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紫藤萝瀑布写作背景_紫藤萝瀑布写作背景资料
紫藤萝,作者,生命紫藤萝瀑布写作背景_紫藤萝瀑布写作背景资料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很多朋友想了解关于紫藤萝瀑布写作背景的一些资料信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与紫藤萝瀑布写作背景相关的内容分享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紫藤萝瀑布》:一曲深沉的生命之歌
·关中刀客---大别花乡
《紫藤萝瀑布》是女作家宗璞的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佳作。宗璞一家在“文化大革命”中深受迫害,“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作者的心头。这篇文章写于1982年5月,当时,宗璞的小弟弟身患绝症,作者非常悲痛。她徘徊于庭院中,突然看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不由浮想联翩,睹物释怀,由花儿的由衰及盛感悟到生命的永恒,引发了对生命的感慨,于是写成了《紫藤萝瀑布》一文。
《紫藤萝瀑布》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作者从眼前的实景——盛开的紫藤萝花写起,融情于景,由情入理,在写花中抒发了积极的人生情怀,寄寓了深刻的人生哲理。文中精美细腻的景物描写,简洁精炼的语言表达,婉曲有致的感情流露,积极含蓄的主题追求,组成了一幅精美的图画,一曲深沉的生命之歌,给人以美的享受。
俗话说:“三分文章七分读”,语言优美的美文更需要通过吟咏朗诵来品味和悟情,走近文本,感悟生活,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语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我认为,学习宗璞的散文《紫藤萝瀑布》可以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以“读”为中心来进行解读和赏析。
一、初读课文,感受文章的语言美
课文的语言形象逼真,有独特含蓄的抒情韵味。作者善用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描写景物,抒情、议论的语言多融汇在描写的语言之中,既点化了描写语言的内核,又表达了对人生坎坷、命运沉浮的反思。
《紫藤萝瀑布》一文用很大篇幅描绘了紫藤萝花的外在美。通过对花的精彩描绘,表现了它不可遏止、旺盛、活跃的生命力。对紫藤萝花,作者先站住远处作总体描写,用“从未见过”、“辉煌”等具有鲜明色彩的词引起读者注意,然后再用“瀑布”这个不寻常的比喻,把紫藤萝花放在天空的大背景下,一下子就无限地拓展了读者的想象空间。进入读者视野的紫藤萝花,是如此生动、美妙。对紫藤萝花宏观描绘后,便是对花的驻足观赏,作者又对花进行了细腻的描绘。这里,我们惊叹于作者观察的细致与深入,描绘语言的准确与生动,修辞运用的恰当与形象。例如:“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如果没有对紫藤萝花的精细的观察,这样细微的变化是写不出来的。“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挑逗”一词用得不仅准确、形象,而且传神,给静态的花赋予了生命的活力,让人感到这花是有生命的,是有情感的,是在和人进行着对话,进行着交流。作者不仅写出了紫藤萝花的生机和活力,还写出了花的青春和情感,在作者的笔下,这些花是有灵魂的。
二、细读课文,探析文章的结构美
《紫藤萝瀑布》一文紧紧围绕紫藤萝花来抒发感情,作者睹物释怀,心中的焦虑和悲痛化为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全文以赏花、忆花、悟花三部分层层深入,表达主旨。而这三部分又各有层次:赏花按花瀑、花穗、花朵来写,越写越见花的活泼热闹、生机勃勃;忆花先写我浸在“花朵的光辉”中,感到“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次写花所受到的苦难,最后以花历尽劫难又焕发生机作结,回应前文;悟花则由赏花的感受上升到理的思考,感悟到生命的美好与永恒。全文脉络清晰,层次分明。
另一方面,文章以花喻人,以人喻事,以事明理。从整体上看,全文的结构又是一种对比结构。眼前的紫藤萝是繁茂热烈的,记忆中的紫藤萝是凋零饱受摧残的。花的生命之旅也并非一帆风顺,它同人一样,在历史的行程中注定要遭遇各种无可奈何的悲哀和不幸。花开花谢连着人类命运的沉浮与漂泊,花荣花枯胶结着社会的兴衰与变迁。
三、品读课文,领会文章的意境美
在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时,我们结合作者的创作背景,倘若变换一个角度,让学生想象花儿诉说的心情故事,就不难挖掘文章的深层的蕴涵来。
《宗璞散文选集》序言中说:“花美在精神,精神是要人用心去感受的。”作者从紫藤萝花儿那里得到的启示和鼓舞其实也正如花儿在对作者说话。紫藤萝花引起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鼓励了作者生活的勇气,安慰了作者痛苦的心灵。
作者看似赏花,其实在写生活、绘时代、讲哲理。由藤萝引向对生命的思考,从花的由衰及盛感悟到生命的永恒。作者借助于辉煌的色彩所形成的气势与活力,极状紫藤萝新生后的生命的繁茂与蓬勃。作者对紫藤萝的礼赞,是抒情主体心灵之光对自然现象的烛照与感应,是对美之本质的深度追求,对生命意义的执著拷问,也是对历史长河迂回曲折而终将前进的无限感慨。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今日头条”,欢迎点赞、加粉)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上一篇:步步莲花-步步莲花全文阅读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