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刚角_刚角怎么计算
标高,深度,偏差刚角_刚角怎么计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很多朋友想了解关于刚性角的一些资料信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与刚性角相关的内容分享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节 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
1 放线、定桩位
按照设计图纸测放桩位点,定位误差不超过 10 mm,根据桩位点及桩径撒白灰,砌筑 井圈,并油漆标识。
2 第一节土方开挖
复检合格后,开挖从上至下逐层进行,先挖中间部分的土方,然后扩及周边。开挖 的土方应离孔边 2m 以上。当桩净距小于 2D 桩径且小于 2.5 米时,应采用间隔开挖, 排桩跳桩的最小施工净距不得小于 4.5 米。
3 绑扎第一节孔护壁钢筋并支模
绑扎钢筋,注意预留钢筋搭接长度及环形箍筋配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模板支设必 须牢固稳定,并对中校核。
4 灌注第一节护壁混凝土
不得在孔边人工搅拌,按照方案设计要求强度进行集中搅拌;在第一节护壁顶部测 放控制挖孔的“+”交叉线及标高控制线,并用红油漆标记。
5 在护壁上二次投测标高及桩位十字轴线
用水准仪投测标高线,用经纬仪再次投测轴线并进行校核。
6 安装垂直运输架及土工具、 排水、通风、照明设施等。
安装设备需专用技术人员安装。
7 第二节桩身挖土
同第 2 条。
8 校核桩孔垂直度和直径
清理桩孔四壁后,进行校核桩孔垂直度及桩孔直径。桩径偏差不超过 50mm,垂直度 偏差不超过 0.5%。
9 拆第一节模板
护壁砼达 48 小时且强调达到 1MPa 即可拆模。
10 重复第二节绑扎护壁钢筋、支 模、浇筑砼护壁工序,循环作业直至设计深度
方法同上
11 终孔检查验收
1、持力层达到设计深度后,需会同设计、地勘、监理、甲方、施工单位对岩心取芯 试压,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2、必须对检测桩深、扩大头、嵌岩深度、刚角、扩底深度全数检查,并形成记录。
12 放钢筋笼
制作钢筋笼,安装加强箍筋及保护层钢筋,分节放安装到位,并对中校核后,固 定牢固。
13 浇筑桩芯砼
为了避免浇筑过程中砼产生离析,超过 2m 需设置窜筒或溜槽。砼灌注过程中,浇筑 标高应高出桩顶设计标高 5-10cm。为了避免浇筑过程中砼产生离析,超过 2m 需设 置窜筒或溜槽。砼灌注过程中,浇筑标高应高出桩顶设计标高 5-10cm。桩身砼取样 时,依据《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及《建筑桩基技术规范》要求, 每根桩应有一组试块。
14 桩身完整检查
必须满足相应规范及设计要求。1、柱下三桩或者三桩以下的承台抽检数不少于 1 根。2、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质条件复杂,成桩质量可靠较低的灌注桩,抽检数量不 应少于总桩的 30%,且不得少于 20 根;其他桩基工程的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 20%,且不得少于 10 根。(注:1 对端承型大直径灌注桩,应在上述两款规定的抽 检桩数范围内,选用钻芯法或超声透射法对部分受检桩进行桩身完整检测。抽检 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 10%)。
2、地下水位以上且终孔后桩端持力层已通过核验的人工挖孔桩,抽检数量可适当减 少,但不应少于总桩数的 10%,且不应少于 10 根。)
3、当桩数较多,或为了全面了解整个工程基桩的桩身完整情况时,应适当增加抽 检数量,具体以设计、地勘、建设单位共同确认为准。
质量控制要点
1 、 必须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2、 放线定位要准确,单桩沿垂直 轴线方向和群桩中的边桩偏差 不超过±50mm。
3、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控制开挖及 持力层深度。
4、 严格控制桩身垂直度及桩径, 桩径偏差不超过 50mm,垂直 度偏差不超过 0.5%。
5、 终孔检查要点控制见本表中工 艺流程 11。过程中必须全数检 查后,做好挖孔桩施工三方检 查签字记录。
6、 桩身完整检查必须合格,不允许出现四类桩;
7、 相关质量通病控制要点详见人工挖孔桩质量通病原因及控制专篇。
第二节 旋挖桩施工工艺
1 定位放线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放线定位。
2 钻机就位
钻机就位必须稳固、周正、水平,定位,钻头中心与桩 位中心误差不大于 10mm。
3 钻杆垂直度校核
采用经纬仪观测及机械自带系统双控法控制钻杆的垂 直度,以确保钻杆垂直度不大于 1%。
4 埋设护筒
筒直径应比桩孔直径大 200mm,长度应满足护筒底进 入黏土层不少于 0.5m 或全部土层的要求,护筒顶端高 出地面 0.3-0.5m。
5 钻进成孔
成孔过程中挖出的土石方应堆放在离孔 1m 意外,并用 挖机和汽车配合及时转运,避免浮土掉入孔内。
6 嵌岩及终孔深度控制
根据钻孔进尺及岩渣判定嵌岩情况,并与地勘资料和预 控深度进行对比确定终孔深度。
7 清孔
在钻机钻至设计孔深后,将钻头降至孔底,慢转,重点 是清出淤泥。
8 沉渣检查
采取沉渣盘进行沉渣检查,要求沉渣厚度不大于 50mm。
9 成孔验收
施工单位自检合格,报监理和建设单位、地勘单位、设 计单位、职能管理部门进行验收。
10 安放钢筋笼及声测管
利用车或塔将钢筋笼放入孔内,同时在钢筋笼内壁 安放声测管,管底标高距桩底的高度不得超过 10cm。
11 安放套管
安放浇筑钢套管,导管底部至孔底的距离宜为 300~500mm。
12 浇筑混凝土
按水下混凝土浇筑方式进行混凝土浇筑。
13 成桩检测
所有桩必须进行声波透射检测,对场地地质条件复杂、 成桩质量可靠较低的桩基,每一栋楼随机抽取 20%的 桩基数量进行钻芯检测。
质量控制要点
1、必须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2、钻进过程中注意垂直度校正,垂直度不大于1%。
3、孔深要点控制:根据钻孔进尺及岩渣判定嵌岩情况,并与地勘资料和 预控深度进行对比,必须三方共同签字确认。一般勘探孔的深度应 达到预计桩长以下3—5d(d为桩径),且不得小于3m;对大直径桩,不 得小于5m;对嵌岩桩,应钻入预计嵌岩面以下3—5d,并穿过溶洞、 破碎带,到达稳定地层;控制勘探孔深度应满足下卧层验算要求;对需验算沉降的桩基,应超过地基变形计算。
4、沉渣检查作为重点控制:采取沉渣盘分两次测量进行比较,如大于 50mm,进行二次清孔。放置钢筋笼后,必须重新测量成孔深度,与收 方的深度进行比较,检查孔底沉渣厚度,沉碴厚度不得大于50mm,如 大于,应进行二次清孔。
5、声测管数量要求:声测管一般采用钢管,壁厚根据深度确定。根据《建 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范》要求桩径D≤800mm,不少于2根管;800mm <D≤1500mm,不少于3根管;D>1500mm,不少于4根管。当桩径D 大于2500mm时宜增加预埋声测管数量。
6、混凝土浇筑:配备专门水下混凝土,首批灌注混凝土应有足够的混凝 土储备量,导管一次埋入混凝土灌注面以下不应小于0.8m;灌注水下 混凝土必须连续施工,每根桩的灌注时间应按初盘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控制,对灌注过程中的故障应记录备案。
7、成桩检测:成桩不得出Ⅲ、Ⅳ类桩,如果出现,需作专项质量处理。旋挖桩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需分析原因,及时解决。具体详见旋 挖桩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