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宁厨下儿曾有过)-书遗野利文言文翻译
甘宁,自己的,孙权(宁厨下儿曾有过)-书遗野利文言文翻译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然而事实上,荆州的最高统治长官刘表,却对甘宁的投奔并不感冒。他命令甘宁屯驻南阳地界,却并不重用他。后来还将他派到自己的部将,江夏太守黄祖麾下去。甘宁从此成为江夏军的一名水军将领,却又一直受到黄祖的打压,不得重视……
这里,我们就难免会感到有些疑惑了。刘表也是一代俊杰人物,无论是看人还是用人的眼光,都是相当独到的。为什么对于甘宁这样一位出色的军事人才,刘表确实弃之不用,反而将其束之高阁呢?
其实,我们之前也分析过,关于刘表在荆襄八郡的尴尬地位。他虽然名为州牧,是最高地方长官,却在荆州地界的实际权力上,处处受制于本土大家族,蔡家张家蒯家等。尤其是涉及到最为重要的军权,蔡瑁张允等人根本不允许刘表插手,更不允许他任用自己的人到军队的指挥职位上……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刘表其实并非是不会看人,而是他根本没有用人的权力。虽然他很明白甘宁此人在军事上的价值,却也无奈自己插不进荆州军界的手。无奈,他只能将甘宁调到自己唯一的嫡系将领,黄祖的手下,希望在那里能够有着甘宁发挥的空间……
(《三国志-甘宁传》记载:往依刘表,因居南阳,不见进用,后转托黄祖)
事实上,甘宁在黄祖的江夏水军中,确实也有了表现的机会。在建安八年(公元203年)的战斗中,孙权领兵西攻江夏,将黄祖打得大败,全军溃退。幸得有甘宁率兵为其断后,不仅成功完成了掩护主力撤退的任务,还一箭射杀了孙权军的大将,破贼校尉凌操。
然而,虽然战场表现出色,但是甘宁却还是很难得到黄祖的喜欢。因为我们知道,黄祖这个人脾气暴躁,而且年老多疑。再加上他又是江夏地界的地头蛇,有自己的一套用人体系和组织架构。所以对于甘宁这样一个,原本并不属于他嫡系,而且还挂着“土匪出身”标签的人,他自然是并不待见。
不仅如此,从之前经历看来,甘宁还是个“攻击侵略”比较强的人。他自幼以匪盗为职业,又处心积虑往上爬,明显是不想满足于现状,反而是想干一番事业,有所作为的。而在黄祖在江夏的战略思想,基本是“守而不攻”。明显给不了甘宁,这样的表现机会和上升渠道。
再加上甘宁作为曾经的匪首,随时都在刀头舔血上过日子,脾气也不可能很好。试想一个是五六十岁的古癖老干部,一个是血气方刚的爆粗小混混。这两个人要凑在一起,关系能相处和谐那才真是有鬼了!
(《三国志-甘宁传》记载:后转托黄祖,祖又以凡人畜之)
于是,甘宁又在谋划着跳槽。他在自己的好友,时任江夏都督的苏飞的帮助下,终于能得以机会脱离黄祖,率部投到了原本的对手,江东孙权的麾下。这一次,甘宁才真的算是投对了人,从此能够在江东地界,发挥出他的能力和本事了。
我们就再来继续解读一下,甘宁在东吴阵营中的表现,以及在后来在各大战场上的发挥。
应该说,孙权的用人水平,以及容人之量,确实是之前的黄祖所无法相比的。他不但不嫌弃甘宁的出身,以及之前射杀过他爱将凌操的仇怨,反而是对甘宁礼贤下士,待之如同自己麾下的老臣,如黄盖程普等。
(《三国志-甘宁传》记载:于是归吴。周瑜、吕蒙皆共荐达,孙权加异,同于旧臣)
至于甘宁,也不负孙权对他的重用和信任。他以自己的眼光和见识,在孙权面前进行了一番推心置腹的分析,并且告诉孙权,北方的曹操虽然打败了袁绍,独霸中原且不可一世,但是他骄横专权,还动不到用“盗墓”这种卑鄙手段,来为自己充实军费,实在是个奸臣。
而我们虽然偏居南方,但人口资源都并不算少,完全足以坚守自保,甚至进而争霸。当然,我们现在还没有实力和曹操对抗,所以当务之急就是先扩大地盘和人口。而近在迟尺的荆襄八郡,就是我们所最好的战略目标。
想要拿下荆州,第一步自然就是要先攻取其东大门——江夏。虽然在之前的几场战役之中,我们都是拼尽全力而无所进展,但而今刘表已经年老,两个儿子又不中用,这不是我们最好的出兵机会吗?
至于黄祖,虽然他坐镇江夏,实力强大,之前也几次挫败我们进攻的锋芒,让我们只能小胜而归,却不得其核心地盘。但是如今,黄祖也是一把年纪的人了,老态龙钟且脑子昏庸,已经不复盛年之力。
只要我们再次发动进攻,则必然能攻占江夏,且生擒黄祖。这样不仅报了当年孙坚将军被其伏杀的一箭之仇,还能够占领这个荆州的东大门。进而我们就有机会以此为跳板挺进,直到将整个荆州的地界,都吞并过来。
从此,我们手中就同时拥有了江东和荆州这两块地盘,实力足以令曹操都不敢小视。再以此为基础,就可以渐图西面的巴蜀之地……一旦我们再拿下了西川,和荆州江东连成一片,那就等于是占据了整个南方+东南+西南之地。他曹操哪怕是再强大,也只能是默认主公的南方霸主地位,对我们无计可施了……
(《三国志-甘宁传》记载:宁陈计曰:“今汉柞日微,曹操弥憍,终为墓盗.南荆之地,山陵形便,江川流通,诚是国之西势也.宁已观刘表,虑既不远,儿子又劣,非能承业传基者也.至单当早规之,不可后操。图之之计,宜先取黄祖.祖今年老.香戈已甚,时谷并乏,左右欺弄,务于货利,侵求吏士,吏士心怨。舟船战具,顿废不修,怠于耕农,军无法伍。至羊今往,其破可必。一破祖军,鼓行而西,西据楚关,大势弥广,即可渐规巴、蜀”)
毫无疑问,这样一份条理清晰,而且又切实可行的战略意图,自然是得到了孙权的大大赏识。当时正在左右的重臣张昭,对甘宁所提出战略而提出了反对和疑问。甘宁则不客气地反驳他说,既然想成就霸业,那就不可能不冒风险。要凡事都想稳稳妥妥,万无一失,那岂不是会失去了争霸天下的最好机会?
(《三国志-甘宁传》记载:权深纳之。张昭时在坐,难曰:“吴下业业,若军果行,恐必致乱。”宁谓昭曰:“国家以黄何之任付君,君居守而忧乱,奚以希慕古人乎?”)
可以说,甘宁这样一番深入见地的战略分析,展露出了他在粗犷外表之下,那种高人一等的战略谋划能力。而且,他的这套战略构想,和周瑜、鲁肃等人的意见,都出奇地一致。只要是按照这样的战略意图出发,那么孙权完全也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实现地盘的迅速扩大。到时候就不仅是所谓的江东霸业,而是统一整个南方半个天下的壮举霸业了。
然而,由于孙权本人的瞻前顾后,以及江东集团本身内部的一些问题,甘宁这套战略意图,在后来并没能得到充分的实施。不过,甘宁也并未就此而失去信心,反而是兢兢业业为孙权带兵打仗,并且多次在战场上克敌制胜,立下大功……
我们就来历数一下,甘宁在江东军中的战绩。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孙权第三次西征江夏,这次终于是在付出相当的伤亡代价以后,战胜了以往的苦主黄祖。而甘宁也参加了此次战役,为全军的获胜和最后的擒获黄祖,而出了一份力。战斗胜利以后,孙权分拔一支部队给甘宁指挥,屯兵当口。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