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现代汉语黄廖版 现代汉语黄廖版目录
韵母,短语,汉字现代汉语黄廖版 现代汉语黄廖版目录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40. 施事主语:主语表示发出动作、行为的主体。 41. 受事主语:主语表示承受动作、行为的客体,也就是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 42. 中主语:主语表示非施事。非受事的人或事物,又叫非施受主语。 43. 谓语:在句子中是陈述主语的。通常由谓词词语充当。 44. 宾语:是位居动语后面,表示人、物或事情,是动作所支配、涉及的对象。按构成材料可分为名词宾语和谓词宾语,按语义类型可分为受事宾语、施事宾语、中宾语。 45. 受事宾语:表示动作、行为直接支配、涉及的人或事物,包括动作的承受者、动作的对象。 46. 施事宾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发出者、主动者,可以是人或自然界的事物。比较少见,多用于少数特定句型中。 47. 中宾语:表示施事、受事以外的宾语,即非施非受宾语。 48. 定语:是名词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实词和短语大都可以作定语。从表义作用看,可以分为限制定语和描写定语两大类。 49. 状语:是谓语(动词、形容词)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大多由副词充当。按语义类别可粗分为描写和限制两类。 50. 补语:是动词、形容词短语里中心语后面的补充成分,一般由谓词词语充当。可以用来说明动作、行为的结果、趋向、数量、时间处所、可能或者说明的程度和人、物的状态。按语义类别可分为结果补语、情态补语、趋向补语、数量补语、时地补语、可能补语、程度补语七类。 51. 中心语:是偏正短语、中补短语里的中心成分,根据同它配对的成分质的不同可分三种:定语中心语、状语中心语和补语中心语。 52. 独立语:独立于是句子的特殊成分。它身在句内又与句内的其他成分不发生结构关系,无配对成分。它是由于语用或表达的需要才出现在句内的,在意义上有其特定的重要作用。大致分为:插入语、称呼语、感叹语、拟声语四种。 53. 插入语:独立语的一种。使句子表意严密化,补足句意,包括说话者对话语的态度,或引起听话者的注意。 54. 单句:是由短语或词充当的、有特定的语调、能独立表达一定的意思的语言单位。
55. 句型:是句子的结构类,即根据句法成分的配置格局分出来的类。共分成两个大类:单句和复句。 56. 句式:是指依据句子结构上某些特殊结构或特殊标志划分出的句子类型。 57. 主谓句:指由主语和谓语两个成分构成的单句。从谓核心看,可分为:动词谓语句、形容词谓语句、名词谓语句。 58. 动词谓语句:动词词语充当谓语的句子。主要用来叙述人或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等,因而又叫叙述句。 59. 形容词谓语句:形容词词语充当谓语的句子。主要用来描写人或物的形状、质、特征等,所以又叫描写句。 60. 名词谓语句:名词词语充当谓语的句子。主要用来判断或说明事物的种类数量、时间质、特点、用途、等等。 61. 非主谓句:指分不出主语和谓语的单句,由主谓短语以外的短语或单词加句调形成,可分为:动词非主谓句、形容词非主谓句、名词非主谓句、叹词句和拟声词句。 62. 主谓谓语句:指由主谓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 63. “把”字句:是指在谓中心词前头用介词“把”或“将”组成介词短语作状语的一种主谓句。意义上多表示对事物加以处置,所以又叫处置式。 64. “被”字句:是指在核心动词前面,用介词“被(给、叫、让)”引出施事或单位“被”的表示被动的主谓句。它是受事主语句的一种 65. 连谓句:是由连谓短语充当谓语或独立成句的句子。 66. 兼语句:由兼语短语处于句子核心位置的句子。兼语短语中有前后两个动词,根据兼语前一个动词的语义,常见的兼语句有:使令式、爱恨式、选定式、“有”字式。 67. 双宾句:有指人和指事物双层宾语的句子。 68. 存现句:是语义上表示何处存在、出现或消失了什么人或事物,结构上一般有三段,即处所段+人或物段;语用上用来描写景物或处所的一种特定句式。可分为存在句和隐现句。 69. 变式句:在交际中出于修辞或语用上的需要,故意减省了句发成分或调换成分的位置,这些变化了的句型叫变式句。变化前的句子叫原句,变式句可分为省略句和倒装句。
70. 省略句:在一定的语境里,为了语言的经济原则,说话时往往会省去句中某个句法成分,这就叫省略句,可分为对话省略和上下文省略两种情况。 71. 倒装句:汉语句法结构中成分的位置比较固定,可是在一定条件下,句中有的句法成分的位置可以倒过来,如变成谓语在前主语在后、宾语在动词前等,而且原来的主谓关系、述宾关系不变,这就是倒装现象,有这种现象的句子就是倒装句。 72. 句类:是句子的语气类,即根据全句语气语调分出来的类。汉语句子可划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四大类。 73. 陈述句:陈述事实而带有陈述语气、语调的句子。它是思维最一般的形式,也是使用最广泛的句子。 74. 疑问句:具有疑问语调、表示提问的句子。句尾用问号。根据提问的手段和语义情况,可以分为四类:是非问、特指问、选择问、正反问。 75. 祈使句:要求对方做或不要做某事的句子。它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命令、禁止,一类是请求、劝阻。 76. 感叹句:带有浓厚的感情和感叹语气的句子。表示快乐、惊讶、悲哀、愤怒、厌恶、恐惧等浓厚的感情。一般用激昂语调,句末都用叹号。 77. 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上相关、结构上互不作句法成分的分句加上贯通全句的句调构成的。根据分句间的意义关系划分,复句可分为联合复句、偏正复句两大类。 78. 联合复句:复句内各分句间意义上平等、无主从之分的叫联合复句,又叫等立复句。可分为并列、顺承、解说、选择、递进五类。 79. 偏正复句:复句内各分句间意义有主有从,也就是有正句和偏句之分的叫偏正复句。可分为条件、假设、因果、目的、转折五类。 80. 关联词语:在复句中用来连接分句并表明分句之间关系的连词、副词和短语,统称关联词语。 81. 多重复句:根据复句结构层次多少划分。有不止一个结构层次的复句叫多重复句。 82. 紧缩句:是由复句紧缩而成,紧是紧凑,指语气上紧,隔开分句的语音停顿没有了,缩是缩减,指结构上有些词语被压缩掉了。是分句间没有语音停顿的特殊复句。 83. 句群:也叫句组,由前后连贯共同表示一个中心意思的几个句子组成。
84. 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用来表示语句的停顿、语气或标示词语的,标点符号和文字是构成现代汉语书面语言的两大组成部分。可分为7种点号和9种标号。 第六章 修辞 1. 修辞:有三种含义,用作名次的“修辞”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客观存在的修辞现象,二是指修辞知识或修辞学。用作动词的“修辞”则是指依据题旨情境运用特定的手段,以加强语言表达的效果活动。通常情况下,总是把修辞理解为对语言的修饰和调整,即对语言进行综合的艺术加工。 2. 拈连:利用上下文的联系,把用于甲事物的词语巧妙地用于乙事物,这种辞格叫拈连,又叫“顺拈”。 借代: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借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这种辞格叫借代,也叫做“换名”。 比拟:根据想像把物当作人写或把人当作物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这种修辞方式叫做比拟,可分为拟人和拟物两大类。 3. 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本质不同又有相似点的事物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的辞格,也叫“譬喻”。基本要素为本体、喻体和喻词,基本类型为明喻、暗喻和借喻三大类。 散句:是指由长短不齐、结构相异的若干句子组成的语言单位。 整句:是指由长度和结构相近的若干句子组成的语言单位。 4. 句式:指具有某种修辞效果的句子格式。相同的句义可以用不同的句式去表达。任何一种句式都有其独特的修辞效果,在语言交际中,可以根据表达的需要,选择最恰当的句式 可分为全式拈连和略式拈连两大类。 9. 10. 双关:利用语音或语义条件,有意使语句同时关顾表面和内里两种意思,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种辞格叫双关。就构成条件看,双关可分为语义双关和谐音双关两大类。 11. 仿词:根据表达的需要,更换现成词语中的某个语素,临时仿造出新的词语,这种辞格叫仿词。可分为音仿和义仿两类。 12. 反语:故意使用与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子来表达本意,这种辞格叫反语,也称“倒反”、“反话”。 可分为以正当反和以反当正两类。 13. 婉曲:有意不直接说明某事物,而是借用一些与某事物相应的同义语句婉转曲折地表达出来,这种辞格叫婉曲,也叫“婉转”。可分为婉言和曲语两类。 14. 对偶: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意义上密切相联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地排列,这种辞格叫做对偶。有正对、反对和串对三类。
上一篇:天方夜谭月季 天方夜谭月季图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