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虾蛊(下馆子吃掉4万亿)
毒虫,之人,汉武帝虾蛊(下馆子吃掉4万亿)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很多朋友想了解关于虾蛊的一些资料信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与虾蛊相关的内容分享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吸干人肉、活人成俑……前段时间的热播剧《云南虫谷》中的蛊虫吓着你了吗?在剧中,终极大BOSS献王擅用痋(téng)术控制虫子。痋术是什么?有多可怕?根据剧情,古滇国的统治者献王擅使诡秘邪门的痋术。为防御自己的王陵,他竟让大祭司把蛊虫灌入活人体内封存,将百姓生生制成人俑。蛊虫在宿主体内产卵,将人的血肉迅速吸干。此时人皮干枯形成真空环境,蛊虫旋即休眠,等待被唤醒。
▲来源:《云南虫谷》
而当剧中主角们从下方的河道经过时,突然间这些痋俑接连从洞顶掉落。痋俑入水,休眠的虫卵开始苏醒。虫卵破体而出,化为手掌大小的水彘蜂,专门吸食动物的血肉。当众人还没有搞清楚情况时,虫卵顷刻之间吸水膨胀,两侧长出鳍状物,飞速游向众人的竹筏。
这剧情是不是让你觉得“好像很离谱,但又没准真有这样的事”?
那蛊术到底是什么?蛊虫是怎样的虫子?真的能害人吗?
什么是蛊虫?
集百毒于一身的毒中之王
传说中,蛊虫不是一般的虫子,也不是一般的毒虫,而是食尽所有毒虫的毒中之王。
《说文解字·蛊》谓:“蛊,腹中虫也。”《春秋传》曰:“皿虫为蛊。”简单来说,蛊是一种放在器皿中,可以害人的毒虫。
但不是所有的毒虫都可以制成蛊。古籍中记载,要将几十到上百个各种各样的毒虫放于密闭的容器中,大到毒蛇,小到虱子,再任凭毒虫互相攻击、残食,等到最后一个毒虫把其余毒虫都吃掉,活下来的这个毒虫,就是集百毒于一身的至毒之毒虫,这个毒虫被称为蛊。依照毒虫的名字,有蛇蛊、蜥蜴蛊、蜣螂蛊、虾蟆蛊等种类繁多的蛊。
▲各种各样的毒虫。来源:网络
又一说,五月初五端阳节是全年阳气最盛的一天,所以在这一天地上阴气最重的毒虫都会被阳气逼出来,因此要在端阳节收集毒虫,制成最毒的蛊。
总之,蛊是一种最厉害的毒虫,以此毒虫来下毒,被称为下蛊。下蛊,也是下一种最厉害的毒。
▲影视剧中的蛊虫。来源:《芈月传》电视剧
这种蛊术由来已久。殷商时期,已盛行放蛊毒人之术。在史书和小说中,常常出现人因中蛊而发病的记载。
中蛊之人,也即吃下蛊虫的人将生不如,被折磨得面目全非,相惨烈:
心腹切痛,五脏像被啃食,像有虫在体内行走,天晕地旋。
面色青黄或枯黑,羸瘦,咳痰吐血,腹胀下泻。
电视剧《芈月传》中,芈月曾误食放蛊后的食品,中蛊后痛不欲生。
▲《芈月传》中给芈月下蛊的“草鬼婆”
▲芈月中蛊,痛不欲生。来源:电视剧《芈月传》
虽然记载吓人,但其实蛊术是否存在却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事实上,没有人亲眼目睹过制蛊的全过程。就连《唐律疏议》中也写道:“蛊有多种”,但“罕能究悉,事关左道,不可备知”。也就是说,蛊有很多种,但是这种邪门的东西,没人能说得清楚。
研究人类学和民俗学的学者邓启耀也表示,虽然自己在实地调查中发现,很多少数民族的受访者都“知道”蛊是怎样被制作出来的,且讲得头头是道,但是被问及“亲眼见过没有”时,却都摇着头反问:“做这东西,能让你看吗?”
所以,其实说白了,也没人知道蛊虫到底是怎样制成的。
还有专家提出质疑,毒虫之间食不同,有大有小,怎么能相互吞噬呢?如此就能得到毒中之王吗?
但正是由于蛊术的神秘和虚幻,加之所谓“中蛊之人”的悲惨症状,引起了社会的普遍恐惧,朝廷也将下蛊定为重罪。
东汉有律令,施蛊者将被当众处;北魏时,下蛊之人不仅要被处,还要焚毁其家,以绝后患;唐律中蓄蛊之人要被流放。
▲在徐克导演的《笑傲江湖》中,“日月神教”擅长下蛊。来源:电影《笑傲江湖》
什么是巫蛊?
一个邪门的诅咒却流传千年
在千百年的历史中,“蛊”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毒虫,还伴随着诅咒。这种蛊,也被称作“巫蛊”。放蛊之人用特定的咒语或仪式来操纵毒虫,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比较典型的是,用桐木削成仇人的形象(人偶),然后在桐木人上插铁针,埋入地下,以恶语诅咒,据说可以起到伤害仇人的作用。甚至,施蛊之人几句咒语、一个眼神就能下蛊。如果蛊婆想放蛊,那么被蛊婆盯上的人就会莫名其妙地生病。中了蛊的人,如同被鬼魅迷惑,会神智昏乱,或者暴病而亡。
▲巫蛊中的人偶。来源:网络
这么邪门的巫蛊,还衍生出各种类型、各种用途。比如情蛊,中蛊之人只要一想到自己心爱的人蛊就会啃噬他/她的心,让他/她心痛。只有见到心爱之人,疼痛才会停止。这些用意念就能杀人的巫蛊,则完全成了骗人的邪术,是披着外衣的诅咒。
▲《云南虫谷》中王胖子用舌头舔了一块古玉后冲进墓道啃食千年干尸,Shirley杨认为他中了“舌蛊”,引发幻觉
巫蛊听起来非常荒谬,但却影响了人们上千年。殷商时期就有关于巫蛊的记载,在封建王朝时期,巫蛊一直被认为是邪术,成为统治者禁止的对象。巫蛊被视为重罪,尤其是对皇帝下蛊,不少人因此罪名而落得满门抄斩甚至被灭族。以此罪名诬告他人意图谋害皇帝,千百年来屡试不爽。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汉武帝时期的巫蛊之祸。
汉武帝晚年多病,江充向其进言“陛下之疾,在巫蛊”。当时的汉武帝疑心很重,信以为真,遂要求江充找出“幕后黑手”。得到汉武帝支持的江充在全长安城掘地三尺搜集“人偶”,并声称在太子宫挖掘出人偶和诅咒皇帝的帛书,陷害太子刘据行巫蛊之术,诅咒皇帝陛下。
这戳中了汉武帝晚年那敏感多疑的神经,致使太子刘据和皇后卫子夫被逼,牵连几万人被处。事后,汉武帝才发现江充的真面目,但却为时已晚。
▲晚年汉武帝。来源:电视剧《汉武大帝》
蛊术为什么威力巨大?
影响至今?
现代医学研究显示,一些毒虫、寄生虫会引发急剧的疾病,甚至短时间内致人亡。有专家认为所谓的蛊虫可能是这些毒虫和寄生虫。
也就是说,虽然古人所说的制蛊过程并不靠谱,但是毒强烈、威力巨大的虫子可能是存在的。
这些蛊毒症状复杂、变化不一,病情一般较重,和一些危急病症有相似之处,如恙虫病、血吸虫病、肝炎、肝硬化、重症菌痢、阿米巴痢疾等。
在医学不发达的古代,对于一些疾病,尤其是急发作的疾病,症状恐怖,又不知道病因,因此人们把其归咎于蛊,认为是中了蛊毒。
正是这半真半假,令人恐惧却又神秘,摸不着边际的特,让人们害怕了上千年。
上一篇:埂怎么读拼音 耕怎么读拼音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