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才美不外见 才美不外见翻译
才能,的人,自己的才美不外见 才美不外见翻译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很多朋友想了解关于才美不外见的一些资料信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与才美不外见相关的内容分享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刘雪庚
“才美不外见”,出自唐代韩愈的《马说》,其本意是:(千里马)才能和美德不能表现在外面(见,同现)。
这里,我对“才美不外见”做另一番解读,未免有“节外生枝”和“断章取义”之嫌。
有才能的人,其表现主要有两种现象:一是其才能、才华得不到表现,二是有才能、才华的人不愿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的才能。在当今时代,第一种现象应该说微乎其微,因此,不在这里讨论。其实,“才美不外见”在我们的传统生活和文化当中,它们已经成为对人评说其才能、才华的一种约定俗成的价值观。
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一些有才能和有才华的人往往不在众人面前表现出来,有的甚至格外的谦虚。他们宁愿才能和才华深藏不露也不轻易表现出来。他们信奉稳重,践行“克己养谦”;不愿抛头露面,不愿表现自我,不愿出风头。他们担心产生“木秀于林”和“树大招风”的结果。在现实社会中,抱着这种处事态度的人还真的为数不少,也许,我们的身边就不乏其人。这些人,在对待自己才能上大多表现出保守的态度。
和上面处事态度不同的也大有人在。客观地说,这些人在某些方面确实具有高出一般人的才能。但这些人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张扬自己,唯恐别人不知道他的才能似的。因此,他们的著作文章一旦被媒体披露和宣传,觉得其影响和知名度还不够,定要千方百计地借助各种渠道扩大影响,以通过“广而告之”的方式达到“广而知之”的效应。他们的作品或在某一刊物登载,或在某次比赛中获奖,或被官方或民间组织评个什么称号,或被某机构、社团组织聘为某种职务,便奔走相告,或者找“托”到处宣扬,生怕别人不知道。这些人,在对待自己才能上大多表现出张扬的态度。
一个保守,一个张扬,看起来似乎相去甚远。但我们不能简单地采取此是彼非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对于前者来说,由于传统思维的影响,可能会被更多的人接受或者肯定。因为,就单个的人来讲,我们历来就不习惯于在人前表白或宣扬自己的才能和取得的成绩。长期以来,我们养成并习惯了内敛,而非张扬的格。这类人在别人面前总是“缩小”自己,“放大”对方或别人,甚至在身份高于自己的人面前对自己的称呼也几于“卑下”和“贱”的现象真是不胜枚举。这些对于自己才能和才华在人前采取保守的人,常以韬光养晦、厚积薄发为处事信条。
对于后者而言,这种张扬态度可能引起许多人的不解和不那么受欢迎。实际上,这些不认可张扬才能的人也是受传统思维和习惯的影响。然而,我们没有必要对他们求全责备,因为,他们张扬自己的才能并没有诋毁和伤害别人。对这种张扬才能的人,我们应采取包容的态度,全面、深刻地去看待。张扬,其实是其格的一种表现。他们深信:酒香也要靠吆喝才能广开销路,黄婆的瓜也要“自夸”才能畅行闹市。他们知道,在这个信息时代,必须有自己的声音,只要发出的声音不触及道德和法律底线,那么,听众越多越好,并可借此以确立自己在社会上的存在感。
不过,在我看来,对才能无论保守还是张扬都有不完善的地方。比如,有才能的人不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一律采取沉默、收敛的做法就未免失之偏颇。
有一个小故事,讲的是唐高宗上元二年(公元675年),王勃出门远行去交趾(今越南北部红河流域)探望父亲。在秋天路过了洪州(今南昌)。洪州的阎都督因为重修了滕王阁,正打算趁着重阳节放假,在阁内举办一个重阳赛诗会,大概相当于今天的笔会活动吧,并从中选出一名佼佼者为代表给本次重阳赛诗会作序。听说王勃恰好路过,阎都督赶紧差人给王勃送上了邀请函。王勃应邀而至。
其实,这个代表人选早就内定了——即阎都督的女婿吴子章早就提前写好了一篇稿子打算在赛诗会上一鸣惊人。在座的客人都心知肚明,都装傻充愣推辞不写。试想,如果当时在场的王勃也采取保守的做法,罢笔不写,那么,我们就无从知道“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样一幅绝美的、动态的风景画!文学史上也就少了一篇传诵千古的奇文《滕王阁序》。
我们且不去猜测王勃在这个时候、这样的场合是否知道阎都督的事先“安排”。总之,他是精彩地亮出了自己的文学才能。我认为,这并非张扬和炫耀,是一种当仁不让的行为,如果,王勃在接到阎都督的邀请函后还是瞻前顾后、畏首畏尾,那就未免迂腐。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2010年11月参加广东省人社厅组织的技校校长班18名学员在德国考察职业教育的一段经历。我们在考察了10多所职业学校和近10家大型企业,所到之处广受欢迎。回国前夕,罗腾堡市教育机构的负责人和一所职业学校的校长热情邀请我们一行18人在该市的古钟酒厂一个具有近300年历史的地下酒窖品尝四种著名的葡萄酒。大家边品酒边随意地畅谈,导游兼翻译刘先生一边将我们的谈话内容译成德语,一边把罗腾堡市教育机构的负责人和职业学校校长的讲话给我们译成汉语,气氛十分热烈、祥和。我历来不胜酒力 ,每每和大家举起酒杯时只是佯装着轻轻地舔上一口而已。其实,那当时,我在如痴如醉地思考着自己的即席发言。面对主人的盛情,面对具有悠久历史的酒窖,置身于当时的情景,不知怎的,我诗兴突发,心潮翻滚,全身颤动,并且感到丝丝的凉意。我当即向服务员要了几张小纸片,迅速地在上面用诗的语言写下了自己的即席发言。这里,我愿全文引用如下:
举起精美的酒杯/如同举起罗腾堡的佳肴美味/美酒飘香/沁人心脾/陶泊河两岸晚秋的丰收/让我们如醉如痴。
举起精美的酒杯/我们仿佛走进遥远的中世纪/闪烁的烛光/古老的酒窖/引领我们深情地回味/在这寒冷的冬天里/品尝美酒佳酿/我们感受到了春天的明媚。
举起精美的酒杯/恰似举起中德人民的深情厚谊/主人的热情和诚意/深深地摇动我们的心扉。
啊/这美酒/如莱茵河源源不断/这情谊/似阿尔卑斯山巍峨壮丽/愿美酒香飘四季/祝罗腾堡明天更美!
每当我念完几句之后,随团的翻译便将它译成德语。我的即席发言结束时,罗腾堡市教育机构的负责人和职业学校校长同时竖起双拇指,然后带头鼓掌起来。
我从来就是一个低调的人,不愿在人前尤其是众人面前诉说自己的优点和成绩,更不去夸示自己有什么才能,因为,我深知自己才疏学浅、见识有限,本来就无才能可言。但是,对于这一次,我也深深知道,如果自己还照常保持沉默,那就没有办法让德国的同行们在一定程度上了解远隔重洋的我们的精神风貌。我想,在当时那个场合,我代表的绝不是个人,也不是中国一个省,而是作为中国公民和中国职业教育工作者的中国技工学校校长应有的精神风貌。
对才能是否持保守态度还是予以展示,关键要看是什么时候、什么场合,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一味地收敛或深藏不露,也是不足取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