效的控制策略不是简单地通过疫苗建立人群免疫屏障,而是通过卫生措施和疫苗接种的联合,建立起一道阻止病毒传播的屏障,将病毒的活路挤压到最窄。防线布置得越严密,病毒就越难逃脱。
这道屏障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唐金陵告诉库叔:新冠病毒的传染力R0在5.0左右,传染极强;疫苗的效果和接种率很难达到100%,假设只能把新冠病毒R0降低65%;卫生措施能把新冠病毒的R0降低90%以上,再假设缓和了的卫生措施只能把R0降低45%。那么,疫苗接种和卫生措施合力,就能把新冠病毒的R0降低至0.96,即5.0x0.35x0.55。当R0低于1.0时,病毒就不能继续传播了,我们就能阻止住疫情的大流行了。
上一篇:征辟是什么意思_正比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