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铁过载(铁过载的诊断标准)
洪泽,患者,医院铁过载(铁过载的诊断标准)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铁剂与转铁蛋白结合,可迅速到达骨髓,供给骨髓造血,因而可迅速补足患者所需铁量,降低EPO的使用剂量,从而更好地节约医疗开支。”2004年北京协和医院、中日友好医院肾内科等11位研究者指出,“静脉补铁”被认为比口服补铁效果更好。
2006年,《KDIGO慢肾脏病贫血指南》进一步强调了静脉铁剂的作用。KDIGO(Kidney Disease: 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是一个由世界各地的肾脏病学家组成的非盈利医学组织,制定适用慢肾脏病临床实践指南。
然而,随着静脉铁剂的大量使用,一个新的问题又出现了——“铁过载”。大量研究发现,接受ESA(模拟EPO效应的一组药物Erythropoiesis-stimulating agents)和静脉铁剂纠正贫血的透析患者中,“铁过载”发生概率很高。
一项纳入32193名患者的透析结局及治疗策略研究显示,欧美国家透析患者的静脉铁剂使用频率、剂量逐渐增加。从1999年到2011年,静脉铁剂使用的比例从50%增加到71%,每月使用剂量从232�167mg增加到281�211mg。2012年,美国透析患者中34%患者的SF超过800ug/L,1/5的透析患者每月接受铁剂超过500mg。
一次静脉补铁通常在较短的时间内以100-1000mg的剂量注入。而人一日三餐由肠道吸收的铁,大约1-2mg,“如此快速补给的铁像洪水一般会淹没自由的转铁蛋白,加重网状内皮系统压力。” 2013年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一项研究如此形容。
当网状内皮细胞铁储存能力及转铁蛋白过饱和后,未结合的铁开始积累在心脏、肝脏等器官,促发产生大量有害化合物如自由基,损伤细胞及产生慢毒,导致组织器官纤维化或功能障碍等。当未结合的铁被心脏组织吸收时,由铁催化反应形成的氧代谢物和其他毒素稳定积累破坏组织。
最终,据上述研究,静脉铁剂的“过度或不当使用”,可能加剧慢肾脏病相关的氧化应激(导致血管硬化)和炎症、改变心脏组织结构、抑制免疫系统,以及可能增加微生物感染风险等。而心血管疾病和细菌感染,正是目前透析人群中的前两大因。
北京协和医学院2018年一篇博士论文《透析患者中铁过量问题探究》同样认为,长期静脉补铁,会使人体铁累积毒增加,可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显著增加。
该论文援引的一项台湾前瞻研究支持了上述结论。他们将1239例透析患者分为仅口服铁剂组、低剂量静脉补铁组(40-800mg/6月)、中剂量静脉补铁组(800-1600mg/6月)和高剂量静脉补铁组(1600-2400mg/6月)。研究发现,中、高组的病率较口服组显著增加,且其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也显著增加。
静脉铁进入血液后一部分被用以生成血红蛋白、纠正贫血,多余部分被肝、脾巨噬细胞摄取并储存。
当铁过载时间较长,且肝铁含量较高时——有研究认为,肝铁含量要达到22mg/g肝干重——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可能发生。
事发后患者遭变相“封口”
2019年1月,第一例“肝硬化”出现。
2018年年底,患者蒋永被确诊“肝硬化”。
51岁的蒋永(化名)先后在淮安第一医院、江苏省中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确诊为“肝硬化”,医生告诉他,可能是蔗糖铁输入过量导致——此前他查出的铁蛋白水平不算最高,4500ug/L。
之前那些看起来高深而不明所以的医学名词,一下在患者心中具象化了。
肝硬化,一种进行、弥漫的终末期肝病。肝脏的癌前病变大多数发生在肝硬化背景的基础之上。
在洪泽区卫健委接到投诉介入之后,洪泽区中医院开始“正面”应对这一问题,并迅速开展协议谈判工作。
春节前夕,2019年1月20日,洪泽区中医院医患办第1次书面回复承认,部分透析患者铁蛋白升高,是院方使用“蔗糖铁”治疗不规范导致。就此,医院方面拟定方案,筛查3年内使用过蔗糖铁的透析病人、统计出各人的使用量。
5天后,医院第2次回复,承诺将会承担因高铁蛋白引起的心、肺、肝等器官损害的所有费用。
2019年2月底,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副院长刘必成教授、南京明基医院院长季大玺等一行6位专家被请来会诊后,洪泽区中医院制定诊疗方案,启动与患者的协议谈判。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洪泽区中医院与大部分患者迅速签署协议,现金补偿数万元,同时免费进行“去铁治疗”(期间透析同样免费)。
作为交换,患者承诺,不再以任何理由和任何方式向医方主张权利,不得有任何损害医方名誉及利益的行为。
这一治疗方案,包括血液灌流、去铁胺配合血液净化;或是通过促红细胞生成素使用增加机体铁利用等方法。
“只要去除铁过载原发因素,积极采取综合治疗方法,完全可以使患者体内铁代谢达到正常的平衡状态。”洪泽区中医院称。
然而,患者们事后发现,所谓的“去铁治疗”,似乎不像是医院承诺得那样简单容易。草草签下的协议,更像是利用信息不对称而采取的“封口措施”,不仅显失公平——刻意隐瞒了诸如“铁过载”危害等关键信息,补偿与损失并不对等,而且“阻断”了大部分患者进一步维权可能——大部分签署协议的患者,之后不敢对外透露,担心自己“违背协议”,医院会拿回支付的补偿款。
有患者家属向记者表示,家里老人接受4次血液灌流后,反应很大,“心脏受不了,后来还发生脑出血。”据该患者家属所知,现在许多患者已经停止血液灌流。
有患者被查出“铁沉积”
有患者被查出或患有“血色病”
上海455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韩国锋2016年曾记录过一个类似病例,患者“重度铁过负荷导致肝硬化”,使用去铁胺后血清铁更高,血液滤过的方法清除铁的效果不太理想。
他认为,血液透析患者轻度铁过负荷的主要治疗方法是停用静脉铁剂,重度铁过负荷治疗比较困难。“如何更有效地清除无尿患者体内多余的铁尚需要探讨。”
根据洪泽区中医院的说法,随着去铁治疗的进行,患者的铁蛋白水平将会降低,并稳定在正常水平。化验结果即为疗效明证。
“事实”果真如此。今年6月底,洪泽区中医院再次组织患者进行“贫血三项”检查,蒋永和王丽的铁蛋白水平有了明显降低——蒋永从此前4851 ug/L降到3114 ug/L,王丽则降到2702ug/L——去铁效果良好。
但几天后,两人自己去查,却查出了截然不同的结果——王丽和蒋永依然稳定在4583 ug/L和4461ug/L左右。比几天前还升了1000多个单位。
那一瞬间让蒋永等患者感到悲哀。“我们觉得无从了解自己的真实情况。”他们的担忧基于一个事实,现任洪泽区中医院院长王林森,同时也是洪泽当地最大医院——洪泽区人民医院院长、党委。王林森之前曾任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主任,“他可是20多年的肾脏科专家啊”王丽家属说。
司法途径似乎也走不通了。
部分患者曾要求对“铁过载”造成的身体损害进行医疗事故鉴定——这一意思也在协议里笼统提及,“医院承诺如果以后甲方出现身体损害,经权威机构鉴定正是与铁蛋白升高有关,则由院方承担后果”。
协议签署前,洪泽区中医院曾答复患者称,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由负责组织医疗事故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专家鉴定组进行,医院已经与部分患者沟通过,将于春节后进入申请医疗事故鉴定程序。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