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染色体组的定义-什么是染色体组的定义
细胞,染色体,误区染色体组的定义-什么是染色体组的定义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易错分析】
未彻底理解"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步骤、现象,对"转化"的过程分析不够,导致拓展能力不足。
走出误区:
(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实质是外源DNA与受体细胞DNA之间的重组,使受体细胞获得了新的遗传信息,此变异属于基因重组。实验证明转化率与供体菌细胞中DNA的纯度有关。DNA越纯,转化率也就越高。如果事先用DNA酶降解供体菌细胞中的DNA,那么转化作用就不复存在。
(2)加热杀S型细菌的过程中,其蛋白质变失活,但是其内部的DNA在加热结束后随温度的恢复又逐渐恢复活。
(3)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运用的是同位素标记方法(噬菌体是病毒,不能在普通培养基上直接培养标记),在分析32P、35S的存在位置及实验结论上易错。
10
误区10 DNA分子结构问题
【易错分析】
不能正确识记DNA的分子结构特点,不能正确计算如DNA复制、碱基排列种类等问题。
走出误区:
应在明确DNA分子结构特点的基础上,总结涉及DNA计算的类型及方法。
11
误区11 遗传规律中的比例关系运用问题
【易错分析】
不能灵活运用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中的比例关系正确分析并解答一些特殊的比例关系题。
走出误区:
变式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素材很多,尤其是非等位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如关于鸡冠形状、香豌豆花色遗传中的互补效应,家蚕茧色遗传中的修饰效应,家兔毛色和燕麦颖色遗传中的上位效应等。在F2的比例上,学生应灵活应用教材中的一些比例关系,学会将9∶3∶3∶1的比例转换为9∶7、13∶3、9∶3∶4、12∶3∶1等比例,寻找突破口。
另外,某些致基因可能导致状分离比发生变化,如隐致、纯合致、显致等,其后代不一定出现特定的状分离比。
12
误区12 基因突变与状的关系
【易错分析】
对基因突变的概念理解不够,不能分析突变后基因表达时可能出现的结果,是此类题目出错的一个主要原因。
走出误区:
亲代DNA上某碱基对发生改变,则其子代的状不一定发生改变,原因是:
①体细胞中某基因发生改变,生殖细胞中不一定出现该基因;
②若该亲代DNA上某个碱基对发生改变产生的是一个隐基因,并将该隐基因传给子代,而子代为杂合子,则隐状不会表现出来;
③根据密码子的简并,突变位点对应的密码子有可能翻译出与突变前相同的氨基酸;
④状表现是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某些环境条件下,改变了的基因可能并不会在状上表现出来等。
13
误区13 染色体变异相关知识
【易错分析】
对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染色体组等概念及特点不理解。
走出误区:
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作一个染色体组。在此基础上理解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等概念。一看来源,二看染色体组数。如果是未受精的生殖细胞直接发育来的,称单倍体;若是受精卵直接发育来的,称二倍体或多倍体,具体看染色体组数。单倍体与染色体组数没有必然联系,若生物体是二倍体,则其单倍体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若生物体是四倍体或多倍体,则其单倍体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染色体组。另外,对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的特点也要注意区分。
14
误区14 生长素的作用与运输
【易错分析】
不能正确理解"两重"的本质,即低浓度促进生长,而高浓度抑制生长;混淆生长素极运输与横向运输的原因。
走出误区:
(1)茎的背地和向光都只体现了生长素的促进作用,不能说明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
(2)生长素的极运输是由内因--植物的遗传决定的;而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则是由外因--单侧光、重力等引起的。
15
误区15 兴奋的传导方向
【易错分析】
不能正确理解静息电位、动作电位产生的原因以及兴奋传导的原理。
走出误区:
(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由兴奋部位传向未兴奋部位。
(2)在膜外,兴奋的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的方向相反。
(3)在膜内,兴奋的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的方向相同。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上一篇:劦勰怎么读 丕什么时候读pei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