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夏原吉 下元九运最当旺的事业
户部,大明,浙西夏原吉 下元九运最当旺的事业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很多朋友想了解关于夏原吉的一些资料信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与夏原吉相关的内容分享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近日,星巴克重庆磁器口门店以执勤民警在门口吃饭“影响品牌形象”为由,对执勤民警进行驱赶的行为引起民众愤怒。
一个国外的廉价品牌,靠着在中国走高端路线赚得盆满钵满,到如今居然敢嚣张到瞧不起人民,对此中国人民绝不答应:
“我们可以不喝星巴克,但我们不能没有人民!”
如果把我们的国家比作一个大舞台,人民能够在舞台上安心地载歌载舞,不必担心有人从背后搞破坏,这都要感谢那群在舞台背后默默工作的“幕后工作者”。
执勤在路边吃盒饭
几千年来,中国始终有一代代不计名利的“幕后工作者”,如今他们是、人民子弟兵、医护人员,在古代他们是沙场勇士、贤臣良将、忠义志士。
这些人“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在最苦的地方默默奋斗,成就了无数英雄豪杰站在台前“长缨在手,敢缚苍龙”的丰功伟绩,他们是撑起中国的钢铁脊梁,是中国人绝不能失去的英雄。
今天我们要讲一位明朝的“幕后工作者”,他的名字叫夏原吉。
在明初灿若群星的能臣干将里,夏原吉这个名字并不算出彩,可他作为“大明朝的钱袋子”,在幕后成就了大明一系列的辉煌事业,没有他,就没有大明流传千古的“永乐盛世”和“仁宣之治”。
夏原吉画像
一、屈原转世
众所周知,在洪武朝做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明太祖朱元璋平民出身,从小受尽了元朝贪官污吏的压榨,饱尝世态炎凉,因此非常痛恨贪污腐败的官员。
国子监
朱元璋是走在反腐前沿的皇帝,在洪武朝,官员贪污60两银子就会被处,当时腰斩、凌迟、剥皮塞草等酷刑都是为贪官们设置的。
如此雷霆般的反腐手段,让在洪武一朝做官的人都如履薄冰,如果说当时还存在着能够在老朱的屠刀下从容自若,还能得到老朱庇护的官员,恐怕很多人都不会相信,这个人就是夏原吉。
夏原吉是湖南湘阴人,《皇明通纪》中记载,夏原吉是屈原转世,父亲夏时敏觉得屈原虽流芳千古,但命运不好,因此给长子取名“原吉”,意为“吉人自有天相”。
夏原吉影视形象
或许夏原吉真的是屈原转世,也因为父亲所取的名字交了好运,夏原吉的身上有屈原一片丹心为国、直言敢谏的影子,却没有像屈原那样时运不济,遇上蛇鼠一窝的奸佞,他恰逢一个朝气蓬勃的盛世,遇到的都是明君,并将在这个盛世中书写属于他的传奇。
二、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
夏原吉生于元朝末年,因为天灾人祸家道迅速衰败,全家五口人仅靠父亲夏时敏担任教谕官的微薄薪水生活夏。
原吉13岁时父亲因病去世,母亲廖氏扛起了生活的重担,含辛茹苦地将夏原吉和他的两个弟弟抚养长大。
在母亲的教导下,夏原吉的格越来越沉稳持重,日夜发奋读书以求出人头地,在经过十几年的寒窗苦读之后,夏原吉终于在洪武二十三年获得乡荐,进入宫中太学书写制诰。
夏原吉影视形象
这个时候的夏原吉,还只是大明众多“幕后工作者”中的一个小角色,基本上没什么存在感,可他沉稳的格给他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由此开启了他“幕后大佬”的一生。
这一天朱元璋挑选太学生到宫中抄写相关文件,朱元璋在外面暗中观察,只见很多太学生在嬉笑打闹,只有夏原吉正襟危坐,丝毫不受外界干扰,一丝不苟的抄写文件。
这个稳重的年轻人进入朱元璋的视线,让朱元璋对他产生了好感,很快便将夏原吉提拔为户部主事。
户部事务繁琐复杂,夏原吉从来不会面露难色,永远都是认真仔细地处理好每一件事情,得到了户部尚书郁新多次的夸赞,朱元璋也欣慰自己没有看错人。
明太祖朱元璋画像
夏原吉和众多心怀鬼胎的官员不一样,他一心扑在工作上,细致入微地处理好各种繁杂事务,可是这却招来了小人的记恨。
一次,户部尚书郁新弹劾各部门中工作不积极的人,皇帝打算给这些人一次机会,郁新认为这些人尸位素餐,不同意皇帝的意见,朱元璋有些恼怒的问郁新:“是谁让你这么说的?”
这时一直想陷害夏原吉的刘郎中说:“是夏原吉教尚书这么说的。”
朱元璋听了刘郎中的话勃然大怒,厉声呵斥他:“夏原吉能帮助尚书处理户部事务,你居然敢陷害他!”说罢将刘郎中推出去斩首。
作为君主,朱元璋杀过很多人,这也是后世对他口诛笔伐的一个主要原因,但他为子孙后代留下了夏原吉这样的贤臣,这个由朱元璋亲眼看中,并且不容许任何人诋毁他的年轻人,会在往后的几十年里辅佐四代帝王,创造太平盛世。
朱元璋的影视形象
三、忠于国家,不忠于一人
电视剧《大明风华》中,明宣宗朱瞻基临终前对于谦说:“你爱的不是朱家,是天下”。
对宣宗的话于谦表示赞同,自古以来好像“忠君爱国”这四个字一定要捆绑在一起,否则就是不忠不孝,可是爱国又何必一定要忠君,忠于君主的意志,又与爱国有什么关系。
即使身处封建时代,也总有一群只忠于国家而不忠于一人的臣子,保卫大明江山200多年的于谦如此,夏原吉也是如此。
建文帝继位后,提拔夏原吉为户部右侍郎,第二年担任采访使外出巡视,夏原吉外出巡视期间关注民生疾苦,受到了老百姓的一致好评,史载:
建文帝画像
“巡福建,所过郡邑,核吏治,咨民隐,人皆悦服。”
一个人忠于领导,只会拍领导马屁,对国家是没有任何贡献的,只有让老百姓都心悦诚服,一提起这个人所有人来就交口称赞,那才是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靖难之役”爆发后,大批建文旧臣被明成祖朱棣处决,夏原吉作为建文旧臣也难逃噩运,被一群士兵绑的结结实实扔到朱棣面前,面对即将落下的屠刀夏原吉面无惧色,朱棣大怒:“莫非这又是一个和方孝孺一样的腐儒,想让我诛灭他的十族吗!”
面对暴怒的朱棣,夏原吉缓缓开口:“你可以杀我,但是能不能再给我三天时间?户部的账目还没有完全理清。”
朱棣画像
听了夏原吉的话,朱棣非常震惊,自从他进京以后,建文的臣子面对他不是破口大骂被杀,就是迅速转移战线向他投降,像夏原吉这样保持中立态度的臣子他还从来没见过。
朱棣虽然做事狠辣,但也不愧是一代明君,他很快便意识到眼前的这个人是难得的人才,夏原吉既不怕被杀,也没有主动向他投降,只是想清算好户部的账目,将自己手头的工作处理好,然后要杀要剐随便。
“得此贤臣,国之大幸”,夏原吉是一个只为国工作,而不臣服于君王的纯粹的人,这样的人怎么可以杀害?
朱棣笑着命人将夏原吉松绑,不久将夏原吉升任为户部左侍郎。
朱棣影视形象
因为建文旧臣的身份,夏原吉在朱棣继位之初仍然受到质疑,当时有人向朱棣谏言:“夏原吉在建文时受到重用,陛下不可以轻易相信他。”
这时的朱棣仿佛父亲朱元璋附体,如同当年太祖皇帝保护夏原吉一样,郑重地告诉此人:“夏原吉是太祖皇帝亲自提拔的大臣,忠于太祖,故也忠于建文,如今必然也会忠于朕。”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