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radon变换(radon变换原理)
数学,数学家,希尔伯特radon变换(radon变换原理)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美国的米尔诺(J.W.Milnor,1931—)于1956年发现,在8维空间中有一个流形,和7维空间中的单位球面同胚但不微分同胚,即所谓“米尔诺怪球”。
美国的斯梅尔(S.Smale,1930—)于1960年证明广义庞加莱猜想。
英国的阿蒂亚和辛格(I.M. Singer,1924—2021)于1963年将一般流形的拓扑结构和其上微分算子的核空间维数联系起来,得到深刻的阿蒂亚-辛格指标定理。
美国的科恩(P.J. Cohen,1934—)于1963年证明,选择公理和ZF公理体系独立。
前苏联的诺维科夫(C.Π. HOBИKOB,1938—)于1965年证明微分流形的庞特里亚金类的拓扑不变。
法国的格罗滕迪克(A. Grothendieck,1928—2014)于1966年建立格罗滕迪克群和环,并由此引人K理论。
在美国罗宾逊(J. Robinson,1919-1985)工作的基础上,前苏联的马蒂塞奇(Ю. Maтиясевич,1948—)于1970年解决了希尔伯特第十问题,即丢番图方程无有限步算法。
40年代由韦伊提出的韦伊猜想得到解决。格罗滕迪克首先取得重大进展,1974年其弟子、来自比利时的德利涅(P. Deligne,1944—)彻底解决。
大范围微分几何成为表述规范场论的数学工具。这是陈省身和杨振宁(1922—)于1975年前后分别从数学和物理学上所得成果的统一。
美国黑肯(W.R.G. Haken,1928—)1978年在伊利诺伊大学完成四色问题的电子计算机证明。
在美国的布饶尔(R.D. Brauer,1901—1977)、汤普森(J.G. Thompson,1932—)和戈朗斯坦(D. Gorenstein,1923-1992)等人的努力下,有限单群分类于1980年得到完全解决。
战后数学上最大的变化是电子计算机的使用。数学由此变成了一种技术——数学技术。科学计算成为继理论构建、实验考察之后的第三种科学研究方法。军事指挥、飞机设计、原子弹爆炸、化学反应、人口计划、气象预测、卫星定位、石油勘探、企业管理,一切都可以运用数学模型在计算机上进行。数学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财富,节约了无数的资源,这一切却很少被公众所充分了解。以数学工作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已是十分常见的事情。
图8
在这基础上,许多纯粹数学得到料想不到的应用。例如,有限域用于密码学,数论用于近似计算,纤维丛理论用于规范场,拉东变换用于CT扫描,拓扑学用于DNA分子结构,等等。同时,由于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的需要,组合数学得到了迅猛的进展。计算复杂形成了一门艰深的理论。寻求多项式算法成为数学家注意的焦点。1979年前苏联哈奇扬(Л. Г. Хачиян)提出线规划的椭球算法,以及后来的卡玛卡算法都是轰动一时的新闻。起源于实际、却又大胆创新的学科相继涌现,例如,模糊数学、非标准分析、突变理论。它们创立者都认为自己的工作将是数学的一场革命,但这需要时间的检验。
总之,二战以后,数学向科学女王和科学侍女两极发展。一方面,纯粹数学继续向高、深、难的方向进军,范畴、流形、纤维丛、多复分析、代数簇、上同调、鞅、分枝等新领域不断得到开拓。数学研究的对象从低维空间到高维空间以至无限维空间,函数和方程的研究从单变量发展到多变量,已经大体完成了的线数学走向非线数学,决定数学和随机现象的数学彼此融合和渗透。数学仍保持着至高无上、完全正确的华贵形象。另一方面,数学又极力为其他科学服务,为人类的生活服务,走近常人的生活,使应用数学广泛渗入到各门学科(包括社会科学)中去,科学数量化的进程可以说无孔不人,数学确已成为人们忠实的科学侍女。
三、 数学多极化时代来临(1980年至今)
进入80年代,世界的政治经济出现多元化的格局,数学也进入了多元化格局。一个大体的描述是:“美国、前苏联继续领先,西欧紧随其后,日本迎头追赶,中国和其他地区正在迅速发展。”1991年苏联解体使得原苏联地区的数学有所削弱,但其数学基础和研究实力仍然十分强劲,不可低估。
经过二次大战以后,数学家队伍有了空前的扩大。数学工作市场有饱和的迹象。纯粹数学研究仍会保持前进的态势,但要求有更高的研究水平,产生更有意义的成果。一些“无病呻吟”、“滥竽充数”的数学论文将会受到冷落,优胜劣汰的法则已经比过去更加严厉地在数学界通行。一个最激动人心的事件是费马大定理的证明。1983年,德国的法尔廷斯(G. Faltings,1954—)证明费马大定理如果有解,至多有有限个互素解。1993年6月,英国的怀尔斯(A. Wiles,1953—)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宣布费马大定理是正确的(最终证明于1994年9月完成),这是人类智慧的伟大象征,是20世纪末最高的一项数学成就。
数学家大批转向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乃是就业市场自然调整的结果。同时计算机的威力扩大和延伸了数学家的脑和手。非线数学的发展得力于此。80年代以来,混沌理论、分维几何、孤立子解、小波分析等数学热点,没有不和计算机发生联系的。
图9
数学和物理学层面的交融,仍然是数学发展的重大源泉。1987年,英国的唐纳森(S. Donaldson,1957—)在杨-米尔斯方程的求解过程中,发现四维空间中有一种流形,具有两种不同的微分结构,大出人们的意料之外。美国物理学家威滕(E. Witten,1951—)用物理学方法推演数学问题,虽然没有严格证明,却得到了正确的数学结果。希尔伯特的形式主义数学哲学,布尔巴基的结构主义数学观,在威滕的工作面前显得无能为力,数学中经验主义是否正在复兴?只有猜想没有严格证明的“理论数学”是否允许存在,正严肃地摆在数学界的面前。
四、20世纪的中国现代数学
中国现代数学之开端可以追溯到徐光启(1562—1633)和利玛窦(R.Matteo,1552—1610)于1607年翻译出版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清末李善兰(1811-1882)曾和伟烈亚力(W. Aexander,1815-1887)于1859年译出美国数学教材《代微积拾级》,李善兰恒等式至今犹有价值。1898年京师大学堂成立,先后派遣一些学生到日本学习数学。其中有冯祖荀(1880-1943),后来长期担任北京大学数学系主任。清末到美国学习数学的有胡敦复(1886-1978)、郑桐荪(1887-1963)、秦汾(1887-1971),起过一些先驱作用。1909至1911三年中,因美国退回部分庚款而选送三批中国留学生到美国留学。以学习数学而著称的有胡明复(1891-1927),他是中国第一位数学博士(1917年于哈佛大学获得)。姜立夫(1890-1978)于1911年到美国,1918年也在哈佛获博士学位。与此同时或稍后,何鲁(1894-1973)与熊庆来(1893-1969)到欧洲研习数学。他们回国后推动中国各大学数学系的创办,奠定了中国现代数学的基础。
图10 姜立夫
30年代的清华大学数学系实力雄厚。特别是陈省身和华罗庚两位青年学者的到来,使中国数学开始走向世界。江泽涵(1902-1994)致力于北京大学数学系的发展。从日本回来的陈建功(1893-1971)和苏步青(1902-2003)建设浙江大学数学系,使之成为中国数学发展的又一基地。到了抗日战争时期,西南联合大学已拥有陈省身、华罗庚、许宝騄(1910-1970)这样具有很高声誉的数学家,和其他数学家一起,中国现代数学开始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