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琵琶行小序的作用 琵琶行诗前小序的作用
琵琶,琵琶行,音乐琵琶行小序的作用 琵琶行诗前小序的作用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很多朋友想了解关于琵琶行小序的作用的一些资料信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与琵琶行小序的作用相关的内容分享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作者:吴礼明
白居易《琵琶行》诗解读指要——从十余年前一则典型课案说起
吴礼明
董其昌《行书琵琶行》
对于白居易《琵琶行》一诗,见过中学界课堂不少面目板一的诠释与操作,让人不免有太多的感慨。一般是对原诗作知识点切分或过场环节处理,诸如“音乐之美”“名句赏析”“仿句练习”以及所谓“知识拓展”之类,而将诗歌中滋味很浓的部分撇除了,结果一个活生生的诗歌文本只剩下一堆残枝败梗,即使所谓人文类教学,其底色依旧是工具论知识教学那一套。在我看来,如此结果,还是在诗歌教学的基本层面上出了问题。
《语文学习》杂志上登载过的一则备课案例《关于〈琵琶行〉》(作者郑逸农、吴根华,《语文学习》2003年第9期),在现在看来还颇具典型。
该案例开列了一个具体的课堂运作过程:
怎样组织学生自读才更有效?笔者提供一种以诵读为途径、以领悟为目的的自读思路:先自读,初步感知;后研读,深入探究;再诵读,体会鉴赏;后背诵,积累语言;最后运用,仿照课文中音乐描写的方法,先听一段名曲,然后用语言形象地表现出来。
诚然,这一课案设计的容量不能说不大,内容也不能说不丰富,但稍稍细推不难发现,如此容量下的内容安排有一些差强人意,而另一些则问题多多。
应该说,除对原诗“小序”的设计出现一点小问题(所谓“总体了解全诗的感情基调和主题思想”)外,此设计的开头部分尚有可取之处。对诗歌原作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是必需的,而其“体会鉴赏”所做的几件事,比如以为诗中的描写音乐,“把读者的视觉和听觉诉诸比喻,形象可感”,也还可取。至于将诗歌中的乐段描写分成三个部分(见该课案“教学导航”下第4点),“急切欢快—缓慢凝重—激越雄壮”,虽切分较粗,大抵还能接受。
而课堂涉及文本研读的问题一共有五个方面小问题:
①诗一开始,就通过景物描写渲染了一种什么气氛?表达了诗人什么心情?(明确:渲染了一种肃瑟、凄凉的气氛,表达了诗人伤感、凄惨的心情。)②琵琶女年轻时过着怎样的生活?现在又过着怎样的生活?为什么会这样?(明确:年轻时过着无忧无虑的欢乐生活,京城的富家子弟争相献宠;如今却过着凄清孤寂的生活。因为那时的自己色艺双全,名噪教坊,如今却因年长色衰,又因身为商人的丈夫“重利轻别离”。)③琵琶女形象具有怎样的典型意义?琵琶女的遭遇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明确:琵琶女是生活在社会低层的一个被损害、被侮辱的女,她的不幸反映了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众多乐伎的不幸,反映了社会的势利与制度的不合理。)④琵琶女倾诉自己的不幸身世为何能激起作者强烈的感情共鸣?(明确:因为“同是天涯沦落人”,具有相同的不幸遭遇。)⑤“江州司马青衫湿”,这湿衫之泪,有几重内涵?(明确:司马青衫之泪,既同情琵琶女的晚年沦落,也伤感自己的不幸遭贬。)
应当说,这五个方面及其解答,也只是粗线条对文本所进行的梳理。就其具体细节来说,第三个方面问题,对于琵琶女的认识显然是今人的看法而并非诗人白居易当年的认识,他不可能认为琵琶女是“生活在社会低层的一个被损害、被侮辱的女”,也不可能怀疑到当时的社会制度存在问题。而第五个问题,以为“江州司马青衫湿”包含了“同情琵琶女的晚年沦落”,显然有些牵强。
在做完了“背诵”环节后,案例作者似乎认为文本理解的问题已经完成,便再也没有深入诗歌文本加以深化,却匆匆进行所谓“仿写训练”。其实,这一诗歌文本的研读几乎没有展开,是不是它“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读读便知而无须讲析呢?非也。对这首诗来说,要做文本解读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琵琶女弹奏音乐的细腻变化,琵琶女的复杂内心与克服心灵矛盾的一系列动作,诗人于其中的心绪的变化等,都值得细细析味;还有,琵琶女的悲诉为何会牵动诗人的哀怨衷肠,琵琶女如何催生诗人自我意识的复苏,以及本诗的俗雅得当、婉转流利的艺术形式,叙事、写景与抒情和谐圆融的表达技艺等,都需要读者(课堂上的“师生”)细细地用情和心灵加以体会的。但在该案例的设计里均无有指涉。而这篇所谓颇具典型的课堂设计,说得直白点,就是仅仅满足于一些过场介绍,然后,与所有能够见得到的课堂(及其课堂设计)一样,搞一种叫“知识拓展”的课堂练习——而此手段,充其量也是只过过场而已。
而所谓“仿写训练”的问题可能更加严重:
《琵琶行》对音乐的描写非常成功。……通过研读我们可以发现,作者一是运用比喻反复形容,形象地描绘出音乐的节奏和旋律;二是以情传声,将自己的倾听感受写进去;三是不但写有声,也写无声。请仿照作者的写法,找一首短的器乐曲,比如贺绿汀的《牧童短笛》,或大乐中的一章,如《春江花月夜》或《二泉映月》中的一章,听完后马上写,然后同桌交流讨论;接着重听一遍,听后重写。通过两次往复,力求使训练更加到位。
这部分文字,前半部对诗歌音乐描写的揭示,还算比较到位。但后半部提仿写要求,给人直观的感觉,好像是给音乐系的研究生授课,而不是给没有什么乐理常识的高中生上课。因为无论是贺绿汀的《牧童短笛》,还是《春江花月夜》或《二泉映月》,都是极有难度的作品,并不是课堂上不经专业指导就能轻易地被学生所直接感知。既如此,则课堂上茫然无知的“倾听”必定会一塌糊涂。
但事情还没有完,该案例后面还搞了一个“扩展阅读”:
观刈麦 /白居易……
阅读提示:这首诗是元和元年(806年)白居易任陕西周至县尉时写的。和《琵琶行》一样,诗中也写到了下层百姓特别是拣麦穗的贫妇人的形象,写到了自己所见所听之后的感想。请就这方面与《琵琶行》作比较阅读,说说它们的异与同,谈谈你的理解,写一篇四五百字的评论。
参考解说:……《琵琶行》塑造了遭遇不幸的琵琶歌女的形象,本诗则塑造了拣麦穗充饥的贫妇人的形象。同时,作为一名封建官员,他还对下层百姓寄予了极大的同情。《琵琶行》中,诗人听了琵琶歌女不幸身世的诉说之后,想起了自己的遭贬,于是勾起了对往事的回忆,感情的潮水奔涌而出,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叹息。当歌女再次弹起琵琶声时,诗人两眼汪汪,泪湿青衫。这泪水,既是对自己不幸遭贬的伤感,更是对琵琶歌女晚年沦落的深深同情。这首《观刈麦》,则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下层百姓的同情,而且还写到了自己作为一名封建官员的反思,对自己不劳而获、年尽有余的愧疚和自责,……看来,白居易成为现实主义的一代大师不是偶然的,他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爱心与关怀。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