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人面纹方鼎(人面纹方鼎的背景介绍)
人面,宁乡,青铜器人面纹方鼎(人面纹方鼎的背景介绍)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很多朋友想了解关于人面纹方鼎的一些资料信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与人面纹方鼎相关的内容分享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湖南省博物馆中,有一个名为“大禾人面纹方鼎”的国宝,它高为38.5cm、宽为23.7cm、口长为29.8cm,通体碧绿色,器身整体呈现出矩形,四周雕刻着浮雕人面。
可别小瞧了这个方鼎,它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人面纹”鼎,可见其价值非凡,也是湖南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如今更是被国家禁止出境。
然而,“大禾人面纹方鼎”的发现经历却吐露着文物专家的心血,它曾被老农砸碎成十多个碎片,经历了2年奔波才得以找到,到底是咋回事呢?
商周时期的鼎文化鼎也就是锅,可用于烹饪食物,最早是陶制器具演化的,青铜鼎的前身是陶鼎,在距今7300年的双墩文化中就发现大量刻有符号的陶器,这也是文字出现的雏形。
可能在很多人眼里它只是实用的器物,可在商周时期却是权利和地位的象征。通常来说,天子可用12个鼎,诸侯王可用九鼎,卿大夫为7个、5个鼎,士为3个、1个鼎,劳苦大众是没资格使用的。
传闻大禹曾著有九鼎,对应的是华夏九州,且上面刻有多种不同的图形,夏朝覆灭后,九鼎又继而传到了商周、春秋时期,成为了权利的代名词,楚庄王对这九鼎觊觎很久,想要“问鼎中原”。
只不过东周末年,九鼎就不知所踪,秦始皇一统天下后,也曾派人寻找,但始终没有什么发现。
不管“禹铸九鼎”是否为真实事件,不过商周时期的鼎文化却十分兴盛,考古中并没有发现“夏国九鼎”的痕迹,反而从商朝开始青铜鼎就开始了大量铸造,周朝时演化成王权的象征,统治者更是举国制造大鼎,以彰显功绩、记录盛况。
学者认为,鼎的诞生也衍生了权力天下归一的观念,或许从大禹治水开始,九鼎就成为定夺中原、统治华夏的标志。鼎在所有出土的器物中,最能彰显其庄严肃穆,在商周时期,它的地位尊贵,远超过后世炊饮的日常需求。
中国人对青铜鼎有着天生的崇拜意识,从“大名鼎鼎”、“鼎盛”、“一言九鼎”等就能看出。国家兴盛时,鼎就会存在;国家衰败时,鼎也就此失去,此时的鼎已成为一种政治法则。
商周时期,青铜鼎成为国王祭祀、宴飨等重大活动的必备品,在当时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正是青铜鼎在历史上的特殊地位,因此每个出土的青铜鼎都吸引了众多的目光。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认得青铜鼎,特别是在过去知识不普及的年代,有些人见到了后,也只是当做寻常玩意,对其毫不重视。
老农意外挖出“人面”器具记得学生时代,曾在课本上看到“大禾人面纹方鼎”的样子,不过当时对它的了解并不深刻,只认为是一件国宝文物,是青铜器中的代表,但当时老师并没有说明这个青铜器是如何发现的。
它的发现还要说起1959年,当时正值百废俱兴,国家各个领域都迎来了快速发展中。不过为了能够“赶美超英”,中央提出了15年内钢产量超过英国,为了完成这一目标,全国各地都热血沸腾,抓紧进行工业生产。
在之后的会议中,“赶美超英”的目标从15年缩短到7年、5年、3年,就此,各行各业都出现了“浮夸风”,地方也夸大、虚假的上报成绩,全民大炼钢铁时代到来。
这之后,全国百姓,不分昼夜一齐上阵,采用土方法炼制钢铁,农民也自发将家里的铁锅等捐赠上去,然而,这种“大跃进”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也打乱了正常的商品生产规律,炼制的多是废钢,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
而“大禾人面纹方鼎”的出土,正是在这一特殊时期,当时不少珍贵的东西都被填放到熔炉中,特别是那些金属制品,因农民不懂其价值,结果通通放到土炉中熔化。
1959年秋季的一天,湖南宁乡黄材镇炭河里乡胜溪村的村民黄某,他吃过午饭后就按照往常的惯例来到农田中耕作。因此时正是秋收秋种时期,黄某刚将农作物收获,又紧接着对土壤进行翻耕松土。
当时生产力落后,黄某家里又没有牛,只能利用人力一点点刨地,尽管此时的天气十分炎热,但为了完成粮食生产指标,提高粮食产量,每个村民都十分积极,投入到农业生产中。黄某也不例外,几乎没有空闲的时候,抓紧耕地劳作,将新的农作物种植下去。
两个小时后,此时的黄某已汗流浃背,他停下来喝口水,旁边的村民笑话他不中用,才干了这么点活就累得不行。黄某听了后,犟脾气上来了,连忙从地上爬起来继续耕作,不能让人家看不起啊。
不过过了十几分钟,黄某再次停了下来,旁边村民见状再次嘲笑他不如个妇女,干活磨磨蹭蹭。不过此时的黄某来不及拌嘴,他似乎有什么发现,自己的锄头好像碰到了坚硬的东西。
按理说农田里没有什么硬物,毕竟常年耕作翻地,里面的石头早就被剔干净了,难道是有人恶作剧,在农田里偷埋石头了?
黄某连忙拿起锄头,又用尽浑身力气,朝着刚才那个地方刨了一下。谁知,这次直接将他的双臂震麻了,将锄头拿起来一看,没想锄头直接开了豁口,这让黄某顿时怒了。这锄头可是全家的保命工具,没有锄头还怎么种地。
想到这里,黄某十分愤怒,连忙将表层的泥土清理掉。旁边的村民见状,围观了上来。在两人的共同努力下,这才挖出了一个大家伙。看了这个东西,两人面面相觑,不知道这是什么,只见它表面锈迹斑斑,似乎是用来盛放东西的器具。
然而,当黄某围着方鼎看了一圈后,立马被绿森森的“人脸”吓倒了,难道自己挖出了不祥之物?
村民说道:“这个我看有些年头了吧?应该是一个古物啊?你小子运气这么好,这下发财了!”
黄某不以为然,说:“我看它是不祥之物吧,你看看,我的锄头都被磕坏了,还运气好,这是晦气!不然这东西卖给你?”
村民听了连忙摆手,说:“我也就是开个玩笑,逗你开心,这灰不溜秋的东西,我要它干嘛,就算是古物也不值钱。”
黄某将方鼎拿到小溪旁仔细清洗了一番,这才发现方鼎上果真有“人脸”造型,难道这真是个不祥之物?联想自己今天的倒霉情况,他越想越是担心,越想越是害怕。
村里一个老人看到后,立马被吓了一跳,说:“这是什么东西,赶紧埋回去,怕不是好东西,会给家里带来厄运,你怎么还敢拿在手里?”
紧接着一群人围观,大家看着这个器物要多怪异有多怪异,不管是风格还是造型,都和寻常的东西有很大差别,即便古物也没见过这样的。
怒将国宝砸碎卖废品当时的人比较迷信,有人猜测可能挖到了“鬼头”,尽量别带回家里去。很快,黄某的妻子也来了,看到这个东西,她指着黄某就骂他太晦气,怎么挖出了这个玩意。
有人提议,现在国家号召“全民炼钢”,这个东西这么重,应该是一个铁家伙,将其卖给废品站,还能换上一点零用钱。
因当时“大炼钢铁”,到处都是废品站,也鼓励农民将家里不用的废钢废铁卖到废品站去。黄某考虑自己的锄头坏掉了,这么大的家伙应该能卖上不少钱,到时候再换上新的锄头。想到这里,黄某就决定将它背下山,带到附近的废品站去。
上一篇:敫怎么读_峤怎么读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