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奶茶店新潮广告语_奶茶店新潮广告语音
奶茶,兰州,品牌奶茶店新潮广告语_奶茶店新潮广告语音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天色暗了下来,夜市离开张还有一会儿,但短短半小时内已经有十多位顾客到访了这家老兰州奶茶店。他们其中,中年男更喜好咸口加酥油,中年女则更喜好甜口加甜醅子。“反正有特色的,不影响奶茶口味的,都往里加。”店长说。
那些不强调“传统奶茶”的本地奶茶,则是用了一些更大胆的特色食材。在一家章鱼烧门店,店面主打本地特色奶茶,用的是牛乳茶加佐料的方式,可添加的特色食材有西北特产软儿梨、浆水、籽瓜。
当街边小店们还在忙着加佐料,有敏锐商业嗅觉的人已经开始发明起了独创奶茶,往新式茶饮的方向进攻。上面说到的放哈奶茶,自言“甜醅子奶茶开创者”,自2010年起就往奶茶里加入了甜醅子,并在此基础上又添加其他元素。
和往传统奶茶里加佐料相比,甜醅子奶茶更接近于一款新式茶饮中的创新产品,用的是新式制作方法,标准化的制作流程。2016年放哈成立了新公司,开始加速营销。这个基础款的“甜醅子奶茶”也出圈了,开始被争相模仿。
在杯身上,会印有一些网络热词或兰州方言,看得出来,主要客群是青年人。超大杯奶茶,是市面上普通奶茶的两倍之大,可以加入一些青稞、甜醅作佐料,餐具有勺子也有吸管。就一个姑娘的食量来看,半杯见肚后就已经饱了。这个分量,确实和幅员辽阔的西北风格很匹配。
这家奶茶店后来又研究出了灰豆子奶茶、醪糟奶茶、浆水系列奶茶,无一例外,全都是西北名小吃。如果一定要探究兰州奶茶风靡本地、甚至出圈省外的方法论,或许,那就是找到西北最具特色的小吃,再把它们融入奶茶。
甜奶茶征服咸奶茶
不过,就算是“放哈”让兰州奶茶有了代表作,西北奶茶界还是存在严重的分化。
一位兰州当地坚定支持咸口奶茶的姑娘,每次都要来打卡“放哈”奶茶的新品,但她对奶茶的最高褒奖依然是:“嗯,这个不甜。”她在兰州已生活了二十多年,小时候奶奶经常给她熬奶茶,从来都是咸的。
过年前,她去尝试了一款新品,既借鉴了台湾奶茶的奶盖,还撒了甘肃特产杏皮子、玫瑰,奶茶底还有“保留项目”甜醅子。由于混杂的酸味盖过了甜味,这款新品受到不耐糖人士的盛赞。纵观这些加在特色奶茶中的主体佐料,几乎都不是甜口的,不会增强奶茶的甜腻感。
奶茶的历史实则比人们想象的要久远。其实早在北魏时期,就有了关于北方民族奶伴茶的吃法。唐代的时候,奶茶还一度风靡长安,那时就是以咸奶茶为主。宋朝开始,社会推崇清雅,奶茶退居幕后。而现代意义上的甜奶茶,起源基本是到了17世纪的港式奶茶。港式奶茶受欧洲喜爱甜茶的影响,加的也是糖。
在咸奶茶从中原淡出后,西北保留了咸奶茶的传统,尤其是蒙古族,早上起来喝咸奶茶的习惯至今还存在,有的家庭甚至一天之中要喝三次。
兰州的奶茶历史没人专门研究过,但在这座少数民族聚集的城市,向北接近天祝藏族自治县,向南接近临夏回族自治州,这里的方言兰银官话,即是属于汉藏语系。不少网友觉得,兰州奶茶要咸,可能也是受少数民族饮食风俗的影响。
而纵观风靡全国的奶茶,喜茶来自广东江门、奈雪的茶来自广东深圳、coco都可和一点点来自中国台湾。最早引入了港式、台式奶茶,并将果茶发扬光大的,也是广东省。支付宝在2021年春季发布的一项奶茶消费报告显示,在奶茶消费TOP10省份里,南方占八席,而北方仅有山东和河南。广东的奶茶消费是全国第一,每周人均比东北人多喝2.5杯奶茶。
(视觉中国)
消费主力在南方,头部品牌在南方,这样的现实局面也让咸奶茶的破圈有了天然屏障。于是,西北本地的奶茶品牌,也大都只能采用甜口奶茶。当问及前述夜市那家传统奶茶的店长,一般推荐什么口味的奶茶,店长也会先观察一下顾客,然后推荐一份甜奶茶,“西北吃调料重,外地人喝不惯。”
在制作上,新茶饮不同于调制茶饮,茶叶要现萃、奶盖要鲜奶,更重要的是颜值一定要能打。本地奶茶品牌习得其中奥义,用蓝、紫、粉相间的奶油搭配细粉末,就是“丹霞地貌”,做个金色顶的奶盖,就是“鸣沙山”。一口甜香之外,奶茶也成了文创产品,越来越多消费者开始承担起另外的品牌溢价。
然而,甜奶茶征服咸奶茶,还只是现代商业征服传统口味的最浅层表现。按照新式茶饮的深层商业发展路径,还要铺设更丰富的销售渠道,重营销投入打造品牌文化,最后开店到全国。
诞生于2010年的放哈,几乎和喜茶、coco都可同龄。这个从兰州出发的奶茶品牌,用了九年多时间在兰州开了9家直营店,用两年多在甘肃其他城市和上海开了6家加盟店。这个速度不算快,但新茶饮的激烈竞争似乎在倒逼品牌加速开店。“2024年年底前,争取门店数量突破百家”,放哈在最新的品牌介绍里提到。
本土奶茶要面对的商业瓶颈是显而易见的。虽然曾经借助地方特色完成差异化突围,但一旦换了地域,曾经的稀有优势也会消失不在,顾客的期待感就会随之减弱。
品茶、会友、抽奖,以这样的特色在西安走红的茶话弄,作为西安本土奶茶品牌,倒是找准了西安“汉唐之风”的古都特色,每一杯奶茶的取名和包装都很古色古香。自从2016年诞生以来,茶话弄五年多时间里在全国多地开了100多家门店。但现在,除了陕西,在其他地方的影响力依然有限。
向外扩张的成本又是巨大的。茶颜悦色在长沙依赖的“十步一店”的“长沙模式”,因为布点过于密集,新店分化老店的客流,单店收入被摊薄。再加上茶颜悦色的直营模式,运营管理成本高企。几个月前,茶颜悦色在深圳停留了5个月就宣布撤出,后来又宣布要在长沙关店87家。
在谈到茶颜悦色为什么不开出湖南时,创始人吕良曾坦言“出去了真的会‘’”,因为这非常考验品控、组织能力和供应链能力。
目前,纵观西北的本土奶茶,在品牌和规模上都还不占优势。不过当北上广深的奶茶品牌已经趋近饱和,二三线城市确实是一个新的爆发点。
没什么技术壁垒的奶茶,最后就看能不能熬出新特色了。在亘古不变的咸甜之争中,人们也等待着那一匹来自西北的新茶饮黑马。
本文由《财经天下》周刊旗下账号AI财经社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