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壁虎是益虫还是害虫(壁虎是益虫还是害虫四脚)
蟾蜍,壁虎,蝎子壁虎是益虫还是害虫(壁虎是益虫还是害虫四脚)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很多朋友想了解关于壁虎是益虫还是害虫的一些资料信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与壁虎是益虫还是害虫相关的内容分享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端午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有着非常浓厚的节日氛围和习俗,吃粽子、划龙船、赛龙舟,这些都是现在也在继续的重要习俗。不过,古代的端午节习俗可不止这样,古人要做的还有很多。
喝雄黄酒、门前悬艾蒿和菖蒲、挂钟馗像、采药、拴五色丝线等等,这些也都是民间非常重要的习俗,而这些行为的基本目的,就是避毒。
端午节的三大内容,就是祭祀、祈福、避毒(辟邪),祭祀祭的是屈原,祈福这个基本所有节日都会有,就算是清明节,也含有祈祷祖先保佑的意思在,而与其它节日不同的就是这避毒。
其实避毒里面还含着祛病防疫的科学理念。端午节是农历五月五,和芒种、夏至节气相接,此时正是仲夏时节,非常重要的农忙时刻,气温显著升高,除了是人们播种忙碌的时节之外,蛇虫鼠蚁繁殖的时候,这些东西毒的毒,脏的脏,身上可不干净了,容易引起疾病瘟疫。
虽然没有现代医学知识,但丰富的生活经验也足以让古人重视起来,明白这是一个疾病高发的季节,所以他们还把这一个月称为“恶月”,那些采草药、挂艾草的避毒行为也就支棱起来了。
俗话说:“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人们所要避的毒,就是大名鼎鼎的“五毒”虫,民间的五毒,指的是蛇、蝎子、蜈蚣、蟾蜍和壁虎,细心的人就看出来了,其实壁虎并没有毒,只是被误认为有毒,所以还有另外一个五毒版本,壁虎替换成了蜘蛛。
蛇是公认的毒物,这点没毛病,虽然有相当多一部分的蛇是无毒的,但对蛇的恐惧是刻入人类DNA里面的,管它有毒还是无毒,遇见了统统都要躲开!
古时候关于蛇的故事非常多,在端午最著名的要数白娘子。《白蛇传》的故事源自于唐代,初步定型是在明代,到清代的时候就已经是家喻户晓的了,成为了中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
在故事里,就有端午节白娘子喝雄黄酒而现出原型的情节,直接就把许仙给吓了。不过白娘子是少见的蛇类精怪中的正面人物,对一般人来说,蛇仍是心中无法跨越的梦魇。
蝎子比起蛇来甚至更可怕,因为蝎子都有毒(当然有强弱之分),而且体型比蛇小,不容易察觉和防范。
蜈蚣更是人生阴影了,主要是节肢动物都长得太吓人了,那么多的脚,体型再大一点,不用咬人释放毒素,就足以让人看到就当场晕倒了。
蟾蜍俗称“癞蛤蟆”,长得丑,背上有大大小小的疙瘩,这些疙瘩是皮脂腺,会分泌毒液。不过蟾蜍同时还是一味绝佳中药,它们身上可提取出蟾酥和蟾衣,这都是稀有的药材。
古代有五月抓蟾蜍的习惯,主要是抓来制药,汉代的时候,蟾蜍就被编入了嫦娥传说,说月宫中有蟾蜍,于是蟾蜍也就和不灵丹扯上了点关系。《抱朴子内篇》中介绍不灵药“五芝”,其中的“肉芝”就是“万岁蟾蜍”。
除了制药,抓蟾蜍还有“辟兵”之说。《文子·上德》中写到:“兰芷以芳,不得见霜。蟾蜍辟兵,寿在五月之望。”《淮南子》也云:“鼓造辟兵,寿尽五月之望”,这里的“鼓造”就是蟾蜍,辟兵是指躲避兵器伤害。
蟾蜍还能和“辟兵”扯上关系,这也是万万没想到的,《淮南子》中解释说:“蟾蜍万岁者,头上有角,额有丹书八字,五月五日午时取之阴干,百日,以其足划地,即为流水。能辟五兵,若敌人射己者,弓矢皆反还自向也。”
最后的五毒之壁虎,确实比较冤,它不仅无毒,甚至还是益虫,但这都是近代人们的生物知识增加后才给平的反,但在古时候,壁虎被视为是剧毒之物。
每到五月端午节的时候,这些蛇虫就开始活跃起来,古人针对这些,衍生出了驱避“五毒”的习俗,悬艾草、佩香囊、沐兰汤、喝雄黄,为的都是祛病除邪,还有专门绘制五毒图案的,做成香囊或纹饰,取意“以毒克毒”。
比如下面这个就是一个五毒袋,里面装有丁香、木香和白芷等草药,外面绣上蜈蚣、蝎子、蛇、蟾蜍、壁虎这五毒图案,按古人的说法,佩带五毒袋能祛除毒气。▽
这是明代的金艾虎五毒掩鬓,是一种发饰,可以戴在头上。确实挺硬核的,但还怪好看的。▽
这是一个五毒戏青蛙的布艺作品,上面有五毒纹。这里面有一个故事,说是青蛙背蝎子过河却反被蝎子蛰伤,后来蝎子良心发现,找来它的四兄弟:蛇、蜈蚣、壁虎、蜘蛛来帮青蛙解毒,这里面说的也是一个以毒克毒的意思。▽
还有制作五毒图的,在纸上画上五种毒物,用五根针各自刺上,就代表着毒物被刺。
这些种种,皆代表着人们驱除祛毒的渴望,虽然这些习俗在现在看来,都是可以划入迷信的范畴,但它所包含的是古人驱邪避害的朴素愿望,而在现代科学深入生活的当下,这些习俗也逐渐被抛弃了。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上一篇:慷慨淋漓造句(锲而不舍造句)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