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虾蛊(下馆子吃掉4万亿)
毒虫,之人,汉武帝虾蛊(下馆子吃掉4万亿)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如果说蛊虫可能还有一定依据的话,那巫蛊则完全是不着边的邪术,没有任何道理,完完全全是一种诅咒。
那这种邪术为何令人恐惧,让许多人信有其事,流传千年呢?
想象出来的巫蛊和鬼神相似,在最初都是先民思考自然现象,却没能得出科学解释而产生的迷信。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一些离奇的现象,得不到科学的解释,从而进行了人为的臆想猜测,认为是被施了诅咒,这类似于敬怕鬼神。
但是居心叵测之人利用了人的恐惧心理,制造神秘和恐慌,借此害人。因为心术不正,有害人之心,所以妄图通过巫蛊达到目的;因为恐惧未知,恐惧灾祸,所以害怕巫蛊。
对此,著名历史学家吕思勉先生有一段十分深刻的论述:
盖物之败坏曰蛊,人之惑乱亦曰蛊。
正如“蛊惑人心”四字所表示的,巫蛊,是居心叵测之人利用人的心理制造恐慌和混乱。所谓的巫蛊,实则是人心上所开出的恶之花。
在现代社会,依然有利用“蛊”来骗人的案件。
2018年3月,罪犯李某在百度贴吧等网络平台谎称通过“种蛊”做法事,能让失恋女孩与前男友复合,想不到真有不少女大学生相信。
他通过在失恋女孩帖子下留言“感情复合加微信”等简单操作,第一个上当者就出现了。
她是浙江杭州的大学生小林。
李某告诉小林,自己能够帮她在前男友身上种“情蛊”,只要小林提供前男友的照片、姓名、生辰八字和所在地,他就可以“种蛊”,让其前男友在十到十五天内回心转意。一心就想和前男友复合的小林一次次按李某要求转钱,先后转了近4万元。
李某陆续从这些失恋女孩身上骗了共计20余万元,令人错愕。
无邪君寄语时代在变,但不变的是人心。蛊术之所以能流传上千年,正是迎合了人的心理。所以说,要想不被“蛊惑”,还需懂科学、不迷信。有清醒的头脑,才能不被“虫”钻了空子。参考:
[1]霍斌.恐惧与话语权——唐代“蛊毒”研究的新视角[J].云南社会科学,2014(04):162-166.
[2]赵容俊,金炫抒.先秦巫者的祝诅放蛊活动[J].邯郸学院学报,2017,27(04):43-49.
[3]陈寒非.巫蛊、信仰与秩序的形成——以湘西M乡“中蛊”现象为例[J].广西民族研究,2015(03):78-89.
[4]梁昭.破解“蛊毒”之谜的人类学尝试——《蛊毒:财富和权力的幻觉》读后感[J].广西民族研究,2005(04):201-203.
[5]刘兵.另一种途径的探索——评《蛊毒:财富和权力的幻觉》[J].中国科技史杂志,2006(01):87-90.
本文系微信公众号『中国反邪教』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作者:青水● 往期精选■ 助力扶贫 我们在行动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上一篇:埂怎么读拼音 耕怎么读拼音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