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书渴阅读答案七年级(因为你心灵饥渴所以要读书阅读理解答案)
中国,文化,历史书渴阅读答案七年级(因为你心灵饥渴所以要读书阅读理解答案)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在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新仁苗族乡化屋村麻窝寨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苗族绣娘杨文丽整理苗族服饰(2021年2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2021年春节前夕,总来到贵州毕节化屋村,扶贫车间里精美的苗族传统服饰吸引了总的目光。
“苗绣既是传统的也是时尚的,你们一针一线绣出来,何其精彩!”总勉励大家,一定要把苗绣发扬光大,这既是产业也是文化,发展好了既能弘扬民族文化、传统文化,同时也能为产业扶贫、为乡村振兴作出贡献。
以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活态的乡土文化传下去,总考量深远。
总提出创造转化、创新发展,正是新时代中华文化滚滚向前的强大内驱力。
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总一再强调要把握好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
在总关心部署下,《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颁布,第一次以中央文件形式推动延续中华文脉、传承文化基因。
坚持创造转化、创新发展,文脉传承弦歌不辍、历久弥新。
与群众包饺子、打糍粑共度传统节日,同戏迷一起听三弦、看花鼓戏,买香包、布鞋给民间手艺人“捧捧场”……总引领垂范,传统文化日益融入日常生产生活、滋养当代心灵。
演员在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古典舞终评演出上表演《唐宫夜宴》(2020年10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
2014年10月,与延安文艺座谈会时隔72年,总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文艺创作锚定航向。
“我们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的号召一呼百应,舞剧《大梦敦煌》、昆剧《临川四梦》、京剧电影《曹操与杨修》等优秀文艺作品涌现,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典籍里的中国》《唐宫夜宴》海内外热播,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气度神韵增添民族自豪和文化自信。
2021年12月14日,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总再次强调“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在世界文学艺术领域鲜明确立中国气派、中国风范”。
放眼新时代,中华文脉开枝散叶绵延勃发,升腾盛世图景,激荡复兴气象。
这是北京冬奥会(左)与冬残奥会金牌。2021年10月26日,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奖牌在北京发布。新华社发(北京冬奥组委供图)
交流互鉴命运与共
2021年10月26日,北京冬奥会开幕倒计时百天之际,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奖牌问世。宛如同心圆玉璧的奖牌上,铭刻冰雪纹和祥云纹。古老东方文明与奥林匹克精神,于方寸之间交相辉映。
一枚奖牌,是中华文明兼容并蓄的生动缩影,彰显着温润优雅的文明气度,寄托着人类的共同梦想。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总深刻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
于历史深处探寻,中华文明绵延传承,从不具有排他,而是在包容并蓄中不断衍生发展。
玄奘西行、鉴真东渡、张骞出使西域、郑和七下西洋……中华民族曾经谱写了万里驼铃万里波的浩浩丝路长歌,也曾经创造了万国衣冠会长安的盛唐气象。
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总以茶酒作喻,一语中的:“茶和酒并不是不可兼容的,既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也可以品茶品味品人生。”
2019年11月,雅典卫城博物馆。正在希腊访问的总来到这里参观。
从古希腊大理石雕像上的“拔火罐”图案谈到古代中医,由帕特农神庙三角楣上的众神雕像联系到中国古籍《山海经》……短短一个小时,虽道不尽历史沧桑,却打开了文明对话交流的新天地。
演员在西湖景区进行的G20杭州峰会文艺演出《最忆是杭州》中表演《难忘茉莉花》(2016年9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
西子湖畔,粼粼波光,倒映着G20峰会欢迎晚宴的东方神韵。
带着对“和而不同”的深刻理解,总以文化为纽带,推动不同文明相惜相知,开拓了国与国之间交往的新路径。
当前,环顾全球,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激荡,文明冲突论、文明优越论沉渣泛起。冲突还是对话、对抗还是合作,已成为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
2013年,访问哈萨克斯坦、印度尼西亚的总,先后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我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以互联互通为着力点,促进生产要素自由便利流动,打造多元合作平台,实现共赢和共享发展。”总的话语掷地有声。
如今,这一植根于历史厚土的中国智慧,让“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丝路盛景再现于世,也为各国开拓出一条通向共同繁荣的机遇之路。
美美与共,才能天下大同。总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阔胸襟,为各国携手应对风险挑战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以一种制度代替另一种制度,不是以一种文明代替另一种文明,而是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历史文化、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利益共生、权利共享、责任共担,形成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
博鳌亚洲论坛、中非合作论坛、上海进博会……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用一场场主场外交,彰显开放自信的大国胸怀。
亚洲、欧洲、非洲、拉美……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用一次次紧急驰援,展现兼济天下的大国担当。
今天,带着深邃的历史视角和广阔的全球视野,中国人民更加认识到,复兴不仅是在经济社会发展赛道上的赶超,更是一个大国现代化进程中兼收并蓄的气度;不仅是物质条件的极大改善,更应是一个民族文明观的自信表达。
亚洲文化嘉年华活动在北京“鸟巢”举行(2019年5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建力 摄
2019年5月15日,浩瀚夜空下,国家体育场“鸟巢”灯光璀璨。各国艺术家欢歌曼舞、激情飞扬,献上精彩的亚洲文化嘉年华,为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一刻,不同国度的文明记忆、文明图景,在华夏大地上汇集。这一刻,古老的东方大国不仅以卓越的智慧启迪世界文明,更以海纳百川的气度拥抱世界文明。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一位外国政要这样表达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中国方案的高度赞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世界和人类作出的贡献,不仅在于创造了多少物质,还在于提出了什么理念。”
今日之中国,不仅是中国之中国,而且是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
位于孔子故里山东曲阜的孔子博物馆开馆试运行(2018年11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朱峥 摄
厚植沃土萃就精华
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知所从来,方明所往。
2013年11月26日,总来到位于山东曲阜的孔府和孔子研究院考察,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