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邓稼先对联-邓稼先对联运用引用
中国,美国,爱因斯坦邓稼先对联-邓稼先对联运用引用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很多朋友想了解关于邓稼先对联的一些资料信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与邓稼先对联相关的内容分享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
2021年9月22日,
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物理学会,
为物理学家杨振宁举办了百岁诞辰庆典。
在这次庆典上,
杨振宁披露了一段秘密往事:
“我最重要也是最亲近的朋友邓稼先,
1971年给我写了一封信。”
邓稼先在这封信里写了些什么呢?
主要说了两件事情。
第一件事是告诉杨振宁:
中国的原子弹基本没有外国人参与,
除了在最先的时候,
苏联人略微有一点帮助外,
后来基本上都是中国人自己做的。
第二件事是邓稼先说了一个期望,
“信的最后他给了我一个期望,
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他把‘千里共婵娟’改了一下,
改成了‘千里共同途’,
当时我没有看懂这句话,
不明白‘千里共同途’是什么意思。
后来想了想,
知道这是一个很深的意思。
如今五十年过去了,
我可以跟邓稼先说:
稼先,我懂你‘共同途’的意思,
我可以很自信地跟你说,
我这五十年是符合你‘共同途’瞩望的,
我相信你也会满意的。”
杨振宁这五十年,
是怎么符合邓稼先“共同途”瞩望的?
今天,我就给大家讲讲杨振宁。
2
关于杨振宁,
一直存在三大非议。
第一:杨振宁被过誉了。
“有人说杨振宁比霍金厉害,如果他真那么牛,为什么我不知道他?”
第二:杨振宁不爱国。
“在祖国最困难最需要他的时候,他不但没有回来,还加入了美国国籍。”
第三:杨振宁很势利。
“现在中国发展好了,他又加入中国国籍,回清华大学养老,太鸡贼了。”
3
杨振宁被过誉了吗?
没有。
不但没被过誉,
他反而被绝大多数人低估了。
上面这张照片,
是国际物理会议后的集体合影,
与会者都是当今著名物理学家,
比如“夸克之父”盖尔曼。
但被大家一致推举站C位的人是谁?
正是杨振宁。
而之前站这个位置的人是爱因斯坦,
可见杨振宁在当今物理界的地位。
很多人可能会问:
“既然杨振宁这么牛,为什么我们都不知道他?”
因为他研究的东西,
我们在生活中不会直接接触。
因为他研究的东西,
我们普通人一般也理解不了。
所以,他的学术成就注定很难被传播。
下面我来简单科普一下。
▲ 牛顿
在说杨振宁的学术成就之前,
我先来说说“路径依赖”。
在牛顿时代和之后的200年,
物理学家是怎么做研究的?
就是做各种实验。
通过实验发现规律,
最后用数学公式来解释此规律(找到对称),
牛顿三大定律就是这么得来的。
当时的物理研究几乎都是这样:反复实验—发现规律—找到对称。
这种研究方法非常好,
但越是好方法,
就越容易让后来者产生路径依赖。
所以这一套研究方法,
也限制了物理学的发展,
直到一个人横空出世,
这个人就是爱因斯坦。
▲ 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在做物理研究的时候,
碰到了一系列大麻烦,
无论怎么做实验也解决不了。
有一天他突发奇想:
“我能不能换一种研究方式呢?
我可不可以先找到对称,
再根据对称推导出理论,
然后再用实验来证明它。”
大家都在走老路的时候,
爱因斯坦选择了一条新路:找到对称—建立理论—实验证明。
正是打破了对前辈大师的路径依赖,
爱因斯坦发现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开辟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 李政道和杨振宁
在说杨振宁之前,
我再来说一个名词——宇称守恒。
“宇称,就是指一个基本粒子与它的镜像粒子完全对称。
人在照镜子时,
镜中的影像和真实的自己,
总是具有完全相同的质——包括容貌、装扮、表情和动作。
同样,一个基本粒子与它的镜像粒子,
所有质也完全相同,
运动规律也完全一致,
这就是宇称守恒。”
在杨振宁之前的物理学大师,
包括费曼、泡利、朗道等,
在研究遇到瓶颈的时候,
都不愿意假设宇称不守恒。
这时杨振宁和李政道站出来,
打破了路径依赖,
于1956年发表了论文《对于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守恒的质疑》,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
这一发现有多牛?
诺组委立马把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了杨振宁和李政道。
1956年提出宇称不守恒,
1957年即获得诺贝尔奖,
这个获奖速度,
在诺奖史上创下纪录。
可见此发现有多牛逼:
“它影响了整个物理学界的方方面面,是囊括了分子、原子和基本粒子物理的一个基本革命。”
4
宇称不守恒虽然牛逼,
但并不是杨振宁最重要的成就,
他最重要的成就是“规范场论”。
在说“规范场论”之前,
我来说说“大一统理论”。
“大一统理论”是什么?
它简称GUT,又称万物之理。
这个宇宙中存在着四种力,
引力、电磁力、强力和弱力。
物理学的终极目标,
就是找到可以统一解释这四种力的理论,
从而揭开上帝创造世界的秘密。
可以统一解释这四种力的理论,
就是“大一统理论”。
谁能建立“大一统理论”,
谁就能成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
这300多年来,
先是牛顿发现了引力,
接着麦克斯韦降服了电磁力。
麦克斯韦降服电磁力后,
问题出现了——麦克斯韦方程组和牛顿力学框架居然是矛盾的。
究竟是谁错了?
大家议论纷纷,不知所措。
这时爱因斯坦站了出来:
“他俩谁都没有错,只是需要升级一下。”
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
这个理论很好地安置了电磁力,
爱因斯坦随后又提出广义相对论,
这个理论很好地安置了引力。
在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归化下,
引力和电磁力可以愉快地玩耍了。
显而易见,
接下来物理学最重要的任务,
就用把引力和电磁力统一了。
可爱因斯坦穷尽了后半生,
也没能完成这个统一大业。
不但没完成统一,
还诞生了另外两个“贼寇”——强力和弱力。
随着实验仪器的进步,
人们撬开了原子核,
在原子核内部发现了两种新的力:强力和弱力。
强力就是把质子和中子结合在原子核中的那种力。
弱力就是让原子核发生衰变的那种力。
所有物理学家对此一筹莫展,
连如何描述它们都不知道。
这时候,一个人横空出世,
上一篇:造化玉碟(重生永生之造化玉碟)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