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乐浪郡-乐浪郡王
朝鲜,朝鲜半岛,王朝乐浪郡-乐浪郡王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至元封三年,灭朝鲜,分置乐浪、临屯、玄菟、真番四部。至昭帝始元五年,罢临屯、真番,以并乐浪、玄菟。玄菟复徙居句骊。自单单大领已东,沃沮、濊貊悉属乐浪。后以境土广远,复分领东七县,置乐浪东部都尉。”——《后汉书》
此时是“乐浪郡”鼎盛时期,根据《汉书》记载,此时乐浪郡共辖二十五县, 62812户,口数406748人。此时乐浪郡成为朝鲜半岛北部的大郡, 加上汉朝人以郡代称东南西北四面边界,乐浪郡遂成为汉代极东之地的代表。
“......东至乐浪,西至敦煌,万里之中,相竞用之”——《潜夫论》
乐浪郡这个状态持续了很久,一直到东汉建武六年 (30年) ,光武帝平定王调之乱,废东部与南部都尉,放弃岭东七县,改由濊族自治,不过此时乐浪尚辖十八县。也算是相当强盛,但这个时候,东北地区另一地缘势力崛起了,这就是高句丽!
2世纪以后,高句丽、夫余等渐趋兴盛,不时侵扰玄菟、辽东、乐浪等郡,玄菟郡被迫再次内迁 (是为第三玄菟郡),这次直接迁到长城以内,大概在现在的沈阳、抚顺一带,而乐浪则成为中原王朝对抗高句丽的前线。乐浪等四郡自设置之日起,就一直受到土著民的巨大威胁,领地不断被蚕食,现在其余三郡全灭,仅剩乐浪一郡,带也处于风雨飘摇当中。
注:高句丽,古代分布于中国东北边疆和朝鲜半岛北部的一个民族,2世纪开始强盛,公元668年被唐朝灭亡
根据统计,顺帝永和五年 (140年),当时乐浪有户61 492, 口数257 050,和西汉相比人口少了15万,这一方面当然有放弃岭东七县的原因,但战事之惨烈,也可见一般。事实上乐浪郡实际能控制的地方是越来越小的,高句丽蚕食地越来越厉害。
而中原又逢乱世,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公孙康占据辽东,其反击北侵的朝鲜半岛土著,夺回了乐浪郡南部的控制权并分屯有县以南荒地分置带方郡,郡治在带方县。曹魏派兵平定公孙渊后, 依循公孙渊所置,以辽东、乐浪、带方、玄菟等郡新成立平州,位于平州的乐浪郡,再次成为曹魏以及后继的西晋的极东之郡。
西元三世纪的朝鲜半岛政治地图
然而西晋并不是一个强大的王朝,帝国边塞的乐浪是个什么情况呢?咸宁二年 (276) , 西晋复置平州,领有昌黎、辽东、玄菟、带方、乐浪五郡。乐浪郡仅下辖六县,3700户,带方郡下辖七县, 4900户,19此时二郡户数的总和只相当于东汉时的1/7,几乎处于被灭的边缘。而之后西晋南渡,北边大乱。
公元311年,高句丽大举南侵,夺取西安平县(位于今鸭绿江口北岸),切断了乐浪、带方二郡与辽东的联系,313年初,据有乐浪、带方二郡的张统(张辽之孙,当时乐浪地区实际控制者)因不堪长期孤军与高句丽、百济作战而率千余家迁到辽西投靠慕容廆(臣服于中原王朝的鲜卑人,当时占据辽地)。高句丽攻破乐浪,乐浪郡实际灭亡,当然,慕容廆后为其在辽西侨置乐浪郡,但这个郡仅仅是名义上的而已。
不过事情还没完,根据考古发现(乐浪故地发现的4世纪和5世纪初的带有晋朝年号和官衔的晋人墓铭和砖铭)表明,公元313年后一直到5世纪初,还有一定数量的晋人居住在朝鲜半岛北部并继续奉晋朝正朔,并未被高句丽等地方政权降服。
中国政权也没有完全放弃努力,公元342年冬,慕容皝毁高句丽丸都城,重创高句丽,使其30年无力大举用兵,于是前燕慕容氏是最后一次给高句丽以巨创的中国地方政权。不过这并不能恢复中国以前对朝鲜半岛北部的控制,前燕也只好接受高句丽的臣服。不过迫于前燕压力,高句丽也迁都到平壤。
“遣其弟称臣入朝于燕,贡珍异以千数”——《资治通鉴》
自公元前108年,汉武帝设置乐浪郡,到313年乐浪郡事实灭亡,这个中原王朝极东之地的建制延续了超过400年,之后高句丽占据乐浪故地成为既成事实,也被中国政权所承认,北齐天保七年 (556年) ,大规模省并州郡, 侨乐浪郡亦于此时被并入昌黎郡。连侨置的乐浪郡也被废了,这个地名彻底成为历史地名
然而,毕竟统治了400年,中原地区在乐浪的存在仍留下不少遗产,比如著名的汉乐府诗歌《箜篌引》,这便是乐浪郡的民歌 ,1935年到1937年,在今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首都平壤的乐浪区域,发现了乐浪郡城遗址和大约2000余座汉代古墓。在该遗迹中出土的漆器十分精美,史称“乐浪漆器”。以今天的角度,我们通常会说这是朝鲜北部受汉文化强烈影响的一个具体见证。但是实际上,在当时,半岛北部本就是汉代属土。
设置乐浪郡是古典时期中原王朝控制朝鲜半岛的第一次尝试,然最终以失败告终;第二次尝试则要到隋唐时期,空前强盛的唐王朝灭百济,平高句丽后曾试图直接管理此处,但又和地头蛇新罗爆发冲突,最终仍未成功(但唐朝成功夺取了高句丽一半的国土);元朝时期,蒙古大举入侵高丽则是第三次尝试,此次蒙古虽未完全征服高丽,但迫使高丽成为自己的附庸,明清时期,朝鲜奉行“事大主义”,与中国亲近,中国与朝鲜半岛的地缘关系才稳定下来,这一直到甲午战争事情才被打破。
作者:云帆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上一篇:(元旦的英语)-元旦的英语手抄报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