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粹组词)-脆组词拼音
亦称,方言,的人(粹组词)-脆组词拼音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很多朋友想了解关于粹组词的一些资料信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与粹组词相关的内容分享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文 / 陈 华 陈 衢
鄂东,位于湖北东部,毗邻江西、安徽和河南,自古就有吴头楚尾之称。从人文到地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讲,除现在行政区划的黄冈市外,还包括武汉的新洲区(后划入武汉)、黄陂区(后从黄冈专区划至孝感、武汉)、鄂州市(原属黄冈专区,后几度变更)、黄石市(所属大冶、阳新曾隶属黄冈专区)。狭义鄂东,即现黄冈市行政区划。但从方言的人文地理来讲,其方言辐射区域却涵盖了河南、安徽、江西的邻县,而传统的鄂东所属阳新和大冶方言则不在其列 作为北方方言(含楚方言、西南官话)的一个分支,鄂东方言处赣方言、吴方言的交汇地带,随着人口迁徙和时代的变迁,鄂东方言不仅吸收了众多方言的精粹,不仅保留了古中州方言、赣方言、吴(越)方言等词汇,还保存了江淮方言、西南官话、楚方言和古汉语中的特殊字词。本文试将所了解的较为典型的字词遴选出来,以期共同分享。
一、称谓
咿呀(i⁵⁵ia⁵⁵):母亲。大(tar⁵⁵)、大(tai³⁵)、夜(iɛ²¹⁴):父亲。嘎爹(ka⁵⁵tiɛ⁵⁵):外祖父。嘎嬷嫫(ka⁵⁵mu³⁵ma⁵⁵):外祖母。假儿(ʨia³⁵ɚ⁵¹):女儿。立的儿(li²¹⁴ti0ɚ⁵¹):嗣子。嬷嫫(mu³⁵ma⁵⁵):祖母;对老媪的尊称。女泼儿(ʐu⁵⁵pʻo²¹⁴ɚ0):未成年女孩。糙子伢(ʦʻau³⁵ʦɿ²¹⁴æ³⁵):未成年男孩。朋亲(pʻuŋ⁵¹ʨʻin⁵⁵):无血缘关系但象亲戚一样的朋友。男灿(nan⁵¹ʦʻan⁵¹)男子,男子汉的变音。新嫁儿(ɕin⁵⁵ʨia³⁵ɚ³⁵):新媳妇,亦称新姑娘。身小(左边身字右边小字)(lən³⁵)原音读liāng,但在鄂东方言中发咩(miē)音,对小孩的昵称,同囝(囡)。
在以上称谓中,咿呀专指母亲,部分地区也分开叫,如咿、呀,也有变音称姨儿、哟,主要源于小孩开口学习语言时,第一次发音大多为咿呀咿呀,故有成语“咿呀学语”。有人考证世界上语言虽然都不同,但大多对母亲叫妈妈的发音很接近,而鄂东发言中的咿呀称呼,似乎也是非常符合汉语言的传统特点。小孩第一个叫的人,应是最亲的人,故有咿呀之称(也有个别地方称“大”)。而对父亲叫“夜”,不多见,开始以为是“爷”的变音,鄂东也有把父亲称为“爷”的叫法,但在极少数偏僻山村,把父亲叫“夜”,源于父亲是日出而作,到夜晚才能看到的人,故有此称。虽然有点牵强,但也有一定渊源与道理。“假儿”则是对女儿的一种别称,是自己的孩子,但不是儿子,是个假儿子,有重男轻女之意,同时又有割舍不了这种血脉关系,故称“ 假儿”。还有部分地区的姐为“女哥”,源于姐是自己血脉相连的同胞,把姐叫哥显得更亲密,不见外的意思。渠(tʂʻu⁵¹:他,亦作佢,第三人称,但在方言亦发音为kei;早见于《孔雀东南飞》和苏轼词,黄梅戏中亦有念白读此音。在鄂、赣、皖及毗邻地区以及客家话中,均发有与此相近的音,更为奇特的是在鄂东部分地区还发hɛ³⁵音,与英语的“他”发音基本一致,且意思相同。
二、时间、方位、气候、房舍
晏昼(ŋan⁵¹tʂəu⁵⁵):中午。哈昼(xa⁵⁵tʂəu³⁵):下午。将摸(ʨiaŋ⁵⁵mo⁵⁵):刚才、刚刚。掯自(kʻən³⁵ʦɿ0):现在。老后儿(lau⁵⁵xəu⁵⁵ɚ0):大后天。留时(liəu⁵¹ʂʅ⁵¹):立即、赶快、抓紧。时么常(ʂʅ⁵⁵mo0tʂʻaŋ⁵¹):经常。先前日(ɕiɛn³⁵ʨʻiɛn⁵¹ɚ²¹⁴):即大前天。一面(i²¹⁴miɛn³):刚才,亦称一摸、一头、将摸、掯自。真个(tʂən⁵⁵kor⁵⁵):今天。亦称真都、真儿、真儿个。门都(mən⁵¹təu⁵⁵):明天。
上头(ʂaŋ³⁵tʻəu⁵¹):上面、上边。哈头(ɕia⁵¹tʻəu⁵¹):下面、下边。梪底(təu⁵¹ti⁵⁵):下面、底部。中干(tʂuŋ⁵⁵kan⁵⁵):即中间。中心、里面的位置。塘四转(tʻaŋ⁵¹sɿ³⁵tʂuan³⁵):周围一圈、四周。在处(ʦai²¹⁴tʂʻu³⁵):四周、到处;所在之处。衔边(ɕiɛn⁵¹piɛn⁵⁵):边缘、边沿。塝上(paŋ⁵⁵ʂaŋ⁵¹)傍山中间位置的田地。
掣霍(tʂʻai³⁵xuo²¹⁴/chái huǒ):闪电。星屙屎(ɕin⁵⁵ŋo⁵⁵ʂʅ⁵⁵:流星雨。风巴雨(fuŋ⁵⁵pa⁵⁵ʐu⁵⁵)阵雨。玍巴子天(ka⁵⁵pa⁵⁵ʦɿ0tʻiɛn⁵⁵):气温高且湿度大的天气。现代人称桑拿天。犁箇滚(li⁵¹ku⁵⁵kuən⁵⁵):雷声不停地响声,此起彼落。连巴雨(liɛn⁵¹pa⁵⁵ʐu⁵⁵):接二连三地下雨,难得有晴天。起蛟(ʨʻi³⁵ʨiau⁵⁵):滑坡、泥石流。源于先人对地质灾害的不解,认为滑坡是因为山里住着大蛟龙,因为它的起身,才弄致山崩地裂灾害。做屋(ʦəu³⁵u²¹⁴)建房。槛子(kʻan³⁵ʦɿ0):窗户。耳房(ɚ³⁵faŋ⁵¹):房屋主建筑旁边修建的偏房。在主房之外,亦称偏厦。闼的(tʻau²¹⁴ ti0)堂屋。
三、民俗节庆
避厌气(pi⁵⁵iɛn³⁵ʨʻi⁵⁵):逢大事时,不洁之人须回避。包括特别倒霉之人(克夫、克子之人)、妇女例假期或其他名声不好之人。踩药渣(ʦʻai⁵⁵iau³⁵ʦa⁵⁵):将炮制后中药渣倒在来往人多的路上,让行人踩踏。传用这种“千人踩、万人踏“的办法,会使疾患者的病好得快一些。出方(tʂʻu³⁵faŋ⁵⁵):大年初一的早晨开门之前的重要仪式。常用语为“出方大利”。辞细(ʦʻɿ⁵¹ɕi³⁵):辞岁的方言变音。除夕团年饭之前对先人和天地的祭祀活动,即辞旧岁;除夕前几天对长辈或有恩之人的劳慰、探望。打失(ta⁵⁵ʂʅ²¹⁴):遇人、牲畜走失、物品失落等,请懂能掐会算之人掐算,然后按照其提供的方法去寻找。打紫竹棍(ta⁵⁵ʦɿ⁵⁵tʂəu³⁵kuən³⁵ɚ0):用紫竹棍驱邪。带接(tai³⁵ʨiɛ⁵⁵):给亲友携带的手礼。带奶(tai³⁵nai³⁵):坐月子的妇女房间禁忌陌生人进入,防止带走奶水。门头(tiau³⁵mən⁵¹tʻəu⁵¹):个子长得慢的小孩在除夕夜双手在门框上,祈祷来年长快一些。钉桃桩(tin³⁵tʻau⁵¹ʦaŋ⁵⁵):用桃木削置木桩,钉在阴森恐怖之处,镇邪避害。剁砧板(tuo³⁵ʦən⁵⁵pan0):对无法排遣的冤屈之事骂街式的发泄方式;亦对构陷者极端咒骂。此为乡间毒誓般的极端做法,一边用刀剁砧板,一边叫骂。多为无奈之举,鲜为用之,因传为如不属实,则报应自己。喝幌子酒(xuo⁵⁵xuaŋ⁵⁵ʦɿ⁵⁵ʨiəu⁵⁵):乡邻在杀猪宰牲时,将杂碎煮成熟食,请左邻右舍一起喝酒、享食,属古代有福同享的民风遗俗。叫嚇(ʨiau³⁵xai²¹⁴):叫吓的方言变音。多因小孩因惊吓生病,大人就要到受惊吓的地方或者门外,大声呼唤不要怕、你回来(魂魄归来)等语句,以期驱邪唤魂。亦称叫魂。刊伢(kʻan⁵⁵ŋa⁵¹):生产和抚养小孩。亦把生产、抚养、赡养(老人)、喂养(家禽家畜)都称为“刊”,与关中方言一致。猫挂葬(mau⁵⁵kua⁵⁵ʦaŋ³⁵):猫后不埋葬,而是挂在杨树桩上。源于猫有九条命,见土复活,为助其超度托生之俗。行房(ɕin⁵¹faŋ⁵¹):夫妻行房事的讳称。做斋(ʦəu³⁵ʦai⁵⁵):做道场。通常因事而异,时间、内容不同。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