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c54怎么算-c54怎么算5下4上
原子,波长,荧光c54怎么算-c54怎么算5下4上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6.内标物的结构、能与待测物越接近,定量分析准确度越高。[ V ]
7.使用选择好的专用检测器不一定能提高定分析的准确度。 [ V ]
8.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适用于作多组分混合物中未知物组分的定鉴定、判断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及测定未知组分的相对分子量。 [ V ]
9.对于高沸点、热稳定差、相对分子量大的有机物原则上可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分离、分析。 [ V ]
10.用薄层色谱法分离强极物质时,应选用活低的吸附剂和极强的展开剂。 [ V ]
11.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物理干扰是非选择的,对试样中各种元素的影响基本相同。 [ V ]
12.在高效液相色谱法中,纵向扩散对柱效能的影响较大。 [ X ]
13.分子能级跃迁的能力差愈大,其吸收光子的波长就愈长。[ X ]
14.三线激发态的能量比单线激发态的能量稍高。 [ X ]
15.增强光源的发射强度可以提高荧光分析法的灵敏度,却不能提高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灵敏度 [ V ]
16.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都是利用物质对辐射的吸收来进行分析的方法,因此,两者的吸收机理完全相同。 [ V ]
17.色谱柱操作温度一般尽可能采用低温,如此操作是为了有效防止固定液流失。 [ X ]
18.开口毛细管色谱柱柱内没有填料,因此不存在涡流扩散。 [ X ]
19.能够吸收紫外-可见光的物质,一定都能发射荧光。 [ X ]
20.有色溶液的液层厚度越宽,其透光率越小。 [ V ]
21.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一定要选择共振线作分析线。 [ V ]
22.气相色谱仪色谱柱的作用是分离样品各组分,同时保证检测灵敏度。 [ X ]
23.色谱图上的一个色谱峰只能代表一种组分。 [ X ]
24.在分配色谱法中,固定液的极应与被测物质的极相似。 [ V ]
25.任意一根长度相同的色谱柱的时间(tM )都是相同的。 [ X ]
26.色谱峰的定分析依据都与操作条件有关。 [ X ]
27.若被分离物质极小,应选择含水量多、活小的吸附剂,极大的流动相。 [ X ]
28.在吸附色谱法中,流动相的极应与被分离物质的极相似。 [ V ]
29.荧光效率的高低取决于物质的结构。 [ V ]
30.光度分析法中参比溶液的作用是用来消除溶液中的共存组分和溶剂对光吸收所引入的误差。 [ V ]
31.有紫外可见吸收的物质一定有荧光,有荧光的物质一定有紫外可见吸收。 [ X ]
32.激发光的波长对荧光物质的荧光强度没有影响。[ X ]
33.摩尔吸光系数与溶液浓度、液层厚度无关,而与入射波长、溶剂质和温度有关。 [ V ]
34.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可以用连续光源校正背景吸收,因为被测元素的原子蒸汽对连续光源不产生吸收。 [ V ]
35.如果两组份的分配系数(K)或分配比(k)不相等,则两组份一定能在色谱柱中分离。 [ V ]
36.气相色谱仪只适合于气体样品的分离、分析。 [ X ]
三、简答题:
1.试简述产生吸收光谱的原因。
2.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中影响光吸收定律的仪器因素和溶液因素有哪些?
3.举例说明生色团和助色团,并解释红移和紫移。
4.何谓锐线光源?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为什么要用锐线光源?
5.异丙叉丙酮有两种异构体:CH3-C(CH3)=CH-CO-CH3及CH2=C(CH3)-CH2-CO-CH3.它们的紫外吸收光谱为: (a)最大吸收波长在235nm处,emax=12000L. mol-1. cm-1;(b)220nm以后没有强吸收.如何根据这两个光谱来判断上述异构体?试说明理由。
6.在原子吸收光度计中为什么不采用连续光源(如钨丝灯或氘灯),而在分光光度计中则需要采用连续光源?
7.石墨炉原子化法的工作原理是什么?与火焰原子化法相比较,有什么优缺点?为什么?
8.从工作原理、仪器设备上对原子吸收法及原子荧光法作比较。
9.色谱定的依据是什么?主要有那些定方法?
10.背景吸收和基体效应都与试样的基体有关,试分析它们的不同之处。
11.高效液相色谱进样技术与气相色谱进样技术有和不同之处?
12.气相色谱仪的基本设备包括哪几部分?各有什么作用?
四、综合题:
1.说明在原子吸收分析中产生背景吸收的原因及影响,如何避免这一类影响?
2.用热导池为检测器的气相色谱法分析仅含乙醇、庚烷、苯和乙酸乙酯的混合试样。测得它们的峰面积分别为:5.00 cm2、9.00 cm2、4.00 cm2和7.00cm2, 它们的重量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0.64、0.70、0.78和0.79。求它们各自质量分数。
3.对担体和固定液的要求分别是什么?
4.电子跃迁有哪几种类型?这些类型的跃迁各处于什么补偿范围?
5.试以塔板高度H做指标,讨论气相色谱操作条件的选择。提示:主要从速率理论(van Deemer equation)来解释,同时考虑流速的影响,选择最佳载气流速。
6.用原子吸收法测锑,用铅作内标.取5.00mL未知锑溶液,加入2.00mL4.13mg.mL-1的铅溶液并稀释至10.0mL,测得ASb/APb= 0.808。另取相同浓度的锑和铅溶液,ASb/APb= 1.31, 计算未知液中锑的质量浓度。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A 3.C 4.B 5.B 6.B 7.D 8.B 9.C 10.A
11.A 12.B 13.C 14.D 15.A 16.D 17.A 18.A 19.D 20.B
21.D 22.D 23.D 24.A 25.B 26.C 27.C 28.A 29.D 30.D
31.A 32.A 33.A 34.B 35.B 36.B 37.A 38.D 39.D 40.A
41.A 42.B 43.D 44.B 45.B 46.D 47.C 48.D 49.A 50.B
51.C 52.D 53.C 54.B 55.A 56.D 57.D 58.C 59.D 60.C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三、简答题:
1.解:分子具有不同的特征能级,当分子从外界吸收能量后,就会发生相应的能级跃迁.同原子一样,分子吸收能量具有量子化特征。记录分子对电磁辐射的吸收程度与波长的关系就可以得到吸收光谱。
2.答:仪器因素:非单色光杂散光(仪器瑕疵、尘埃污染);
溶液因素:溶液浓度(高浓度)体系不均匀(导致折射、反射、散射使吸光度变强或沉淀使吸光度减少)
化学因素(吸光物质相互作用)
3.答:广义地说,生色团是指分子中可以吸收光子而产生电子跃迁的原子基团,严格地说,那些不饱和吸收中心才是真正的生色团,如苯环等。助色团,带有非键电子对的基团(如-OH、-OR、-NHR、-SH、-Cl、-Br、-I等),它们本身不能吸收大于200 nm的光,但是当它们与生色团相连时,会使其吸收带的最大吸收波长λmax发生移动,并增加其吸收强度,红移和紫移,在有机化合物中,常常因取代基的变更或溶剂的改变,使其吸收带的最大吸收波长λmax发生移动,向长波方向移动称为红移,向短波方向移动称为紫移(蓝移)。
4.解:锐线光源是发射线半宽度远小于吸收线半宽度的光源,如空心阴极灯。在使用锐线光源时,光源发射线半宽度很小,并且发射线与吸收线的中心频率一致。这时发射线的轮廓可看作一个很窄的矩形,即峰值吸收系数Kn 在此轮廓内不随频率而改变,吸收只限于发射线轮廓内。这样,求出一定的峰值吸收系数即可测出一定的原子浓度。
上一篇:敢情是什么意思_绀青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