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夏完淳怎么读)-夏完淳怎么读淳怎么读
他的,洪承畴,明朝(夏完淳怎么读)-夏完淳怎么读淳怎么读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很多朋友想了解关于夏完淳怎么读的一些资料信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与夏完淳怎么读相关的内容分享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评定一个历史人物,其实需要把他放到历史的大背景之下去看待。当时清军已经入关,而且南明朝廷也已经意识到,他们最大的敌人并不是李自成和张献忠,而是清军。
因为清军不断收容明朝降臣降将,所占领地区也以安抚为主,屠杀为辅,完全一副要接管大明朝的架势。这可就触怒了南明政权们的利益,所以一场别开生面的斗争就这么展开了。
夏完淳是天才少年,却背负上了救国重任。说夏完淳是天才少年,一点也不为过。因为他5岁的时候就能读经史子集,7岁就可以写诗作文,9岁的时候写出了《代乳集》。这就比较厉害了,我们9岁的时候,可能还在地里玩泥巴,说话还结巴呢!
他老爹是个抗清义士,这也就注定了夏完淳不平凡的一生。12岁的时候,在他老爹的帮助下,夏完淳遇到了对他影响最大的老师,陈子龙。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别云间》陈子龙当时属于激进分子,自己是抗清名士,当然也要带着自己的徒弟一起抗清。于是年纪轻轻的夏完淳,其实内心的心事是非常沉重的。
属于他的年代,是一个非常不平凡的年代,因为这个年代作为读书人的他,没有机会参加科举,没有办法成为进士。
所以他只能选择用其他方式来报效大明朝,那就是帮助大明朝复国。这种思想一旦在夏完淳的脑子里形成烙印以后,那么夏完淳就彻底陷入了这份事业当中。
当年他父亲夏允彝和陈子龙一起创建几社,其实目的就是为了报国。他们这批南方的文化分子,早就看清楚了天下局势,为了能够维持大明的统治,他们在运动期间,培养了下一代传人,夏完淳就是几社的重要传承者。
父亲投湖自尽,夏完淳矢志不渝。其实几社就相当于爱国主义社团,弘光朝廷建立以后,史可法对几社的存在十分兴奋,他认为如果发展的好,这也是一股不可小觑的救国力量。
而且他们手里的兵权,都掌握在爱国人士手里,所以史可法甚至认为,几社将来可以牵制四镇军阀的跋扈。可惜清军南下的速度太快了,应该说,李自成兵败如山倒。
多铎压根就没怎么出力,李自成就主动丢了陕西,从而使得多铎腾出手来,南下对付弘光政权。在战争初期,四镇军阀拍着胸脯保证,绝不让清军前进一步。结果刘泽清、刘良佐带头降清,高杰的余部也选择降清,四镇军阀就剩下个滁州的黄得功坚持着。
投笔新从定远侯,登坛誓饮月氏头。莲花剑淬胡霜重,柳叶衣轻汉月秋。励志鸡鸣思击楫,惊心鱼服愧同舟。一身湖海茫茫恨,缟素秦庭矢报仇。---《鱼服》至于几社设变,也遭受了不小的打击。多铎大军在汉奸们的带领下,势如破竹。没用一个月时间,松江地区就被清军完全占领。而几社大败以后,夏允彝宁不屈,选择了投湖自尽。其实这一年夏允彝也不过才50岁。
父亲惨以后,夏完淳并没有放弃抗争,而是继续带着几社的成员,奋斗在前线。弘光政权覆灭以后,夏完淳立刻联系上了浙江的鲁监国政权,希望能够通过与鲁监国取得联系,从而进入张名振的军队当中。
张名振打仗是非常厉害的,夏完淳当时年轻没有威望,所以只能依附于其他人才能继续抗清活动。结果夏完淳等抗清名士的名册落在了洪承畴手里。
这下可炸开锅了,洪承畴表示要一个不留,全部抓获归案。这是一场非常可怕的抓捕,不少英雄在这一次的抓捕中,不幸落难。夏完淳在岳父的掩护下,勉强躲过了抓捕。但是他压根就无路可去。
夏完淳空有报国之志,却无复国之能。夏完淳年纪太小,他所领导的几社也在这次的泄密事件中,几乎被毁于一旦。所以夏完淳当时所考虑的不是如何恢复江山,而是如何躲过这一劫。
如果当时他能够想到办法前往张名振处,或许还能有一线希望。可是鲁王监国似乎看不到几社的未来,所以并没有派人前来支援夏完淳,一切都需要他自己来完成。
夏完淳最终决定夜里渡海前往舟山,只有到了鲁王那里,他才能接过父亲的遗志,东山再起。问题就处在这里,夏完淳是个大孝子,父亲虽然去世了,可是家中的母亲尚且在世。
天资聪颖,早慧,5岁读经史。当时陈继儒曾写诗赞:“包身胆,过眼眉,谈精义,五岁儿。”7岁能诗文,9岁写出《代乳集》。允彝出游远方,常带完淳在身边,使他阅历山川,接触天下豪杰。从陈子龙为师,又受知于复社领袖张溥,在文章气节方面,深受二人熏陶。---《明史》他不知道此去何时才能再回家中,所以临行前,想要回去再拜见一下老母亲。虽然这是孝义所在,可是夏完淳忘记了当时的局面。
夏完淳现在是名人,夏家和岳父钱家,基本上都已经暴露了。夏完淳当天晚上如果不走,也会被清军抓获。夏完淳在回家以后,果然被埋伏着的清军抓获,无奈只能被扭送到南京受审。
其实我们会发现,夏完淳的确是有报国的志向,可是他太年轻,父亲和师傅还没有教会他如何打仗,就相继离世了。而夏完淳本人对战争这一块的了解,其实也不深。这就导致了夏完淳压根就不通军务。
夏完淳智斗洪承畴,最终逃不过被杀的厄运。到了南京是洪承畴亲自审问夏完淳,这一出好戏,充分体现了夏完淳的机智和勇气。当时他假装认不出洪承畴,所以连连摇头,声称堂上的是假冒的洪承畴,并且扬言,洪承畴是大明忠臣,在早杏山之战后为国捐躯,哪里会出现在这里呢?
洪承畴面红耳赤,汗如雨下,他永远都想不到,这么一个16岁的小孩子,居然一语戳中了他的痛处。当堂下士卒们坚持说他就是洪承畴的时候,夏完淳又补充道,当年洪承畴为了报效国家,舍身忘,甚至连崇祯先帝都感动于他的忠义,堂上之人又怎么可能是他呢?这一连串的疑问,谁都听得出来,那是对洪承畴的羞辱。洪承畴的臭名早就远播天下,哪里还有什么忠义可言。其实洪承畴这个时候已经没脸没皮了,但是在这种讥讽中,他还是汗如雨下,就像是被人脱光了在大街上奔跑一般。谈笑自若的夏完淳,丝毫不像一个16岁的年轻人,这是所有人都比较诧异的。在南京被关押审问了80天时间,夏完淳写下了不少诗词。他知道自己是逃不过这一难了,他也不想成为清朝的官员,所以只有以诗词表明自己的心境,以表明自己忠君爱国的态度。夏完淳在南京终于就义,只不过才16岁,是所有就义者中年纪最小的一个,也是所有人中最慷慨自若的一个。他的岳父家也没有幸免于难,岳父岳母都相继离世,这给夏完淳的妻子不小的打击。
妻子钱秦篆当时还怀着孕,但是她接受不了父母和丈夫相继离世的打击,所以一直处于以泪洗面的状态之中。一年以后,她生下了一个男孩,可是这个男孩注定活不下来,不久之后便夭折了。
看破红尘的钱秦篆,在18岁的青春年华,剃光了自己的头发,选择出家为尼。她要为夏完淳独守终身,非常感人。
上一篇:翛怎么读-戍怎么读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