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岁月的近义词)-岁月的近义词有哪些
意思,书面语,表示(岁月的近义词)-岁月的近义词有哪些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20. 国事、国是
“国事”古指国家的政事,今统指国家大事。这个词最早见于《战国策·燕(三)》:“(鞠武)出见田光,道太子曰:‘愿图国事于先生。’田光曰:‘敬奉教。’”
“国是”是指国家大计,最早见于西汉刘向(公元前77——前6)的《新序·杂事(二)》:“愿相国与诸侯士大夫共定国是,寡人岂敢以褊biǎn国骄士民哉!”“国是”是专指治理国家的大政方针,而“国事”除包含“国是”(国家大计)外,还包括其他与国家有关的大事,如国家领导人的变更、重要会议的召开、重大灾祸等具体的国家事物。
21. 动作、举措
【同】“动作”和“举措”用法相同,都作“有”字的宾语,是个名词。
在现代汉语词汇中,早有不少这样的词语,如“措施”、“办法”、“点子”、“招数”等。人们使用“动作”和“举措”这些新词语,并不是说原来的“措施”、“方法”等词语已不适用要被淘汰,而只是求个时髦而已。
22. 棘手、辣手
【同】都能作形容词,都有“比喻事情难办”的意思。
【异】“棘手”的“棘”指“酸枣树”,其枝有刺,比喻事情难办,如荆棘刺手,故曰“棘手”。
“辣手”除了有“比喻事情难办”的意思外,还指“手段凶狠恶毒”的意思:一般作贬义,如:宋代的《京本通俗小说·错折崔宁》:“怎么便下得这等狠心棘手。”(“狠心棘手”现在常用作“心狠手辣”。)但有时也可以作褒义,如元代王义山在《送按察王佥qiān事除行台察院》诗:“只为外台要精采,更烦辣手大支撑。”这里的“辣手”是指“手段厉害,执法公正无私。” “棘手”比“辣手”用得更多一些,特别在口语中。
23. 依稀、模糊、飘渺、朦胧
【同】都表示“不分明、不清楚,摸模糊糊”的意思。
【异】“依稀”多指由于距离远或因在虚幻想象的环境中而看不清楚,如: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换大王旗。(鲁迅诗)
“模糊”一方面可指事物本身不分明,让人无法看清,如:字迹模糊。还指由于人神志、认识等造成的判断不清楚、不正确,如:认识模糊。此外,还可表示“混淆”的意思,如:模糊了是非界限。
“飘渺”现常写作“缥缈”,指隐隐约约,若有若无,常用于仙境或海市蜃楼等似有实无的东西,如:我想那飘渺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朦胧”指由于月光不明而造成的看不清楚,如:月色朦胧。此外,还有:①曚昽,指日光不明,多用于书面语中。②蒙眬,也写作“矇眬”,指快睡着或睡醒时,两眼半开半闭,看东西模糊的样子,如:睡眼朦胧。
①空中楼阁,虚无________ 。 ②暮色_________ ,月影婆娑。
③认识__________,混淆概念。 ④远处楼台,_________可见。
欢迎扫码关注推荐
【部编版语文资源】公众号
24.诚然、固然、委实
【同】“委实”和“诚然”都能作副词,表示“确实、实在”的意思;“诚然”和“固然”又都可作连词,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
【异】“诚然”常见有三种用法:①由两个词“诚”和“然”构成,表示“确实这样”这种用法多见于文言文中。②副词,表示“确实”的意思,如:王羲之很爱鹅,鹅也诚然可爱。③作连词,引起下文转折,如:文章结构巧妙诚然不错,但内容更重要。
“固然”作连词时,除了和“诚然”用法③相同外,还可表示既承认甲事实,也不否认乙事实。如:意见对,固然应该接受,就是不对,也可作为参考。
“委实”一词现在不常见,多以“事实”和“实在”代替。
25. 担当、担负、承担
【同】都能作动词,都有“承受下来”的意思。
【异】“担当”表示“接受并负起责任”的意思,常用于重大的责任、任务、职务、风险等。如:再艰巨的任务,他也勇于担当。
“担负”表示“承担”的意思,常用于一般的责任、工作、任务、费用等。如:我们三个人现在担负着寻找水源的任务。
“承担”表示“担负、担当”的意思,常用于义务、责任等抽象事物。如:这起事故是因厂方随意排放污水造成的,厂方当然应该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
26. 使命、任务
【同】都是名词,都指“所负担的责任”。
【异】“使命”侧重指重大的或特殊的任务,表示“派人办事的命令,多表示重大的责任”,是书面语。
“任务”可指重大的责任,也可指一般的责任,即“指定担任的工作,指定担负的责任”的意思,兼用于书面语和口语。“任务”常与“布置”、“分配”、“调整”、“交代”等动词搭配,“使命”不能与这些词语搭配。
27. 缭绕、围绕
【同】都能作动词,都有“环绕”的意思。
【异】“缭绕”表示“回环旋转”的意思,只能用于烟、云雾和声音等具体事物,适用范围小,是书面语。
“围绕”表示“围着转动”的意思,如:月亮围绕着地球转;还可表示“以某个问题或事情为中心”,可用于人,也可用于具体或抽象的事物,如:大家围绕如何开展演讲比赛提出了很多建议。适用范围较大,兼用于书面语和口语。
28. 抛弃、放弃
【同】都能作动词,都有“丢掉不要”的意思。
【异】“抛弃”侧重在扔掉、丢掉,语意较重,表示“扔掉不要”的意思,可引申为遗弃,其对象可以是人,多含贬义,如:这个孩子被他的后妈狠心抛弃了;也可以是具体事物或抽象事物,如:为了尽可能减轻背上的负担,他抛弃了一切暂时不用的物品。“抛弃”的适用范围比“放弃”大。
“放弃”侧重在不再要、不再保留,语意较轻,表示“丢掉原有的权利、主张、意见等)”的意思,其对象常是意见、原则、机会等抽象事物, 也可以是财产、阵地等具体事物。
29. 细腻、细致
【同】都能作形容词,都有“精细”的意思。
【异】“细腻”侧重在光滑、不粗糙,表示“精细光滑”的意思,常用于形容具体事物的光滑,如:婴儿的皮肤很细腻。也可以表示“(表演、描写等)细致入微”的意思,常用于描写、刻画、表演等行为的周密。
“细致”侧重在周密,不疏漏,表示“精细周密”的意思,常用于做事、思考认真、周全,如:老师经常耐心细致地教育那些调皮的学生。也可以表示“细蜜精致”的意思,常用于形容器物做工精巧,如:这件瓷器上还雕刻着精细的花纹。
30. 绚丽、秀丽、壮丽
【同】都能作形容词,都有不改变的意思。
【异】“绚丽”侧重在灿烂,多形容富于光彩的美,表示“灿烂美丽”的意思,多用于景物、服装、人生等事物,常与“多彩”、“缤纷”、“过目”等词语连用。
“秀丽”侧重在清秀,多形容清新自然的美,表示“清秀美丽”的意思,多用于人的容貌和景色。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