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九王是什么字 九里边一个王是什么字
学生,马克思主义,自己的九王是什么字 九里边一个王是什么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很多朋友想了解关于九王是什么字的一些资料信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与九王是什么字相关的内容分享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历史人物是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为什么只有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是否过时了?”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材上,你找不到任何一个章节的标题是这样表述的,但在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杨哲的课堂上,却经常出现这些授课主题。在她看来,这些主题确实是来自教材上最基本的原理,是学生想要解惑的问题,也是她很想吃透弄懂、传达给学生的内容。
时间回到2017年,“90后”杨哲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博士毕业后正式站上了北京林业大学的思政课讲台,主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课程。
杨哲笑起来眉眼弯弯,讲话时语速偏快。每当讲到激动处,她还会提高音量,而提到自己的思考时,她的语气又坚定了起来。她常调侃自己是一个十足的“戏精”,课上的“话痨”,也毫不掩饰自己希望成为一名被学生记住、被喜爱的老师。
她总希望能为学生们讲一门不一样的思政课。杨哲抱着这样的初心,尝试转化现有的教材内容,和学生探讨“马克思和我们谈人生”等话题,也运用一些多媒体资源,如课堂弹幕等,让这门课更加“青春化”。
而如今,她依旧坚守着自己的初心,并期待自己的课程能真正做到“说年轻人的话,解年轻人的惑,指年轻人的路”。她希望每一堂课后,学生都能明确地获得一个知识点,并有所回味,“这个回味可能来得很慢或者很久远,或许当他们将来有了亲身经历之后才能回味到,但我觉得这才是思政课的最大意义所在。”
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杨哲在教室内。 受访者供图
“杨老师,你真的相信共产主义能实现吗?”
杨哲总记得一个学生将她“打醒”的瞬间。2018年,一次课堂上,杨哲讲到了共产主义这部分的内容,自认为讲得特别用心,结果那天下课后,一个学生偷偷摸摸地找上她,悄悄问道:“杨老师,你真的相信共产主义能实现吗?”
当下杨哲觉得有点好笑,“咱们不用搞得这么神秘,你可以光明正大地问我。”但学生这样偷偷摸摸问问题的状态,让杨哲反思,是不是自己在课堂上并没有真正为学生们解惑,也没有给他们提供一个放松的环境,所以他才需要以这种方式来提问。她也思考,自己精心准备的课程问题不见得是学生们真正关心的问题。
后来课堂上的一件小事也加深了她的想法。那次,她在课上随口举了一个周杰伦的例子,自觉是抛了个梗,结果底下鸦雀无声。后来学生们反馈,虽然听过周杰伦的名字,但对这个话题并没有什么共鸣。这让杨哲突然意识到,“就如同大家get(理解)不到我这个点一样,我很可能也get(理解)不到他们关注的流行文化的点,那课堂效率就不是我想象的那么高。”
这两件事让杨哲决定开展学情调研。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很基础,却也宏大,它落脚到每个时代、每群人的具体生活情形当中,可能会聚焦在不同的问题上。她觉得,知道学生的问题点在哪很重要。为了搜集学生的问题,杨哲会通过问卷调查、课后聊天、作业反馈等方式,搜集学生们对课程的疑惑。
为了在课堂上能让学生产生共鸣,杨哲会去学习学生们熟悉的流行文化的传播方式、话语特点。从“emo”(我抑郁了)到“YYDS”(永远滴神),杨哲开始在课堂上加入一些当代学生喜欢并熟悉的语言表达,“用了也不觉得就能对这个课堂有质变,但是至少能让学生觉得老师跟我是一拨的,能塑造我和我这个课的一些人设。”杨哲说道。
北京林业大学大二学生明文珺还记得,杨哲上课时十分风趣幽默,“古板晦涩的哲学问题在她的口中变得活灵活现,她甚至会举一些年轻人中玩的‘梗’。她做的PPT也会插入一些很有活力的图片,或者一些表情包。”明文珺说。
在杨哲看来,人设的建立需要尽量让自己的课堂形成一种鲜明风格,例如通过一些语言表达方式、课堂活动环节、巧妙的教学工具,呈现出自己的特点,“我特别希望我的学生评价我是个很‘戏精’、很幽默的老师。因为我觉得我可能有这样的特点,然后我就想利用这些特点加深学生对课程的亲近感。”她认为,哪怕学生通过对老师有印象进而对课程有印象,那也是好的。
甚至有时候,她也尝试着将一些知识点转换成流行语,加深学生的印象。例如在提到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这一课时,杨哲就把问题转化为“马克思主义在今天的正确打开方式”,在讲到历史虚无主义这一内容时,她又抛出了“历史人物是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这一问题。
“原来思政课可以如此有趣”,在北京林业大学大三学生蒋展艺眼中,杨哲的课可以用“诙谐幽默、寓教于乐、大气刚正”三个词来形容。他认为,杨哲善于通过生活中的日常引入课堂,并且会通过讲解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及自己的所思所想来贴合课堂知识,让人觉得枯燥的思政课堂也能如此充满活力,也时常会引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相当于把“饭菜换了个花样喂给我们吃”。
“先入眼入耳,再入脑入心”
昏昏欲睡、低头看手机,似乎成为一些学生在思政课上的状态。怎么把思政课讲得生动、活泼,吸引学生的兴趣,这是杨哲常常琢磨的问题。
杨哲觉得,思政课需要入眼入耳,才有可能让他们去关注思考一些更深层次的话题。身处信息爆炸、知识碎片的时代,杨哲觉得学生具有一个及时满足的心理,如果课程上铺设了20分钟还没进入正题,没有让学生感受到被话题、观点“击中”,他们可能就开始做别的事。
“可能我抓住你的眼睛和耳朵之后,我多留了你一段时间,你的心灵慢慢就对马克思主义开放了。”怎么让学生留下来,杨哲有自己的小窍门。对于一些比较适合结合案例的课程内容,杨哲会抛出一些比较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例如在讲到对历史人物评价这部分内容,杨哲会举一些抗日神剧、穿越剧等例子,并由此引出“历史人物能否被随意打扮”这一核心问题。
对于一些理论比较强的内容,例如课程导论部分,杨哲会想着要站到学生的角度,把他们内心想说而不敢说的问题问出来,比如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到底在哪、创始于一百多年前的理论为什么今天还要学等。“同学一看,觉得老师原来知道我的内心想法,老师跟我是一拨人。他起码觉得你不是高高在上,给他灌输,他就有可能给你开放一个窗口,来听听老师到底怎么说。”杨哲说。
将热点事件纳入课堂当中,是杨哲让思政课更接地气的方式之一。在她看来,引入时事内容是思政课的应有之义,它能帮助学生增强对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自信,了解国家大事,进而形成正确判断。同时,时事案例也切中了当下学生最关心的问题,例如北京2022年冬奥会便是一个生动的课程案例。杨哲计划,在新学期的教学过程中,她将邀请在此次冬奥会中担任志愿者的学生来讲述自己的经历,并由此引出群众史观等相关教学内容。
上一篇: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和二苯基亚甲基二异氰酸酯是一种物质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