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徙木为信(徙木为信是什么典故)
秦国,公元前,中国徙木为信(徙木为信是什么典故)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很多朋友想了解关于徙木为信的一些资料信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与徙木为信相关的内容分享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
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从公元前230年攻打韩国开始,到公元前221年灭掉齐国结束,一共用了10年的时间;从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7年,秦国仅有14年的历史。
为了还原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导演延艺、顾其铭集结张鲁一、段奕宏、李乃文、朱珠、辛柏青、邬君梅、尤勇智、李洪涛、王庆祥等多位实力派演员,拍了一部长达78集的史诗级电视剧——《大秦赋》。
一直以为《大秦帝国》系列电视剧是展现秦历史最好的光影记录,哪知纪录片《中国》只用1集,就拍出了“大秦赋”,而且演员竟然只有3句台词!
12月9日,纪录片《中国》第一季更新了第3集,扒姐看完,迫不及待地要向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感受。
一扇古色古香的大门打开,一名女子走向一根立着的木头。
而我们,仿佛也走进了那段峥嵘的岁月。
此时,央视名嘴周涛的磁声音缓缓响起:
公元前359年初春,秦朝在栎阳城外竖起了一根木头,并宣称:能把此木从南门搬到北门者,赏10金。
众人犹疑不愿向前,秦朝追加赏金至50金,此时有人站了出来。完成任务后,他得了50金。
一个言而有信的形象,通过这样一次社会试验,很快树立起来。
这是“徙木为信”这个成语典故的由来,也是商鞅变法的开始,亦是秦王朝开始崛起的标志。
随后镜头一转,时针拨到了93年后的盛夏,一个名叫荀况的学者来到秦国。
此时的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已经成为“战国七雄”之首,入秦的大儒荀况并未受到重用,只得郁郁而归。
此处又点出了一个典故——儒者不入秦!
时间转瞬来到了公元前278年,秦军伐楚,占鄞都、烧夷陵,楚国国破。
楚庄王时期一鸣惊人的飞鸟,化作了漫天悲雀。楚人颠沛流离,活下去,成为了他们唯一的愿望。
公元前284年,燕国再助秦国一臂之力,其召集秦、赵、魏、韩共同伐齐,自此群雄并立的局面,变成了秦国一家独大。
五国伐齐导致了荀况所在的稷下学宫停摆,这位奉孔子为宗师,集儒家各派所长于一身的大儒,流亡到了楚国。
可此时的楚国也到处是离乱、伤痛,血色漫无边际。
看到此情此景,荀况开始反思起诸子百家的思想来:有没有哪一家的学说能够改变这一切?这一切什么时候才能结束?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个人在时代面前犹如一只蝼蚁,但思想有时候却让这次蝼蚁具备了大象的力量。
并不排斥儒家以外诸子百家思想的荀况,决定重回稷下学宫,提出与孟子“善论”思想针锋相对的“恶论”——重视制度,强调规则。
要结束世间的纷乱,要靠人的努力,而不是寄希望于天道轮回。
想通了这一点的荀况,喊出了该片第一句台词——明日入秦!
秦国位于周王朝的偏远之地,在周围各个部落的环伺之中艰难求生。终因养马有功,被周王室分封,逐渐成长为一方诸侯。
早期的秦国贫穷、落后,被其它诸侯国瞧不起,认为其是蛮荒之地、愚钝之民。而现在,秦国的铁骑逐鹿天下,攻城掠地,势不可挡。
荀况从泰山走到函谷关,一路所见所闻令他心情复杂:一边是秦国奖励耕战,令秦人民风彪悍、努力上进;一边是商鞅用“木头”立了法的权威一视同仁、不容侵犯。
荀况深刻地感受了,法家思想对一个中央集权国家的重要。同时,他也明白了秦国的强大不是幸运、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但荀况在面见秦国丞相和国君时,也直言不讳地批评了秦国只重法制,在严刑峻法和爵位金钱的双重捆绑下,民众成了只知耕战的工具。
此时志在天下的秦国君臣,显然听不进荀况的“儒者治国论”,荀况再次困惑了:法和儒真的无法兼容吗?
悻悻而归的荀况走后不久,秦赵发生了“长平之战”,秦军以牺牲20万的代价重创赵国,并将投降的40万赵军全部活埋,天下震动。
荀况看到了秦国制度的强大威力,深知在秦国注定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公元前225年,年近花甲的荀况辗转到了楚国,被楚王任命为兰陵县令。
慕名而来的两个年轻人拜在了荀况的门下,他们一个叫李斯,一个叫韩非。
进入暮年的荀况,将自己的毕生所学传授给了这两个青年才俊。
此时他的思想已经集百家之长,像兰陵美酒一样愈发醇厚,他意识到了:治国,必须要法治和礼仪并存!
学有所成的师兄弟俩,带着荀况的政治理想开始行动了:为实现个人理想的李斯去到了秦国,为复兴韩国的韩非回到了韩国。
同窗好友分别在即,李斯邀请韩非品尝兰陵美酒。这时,演员说出了第二句台词——非不善饮!
分道扬镳的两个同学,各自怀揣着自己的理想出发了。
去到秦国的李斯很快就被秦国国君重用,短短的几年成为了秦国的丞相。
而回到韩国的韩非却郁郁不得志,他的才学无法施展,他的抱负无法实现。于是,韩非将其思想转化成了文字:《孤愤》《五蠹》《内储说》《外储说》《说林》《说难》等名篇,洋洋洒洒十余万字,后人辑录成《韩非子》一书。
命运有时候就是这么神奇,明明昨日还是同窗苦读的同学,今天却要刀戈相向了。
饱受秦国欺凌的韩国闻言秦国国君看过韩非的著作,对其甚是欣赏。于是,韩国国君就将韩非送到了秦国做人质。
秦国国君和李斯轮番游说韩非助其扫荡天下,韩非拒绝了。
在狱中,李斯端起了毒酒逼迫韩非喝下。此时的演员,说出了第三句台词:非不善饮!
然而这时的李斯绝对不允许韩非阻挡自己实现理想抱负,就好像天下诸侯无法阻挡秦国实现统一一样。
韩非后三年,韩灭。
自灭韩开始,秦国开启了统一六国的征战:公元前228年,秦国灭赵;公元前225年,秦军围困魏都大梁三个月后,大梁破魏国亡;公元前223年,秦军俘虏楚王,楚灭;公元前222年,秦军直捣燕国辽东,燕亡;再入代郡扫除赵国的残余势力,赵亡;公元前221年,秦军攻破齐国都城临淄,齐王降,齐灭。
自此,天下归秦。
纪录片《中国》用52分钟56秒,三个重要的人物:荀况、李斯、韩非;三句台词,就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别样的“大秦赋”。
一根木头,掀开了“大秦赋”的篇章;
三个人物,将个人的命运放进了时代的洪流之中,用个人的视角去审视了整个时代;
三句台词,首尾呼应:入秦,被秦所弃,韩非的“不善饮”又何止是“不善饮”而已?
更神奇的是,这部纪录片竟然有大电影的观感,遑论其超高的清晰度,但论其文化、思想、艺术,有哪部电影能及?
而且央视名嘴周涛的旁白,让人听得如痴如醉、如沐春风,欲罢不能。
纪录片《中国》以思想和制度为主线,着重挖掘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和故事方面,寓教于乐,在兼顾人文的同时,还具备娱乐。这样的纪录片,只有中国导演能拍出来,也只有中国观众能看懂。
上一篇:厡怎么读(厡和原的区别)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