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读我们的民族小学有感_独龙花开我们的民族小学读后感
官兵,群众,乡亲读我们的民族小学有感_独龙花开我们的民族小学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共同富裕、全面小康,大家一起走这条路”
实现小康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我们还要巩固脱贫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按照既定的目标踏踏实实走下去,把产业发展好,把乡村建设得更好,创造更加多彩多姿的生活
“新年之际,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他们吃得怎么样、住得怎么样,能不能过好新年、过好春节。”主席二〇一七年新年贺词中的这句话,让无数人为之动容。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深情牵挂的,是困难群众;念兹在兹的,是脱贫攻坚。
2014年农历春节前夕,总冒着零下30多摄氏度的严寒,来到地处边陲的内蒙古兴安盟阿尔山市。
在伊尔施镇困难林业职工郭永财家中,总察地窖,摸火墙,看年货,坐炕头,详细了解一家人的生活。总表示,快过春节了,知道你们有困难,特地来看望你们。
看到郭永财等群众住房还比较困难,总叮嘱当地干部要加快棚户区改造,排出时间表,让群众早日住上新房;要做好慰问困难群众工作,让每个家庭都过好节。
“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就不能安之若素;只要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憧憬还没有变成现实,我们就要毫不懈怠团结带领群众一起奋斗。”总的话真挚深情。
2016年2月2日,农历腊月二十四,恰好是南方的小年,总乘车沿着崎岖山路来到江西井冈山市茅坪乡神山村。这曾经是一个贫困村。
在红军烈士后代左秀发家中,总对一家人立足本地资源、依靠竹木加工增收脱贫的做法给予肯定,祝他们生产的竹筒畅销。总指出,扶贫、脱贫的措施和工作一定要精准,要因户施策、因人施策,扶到点上、扶到根上,不能大而化之。
在村里,家家都忙着准备年货,总每到一处,都向乡亲们问好。总还给贫困户送去年货,给孩子们送去书包,祝家家都把年过好。
总到村里的消息迅速传开,村民们聚集到村口,齐声向总问好。总同乡亲们握手,向乡亲们拜年。
在考察调研中,总对乡亲们说,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将继续大力支持老区发展,让乡亲们日子越过越好。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
总真挚热情的话语,温暖着在场每个人的心,阵阵欢声笑语充满整个山村。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
2017年1月24日,总驱车一个多小时,来到河北张北县,踏着皑皑白雪进入小二台镇德胜村。这个村曾经是贫困村,全村413户中有212户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
在村民徐海成家,总同乡亲们一起,一笔笔算着一年的收支账,合计来年的脱贫计划。
总问徐海成,家里有多少亩地,种些什么,收成怎么样?
徐海成说,自己一家4口,2016年种植甜菜、马铃薯、莜麦的收入,加上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和务工收入,共计4.3万多元,妻子治病和女儿上大学支付3.5万多元,除去基本生活,家里没有多少活钱了。
总一边帮他算账,一边安慰他,说党和一定会持续关心像他这样的家庭,让乡亲们过上越来越好的日子。
党的十八大以来,这样的场景人们并不陌生。总问的是一家一户的小账本,展现的却是脱贫奔小康的大情怀。
“我们这一代人有这样一个情结,一定要把我们的老百姓特别是我们的农民扶一把,社会主义道路上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全面小康,大家一起走这条路。”总指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
党和人民披荆斩棘、栉风沐雨,发扬钉钉子精神,敢于啃硬骨头,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贫中之贫、坚中之坚。
2021年2月3日,总来到贵州毕节市黔西县新仁苗族乡化屋村考察调研。
走进苗族村民赵玉学家,总从客厅、厨房到卫生间,看得十分仔细。“做饭用电,电费贵不贵?有了自来水,洗澡都有热水吧?”
赵玉学指着客厅墙上的照片说,过去就住在这个麻窝寨里,透风漏雨,没水没电。在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帮助下,现在住进了这个150平方米的二层小楼,水电路都通了,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化屋村曾经是深度贫困村,近年来通过发展特色种植养殖和旅游业,实现了贫困人口清零。
总指出,就业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基本措施。要积极发展乡村产业,方便群众在家门口就业,让群众既有收入,又能兼顾家庭,把孩子教育培养好。
马上过年了,家家户户都在忙着准备年货。赵玉学妻子杨鹏英邀请总一起制作当地传统节日食品黄粑。
拿起一张粽叶,夹上一块糯米黄豆面,卷起粽叶,用线扎紧,总亲手包了一个黄粑。总笑着说:“祝你们今后的日子过得更加幸福、更加甜美!”
在村文化广场上,各族群众正在开展春节民俗活动,打鼓吹笙,载歌载舞,喜气洋洋。
在欢快的迎客歌声中,总走到大家中间。总指出:“实现小康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我们还要巩固脱贫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按照既定的目标踏踏实实走下去,把产业发展好,把乡村建设得更好,创造更加多彩多姿的生活。”
“自觉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
高质量发展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不是只对经济发达地区的要求,而是所有地区发展都必须贯彻的要求;不是一时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须长期坚持的要求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根本路径。
总强调,高质量发展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不是只对经济发达地区的要求,而是所有地区发展都必须贯彻的要求;不是一时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须长期坚持的要求。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总指出:“高质量发展要靠创新,我们国家再往前走也要靠自主创新。”
在贵州的大山深处,依靠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建成了有“中国天眼”之称的世界最大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2021年2月,农历春节前夕,总赴贵州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向全国各族人民致以美好的新春祝福。其间,总亲切会见了“中国天眼”项目负责人和科研骨干,听取“中国天眼”建设历程、技术创新、国际合作等情况介绍。总通过视频察看“中国天眼”现场,并同总控室的科技工作者代表连线,向他们并向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拜年。
总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科技为先,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和中坚作用。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
总指出,我们国家进入科技发展第一方阵要靠创新,一味跟跑是行不通的,必须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
2015年2月15日,总来到陕西西安市调研。在中科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总考察了光电测试大厅、空间载荷环境试验大厅,察看了科技成果及产品展示。
上一篇:(蚬的拼音)-闲的拼音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