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花儿与少年南非插曲(花儿与少年男女大合唱曲谱)
中国,卢旺达,技术花儿与少年南非插曲(花儿与少年男女大合唱曲谱)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风更大了。林占熺的声音也更大了:“你们都知道,乌兰布和沙漠东缘85公里的河段,每年有上亿吨沙流入黄河,是全黄河流域飞沙走石最严重的地段,照这样下去那还了得!”
林占熺在阿拉善菌草基地一蹲四个月,从十多种长根系草种中再筛选,并和大伙一起研究风沙规律,分析沙土结构,调整种植布局,变换育苗方式。屡败屡战,菌草终于牢牢扎根在沙地上。一年后,沙里就富含了有机质,过些年带着不可言说的肥力,滋润得乌兰布和沙漠南部长出一片绿洲。
林占熺带着黄河边的欢声笑语回到福州,被司机背上了楼。第二天,他脚缠绷带,又准时出现在新闻直播现场,开口就对关心他的观众说,我没那么娇贵,就是一根草嘛。
7月下旬,刚荣获“全国优秀员”称号的林占熺,又深入阿拉善菌草治沙基地指导。吉普车小心翼翼地行驶在风沙弥漫的公路上,把林占熺送到“阎王鼻子”。陪同的村支书介绍,很多年前,有驼队为节约时间,避开大沙漠,选择沿河较为平坦的小道行走,可谁也不知道这一段有流沙河,一排驼队不小心溜滑进了黄河。这凶险地由此得名“阎王鼻子”,行走其上,得万分小心。可林占熺脚踩滚烫的沙子,率先顶风行走。
镁光灯下的明星,心中更有无限星光,要把梦想照进现实,照耀远方,照耀世界
2021年8月5日,林冬梅有点感伤。林占熺1984年举债5万元盖的试验场,被定为危房后正式拆除。林冬梅记得,当年,是父亲和工程队捡拾金山庙拆下的瓦片、老百姓拆迁的废料,七拼八凑、因陋就简建起了试验场。
就是在这里,面对一次次的试验失败,林占熺对女儿说:“失败是成功之母,爸爸坚信能成功。我们老家闽西是革命老区,过去那么多人为了老百姓的幸福而拼命,爸爸是党培养的科技工作者,为了给老百姓增加收入,拼一拼也是应该的。”
就是在这里,两年之后的1986年,林占熺擦泪宣布:“一门全新学科——菌草技术诞生了!”
正是这个全球首家菌草科学实验室,后来发展成为三个国家级创研中心和国际菌草技术交流合作培训中心,引领世界菌草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菌草扶贫和援外,持续推进:巴新东高地盼来了中国医疗队打疫苗;专家组肖正润在国内接种了两针疫苗,去做志愿者;中非疟疾高发季节,专家组两人得了疟疾还坚持工作;轮换卢旺达项目的专家到位,一个人坚守了整个疫情的祝粟终于可以回家了……
林占熺边听边点评,提些要求,而后说:“祝粟真是个好苗子,当年在新疆执行扶贫项目时,在人迹罕至、夜间还有野兽出没的戈壁滩上,独自一人看护我们的基地,我称他是‘孤胆英雄’。”
脸上总是挂笑的四川汉子祝粟,追随林占熺二十多年,再难再苦都没把他吓跑。疫情前,其他专家回国休假,他独自一人守着卢旺达中心等轮换。没承想,这一守,就是一年。林占熺担心他,不时算准时差,在大半夜打去电话。他从不抱怨,也不提任何要求。他的母亲因意外事故去世,他没法回国,只能关在房里痛哭。
“每个人的身后都是一家人,承担忠孝和悲欢离合,普通人也是生活的英雄、事业的脊梁。”林占熺说起祝粟。
谁都知道,林占熺一家为菌草事业付出最多。六弟占华献出了生命;五弟占森接二连三援外,二十余年无法回国过春节。
8月26日,林占熺在岳母过世的第二天,强忍伤悲现身津巴布韦农业部和联合国经社部的线上会议,郑重表示:“非洲发展菌草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能够提供成熟的解决方案。”
谁会怀疑中国方案呢?镁光灯下的明星,心中更有无限星光,要把梦想照进现实,照耀远方,照耀世界。
卢旺达的种植户莱昂尼达斯可以作证。他参加菌草技术培训班后,自创公司,雇用当地青年和妇女以草种菇,并得到中国援卢旺达农业技术示范中心的指点,致富后办起了幼儿园。
南非夸祖鲁纳塔尔省最贫困的群体——单亲妈妈们可以作证。这里建成了非洲规模最大的菌草技术培训示范中心,她们靠着“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做就成”的菌草技术,组建了合作社,告别了贫穷,提升了社会地位。
斐济常驻联合国代表达乌尼瓦鲁大使作证。菌草为缓解当地旱季饲草短缺的难题作出贡献,妇女、老人、残疾人也通过菌草种菇获得收益。“这不只是给斐济,还是给全世界的一个礼物。”
巴新内阁部长作证,小而美、见效快、惠民生的中国菌草技术,成为造福巴新百姓的幸福草、致富草,她因此为女儿起名“菌草”。
莱索托的广大妇女作证,她们为菌草创作了民歌:“有人说,她是野草;有人说,她是生命;她,是食物,也是药物;她,是希望之物……”
刘拐沙头菌草阻沙固沙治理点,已经成为当地人周末游览的好去处。以前这里宛如一道被剔除了血肉的史前怪物骨架。直到林占熺团队带着菌草来后,这里始有生命久违的呼吸声
秋高气爽,林占熺心头火热。
2021年9月2日,“菌草援外20周年暨助力可持续发展国际合作论坛”在北京召开,总亲自发来贺信。作为菌草人兼农业技术援外人,林占熺在发言时表示,“中国草”时刻都在抖擞精神助力世界发展。
9月6日,福建平潭岛有一场会议等着他作报告。他一早先去平潭菌草盐碱地治理基地和菌草防风固沙基地指导。在这处原先风大沙猛的滨海地带,菌草生态治理成了旅游打卡点,有人填词赞美:“风住沙停,一派葱茏,银滩披菌草”“对故土芳姿,乍见人惊倒。草青风景妙。”
9月10日教师节这天,一份特殊的礼物——21年来所带的129名硕士、博士的照片集,让刚戴上2021年全国“最美教师”桂冠的他眉开眼笑,影集中第一位外国学生与他的合影,是在2005年的南非新堡。
原计划的黄河菌草生态安全屏障会议和现场参观因疫情取消后,林占熺特别叮嘱:10月6日左右就会有霜冻,菌草在此之前要收割。犹不放心,10月初再赴内蒙古、宁夏大漠戈壁基地。菌草团队组织起一场国际“云参观”,效果意想不到的好,贫瘠的土地里真能长出金苗苗!
刘拐沙头菌草阻沙固沙治理点,已经成为当地人周末游览的好去处。以前这里是一片5公里长、1公里宽的流沙地带,每年河水掏空沙子,河道渐渐移动,河中心出现沙洲,宛如一道被剔除了血肉的史前怪物骨架。治理要花钱,先后也来过几家企业,可都担心治理没几年又会被淹没,谁也不愿意投钱。直到林占熺团队带着菌草来后,这里始有生命久违的呼吸声。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壮美景色中,一群志在扶贫和改善生态的实干者们,齐声唱起了《小草》:“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从不寂寞,从不烦恼,你看我的伙伴遍及天涯海角……”
他这个种草人,其实也是种花人,恰如《山海情》主题歌所唱:“东南风吹西北暖,那年你到咱家来,拔掉穷根把花栽,美得哟,沙漠变花海”
2021年11月7日,中国新任驻巴新大使曾凡华接受央视新闻《大国外交》节目专访,深情谈道:“到了巴新以后,真切感受到菌草对于发展中国家发展合作带来的良好效益……”
上一篇:(回延安朗读)-回延安朗读mp3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