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74hc00-74hc00引脚图及功能
数据,信号,示波器74hc00-74hc00引脚图及功能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ADS830E的采样时钟与IDT7205的写信号时钟是同一个时钟源,以确保两者同步。时钟脉冲信号由ATmega16使用内部定时器产生,由于ATmega16外接晶体的频率为20MHz,所以产生的时钟信号最高频率只能达到10MHz,为了使采样率达到20MSa/s,使用了74HC00等构成的倍频电路。若ATmega16 PD7端输出的脉冲信号频率为f,则74HC00的F4输出的脉冲信号频率为2f,倍频电路的工作过程和各点脉冲信号时序关系如图22.6所示。
K1~K5是干簧继电器,干簧继电器特点是吸合和释放时噪声很小,功耗低。因其吸合电流较小,所以可直接用ATmega16的输出端口驱动。
SB1~SB5是示波器调节按钮。SB1、SB2是水平扫描速度调节按钮,按SB1时μs/div的值增加(水平扫描速度减小),按SB2时μs/div的值减小(水平扫描速度增加);SB3、SB4是垂直灵敏度调节按钮,按SB3时V/div的值增加(垂直灵敏度减小),按SB4时V/div的值减小(垂直灵敏度增加);SB5是波形保持(HOLD)按钮,按一下测量波形被冻结保持,同时在显示屏上显示字符“HOLD”,再按一下又恢复到正常测试状态。所有调节参数均显示在液晶屏上,调节好的参数将自动保存到ATmega16的EEPROM中,下次开机时有关参数将预设在上次关机前的设定值上。
4. 显示电路
LCM采用2.4英寸TFT彩色液晶屏,分辨率为320像素×240像素,驱动控制芯片为ILI9325,该芯片传递数据8/16接口位兼容,使用8位接口时能够节省单片机的输出端口,在8位接口工作状态时16位数据分两次传递,速度稍慢。数据端口D0~D15中的高8位D8~D15为8位接口使用的端口。8/16接口位的选择由端口IM0控制,IM0接高电平时为8位接口工作状态,IM0接低电平时为16位接口工作状态。
电路中ILI9325的工作电压是3V,ATmega16的工作电压是5V,两者高电平不一致,通信端口相连时要进行电平转换,因为这里只需要ATmega16向ILI9325单向传递数据,所以只需要将5V向3V电平转换,不需要将3V电平向5V电平转换,就不必使用专用的电平转换芯片,只要用电阻分压电路将5V高电平转换成3V高电平就行了。电路中R14~R35组成电阻分压电路,连接端口有8个数据端口和3个控制端口。
5. 电源电路
这个数字示波器使用了交流电源,提供+5V、−5V、+3V三种直流电压。
程序设计设计好电路只是为数字示波器奠定基础,更重要的是单片机程序的设计。实际上在设计硬件时既要考虑到功能,也要考虑到程序设计的需要。比如对单片机的选型,主要考虑功能、工作速度、端口的数量、程序存储器Flash的容量、RAM的容量、有没有EEPROM等。综合考虑后选用AVR单片机ATmega16,它的程序存储器Flash为16KB,RAM为1KB,使用时将16MHz的时钟频率超频到20MHz,经过对其资源合理分配,完全可以满足设计要求。
程序的开发环境为ICC-AVR V6.31A,使用 C语言编写。程序采用了分时控制、顺序调度的工作方式,没有使用任何中断程序,程序流程图如图22.7所示。
图22.7 程序流程图
下面对主要部分进行分别介绍。
1. 垂直灵敏度控制
按钮SB3、SB4用来调节垂直灵敏度,按动后通过键盘扫描程序可以增加或减小程序中变量Key_ver的值,Key_ver取值范围为1~9,分别对应9挡垂直灵敏度,通过Key_ver的取值控制继电器K1~K5的工作状态,从而得到相应的灵敏度。
以K1为例,K1接ATmega16的PB0端口,有关宏定义为:
#define K1_ON PORTB =~(1
#define K1_OFF PORTB |= (1
因此,K1_ON表示PB0输出低电平,K1闭合,触点接通;K1_OFF表示PB0输出高电平,K1释放,触点断开。
2. 水平扫描速度控制
水平扫描速度控制是通过改变A/D转换电路的采样率来实现的,按动SB1、SB2可以改变程序中变量Key_hor的值,Key_hor取值范围为1~12,分别对应12挡水平扫描速度。
A/D转换电路所需的采样时钟脉冲用ATmega16的8位定时器/计数器2-T/C2产生,选择CTC工作模式。其工作参数主要由控制寄存器TCCR2、计数寄存器TCNT2、输出比较寄存器OCR2决定。TCCR2中的位CS22、CS21、CS20的取值确定T/C2的时钟源的分频系数,OCR2中的数据用于同TCNT2中的计数值进行连续的匹配比较,一旦TCNT2计数值与OCR2的数据相等,单片机端口OC2的输出电平即取反,这样即可输出脉冲信号。脉冲信号的频率f由时钟源的分频系数和OCR2的预置值决定,计算公式为f=时钟源频率/(2×(1+OCR2)),OC2输出的脉冲信号经倍频后作为采样时钟信号,相关参数之间的关系见表22.2。
只要对寄存器TCCR2、OCR2的值进行设置,就可以获得我们所需频率的采样时钟信号。
3. 数据的存储和读取
ADS830E的采样数据存入IDT7205后达到一定数量就停止采样,再将IDT7205存储的数据读入ATmega16,程序中用一个数组RAM[650]来存储读取的数据,存储容量为650,即一次读取650个采样数据。
仔细看了电路图的读者可能会发现,IDT7205的满FF端口并没有使用,为什么不用呢?这是因为ATmega16的RAM容量只有1KB,只能分配约650个存储单元用来存储从IDT7205读取的数据,IDT7205存多了数据也没有用,ATmega16不能全部存储,多余的数据就丢弃了,还不如少读点数据节省时间,提高显示波形的刷新频率。这在采样时钟频率较低时效果尤为明显,因为采样时钟频率越低,采集一个数据所花的时间越长。以采样时钟频率5kHz为例,如果要将IDT7205存满8192个数据,所需要的时间为8192/5000≈1.6s, 显示波形1.6s以上才能刷新一次,这显然是不行的。如果存满700个就结束,则所需要的时间为700/5000=0.14s,刷新速度提高了很多。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FIFO存储器其实使用IDT7202就够了,IDT7202有1024个存储单元。不过笔者只买到了DIP封装的IDT7205,虽然有点大材小用,但为以后数字示波器升级提供了空间。FIFO存储器存储数据的容量称为数字示波器的存储深度,也称记录长度,存储深度也是数字示波器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适当存储深度便于对显示波形进行分析和处理。
不使用FF端口是如何控制IDT7205存储数量的呢?我在IDT7205存储数据时根据不同的采样时钟频率设置了不同的延时时间,在此时间内能存入多于700个数据即可。延时结束后即将IDT7205的存储数据读入ATmega16。
表22.2 相关参数之间的关系
由于ADS830E每次重新进入工作状态要有一个稳定的过程,开始采样的几个数据精度不高,因此在读取IDT7205数据时先空读50个数据,将这些数据丢弃,然后再将后面的数据读入ATmega16。
图22.8 显示区域
4. 数据计算处理
数据计算处理工作主要包括同步触发信号检测、信号电压峰峰值测量、信号频率测量。这部分程序设计的思路是:
先在650个数据的前350个数据中以显示屏的垂直中点对应数据120为基准,找到同步触发信号。之所以在前350个数据中找同步触发信号,是为保留后面至少有300个数据供显示波形用。找到同步触发信号后,则把对应该点数据为起点的连续300个数据作为显示数据。
然后找到650个数据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求最大值和最小值的算术平均数,即可得到中点电压值,检测信号相邻两次向上穿过中点的时间差即可计算出信号的周期。
5. LCM的控制与显示
TFT-LCD显示屏的分辨率为320像素×240像素。显示屏的每一个像素都对应着驱动控制芯片ILI9325内部存储器唯一的一个地址(x,y),x为横坐标,寻址范围为0~319;y为纵坐标,寻址范围为0~239。在像素对应地址写入16位颜色数据就可以显示相应的颜色,如果某一点要清除,只要对该像素对应的地址写入背景色就可以了。由于这里ILI9325采用8位接口工作模式,因此传递16位数要分两次进行。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