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桂州腊夜 桂州腊夜古诗
素素,意境,意象桂州腊夜 桂州腊夜古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C. 高祖俾事秦王/府王尤奖礼/从镇长春/宫拜马军总管/战美良川/破尉迟敬德功/多帝赐以黄金瓶
D. 高祖俾事秦王/府王尤奖礼/从镇长春/宫拜马军总管/战美良川/破尉迟敬德/功多/帝赐以黄金瓶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卿,早期是古代对人的敬称,适用范围较广,后来多用作君主对臣下的称呼。
B. 赠,皇帝为已的官员加封官爵或荣誉称号,而受封的官员往往非正常亡。
C. 诏,先秦时代上级给下级的命令文告称“诏”。秦汉以后,专指帝王的文书命令。
D. 贞观,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期年号。年号是我国从汉朝开始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张须陀后,秦叔宝率残兵投靠裴仁基。裴仁基投降李密,李密得到秦叔宝大喜。后来,李密在荥阳一战中,中箭堕马,濒临亡之时,是秦叔宝救了他。
B. 秦叔宝打败尉迟敬德后不久被任命为秦王右三统军,在介休与宋金刚协同作战,取得战功后,又被封为上柱国。
C. 秦叔宝英勇善战,每逢敌军有骁将精兵耀武扬威时,秦王总是派他去击败那些将士。他每战必胜,因此很是自负。
D. 秦叔宝去世后,唐高祖下诏命令主管官员用石头雕琢成人马立在秦叔宝的墓前,用来表彰他的卓越战功。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子才而武,志节完整,岂久处卑贱邪?
(2)从讨世充、建德、黑闼三盜,未尝不身先锋鏖阵,前无坚对。
14. 张须陀在下邳与卢明月作战,取得了怎样的战绩?他是如何取得这样的战绩?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桂州腊夜
(唐代)戎昱
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
晓角分残漏,孤灯落碎花。二年随骠骑,辛苦向天涯。
【注释】桂州:唐代州名,治今广西桂林。腊夜:除夕之夜。骠骑:飞骑,也用作古代将军的名号。这里指作者的主帅桂管防御观察使李昌夔。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句写诗人在除夕夜守岁,一直坐到“三更尽”,“尽”字突出了诗人独坐的时间之长。
B. 第三句以周围环境的寂静来衬托雪落竹林的声音,从而表现了诗人的孤独寂寞。
C. 第四句中的“寒梦”,不仅说明是寒夜做的梦,而且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凄怆感受。
D. 颈联写景,先听觉后视觉,通过一闻一见,把诗人的乡思表现得含而不露,情在言外。
16. 这首诗的尾联宕开一笔,丰富了诗作的内容与情感。请对此作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人常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而荀子在《劝学》中则说“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在《赤壁赋》提出与“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相对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杨万里有诗云:“诗人长怨没诗才,天遣斜风细雨来。”很多诗人从“雨”中获得灵感与情思,因此“雨”成了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意象,如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有“__________”又如文天祥《过伶仃洋》中有“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早些年记得下地劳作,长辈都先必须要求把鞋脱了,“地是通人的,不能用鞋踏。如果踏了,地就喘不动气,庄稼就不爱长啦”。被耕种过的土地、有人住的地方,才会沉淀凝聚地气。地气旺人气,人与自然齐生共荣添灵气。地气伴随春天醒来,既让人_____,还会渗入无色无形的空气,让你听到、嗅到、感觉到。
开春的大地仿佛有一种声音,隐隐约约,丝丝传到耳……听不清,道不明。侧耳谛听,隐约的,不是风滑过树梢,也不是管弦丝竹的余音……懊!那分明是地气在蠕动!她从遥远的土层深处_____。当布谷鸟的歌声在田野上空倏然滑过,冰凌刚刚消融的土地,被地气一熏,身子松软,山冈上立刻“草色遥看近却无”。盛夏时节,悠悠的地气被正午火辣的阳光照射,愈发炎热而强烈,灼烤的大地和路面上升腾起一阵阵、一波波的热浪,清晰可见,那正是我们平日看不到的地气!稔熟的秋天,地气被丰收的声音和味道浸润着,揉搓着,搀扶着,扩散着,丰厚而饱满;冬天,地气聚敛,谦卑地覆盖起季节的浮躁,偶尔会在避风的山沟、泉旁,飘逸为白色的雾气,_____几分朦胧与神秘。
许多人由向往城市的繁华,转向抗拒甚至恐惧城市的繁华,喜欢_____的乡村、雨后泥土的清香、遍地庄稼的田园风光。一句话,那是怀想和留恋大自然的天然地气的纯正。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耳目一新 升腾上来 隐隐约约 鸡鸣犬吠
B. 耳目一新 传导而来 时隐时现 鸡鸣犬吠
C. 耳聪目明 传导而来 时隐时现 鸡鸣狗盗
D. 耳聪目明 升腾上来 隐隐约约 鸡鸣狗盗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早些年记得下地劳作,长辈都先必须要求把鞋脱了
B. 早些年记得下地劳作,长辈都先要求必须把鞋脱了
C. 记得早些年下地劳作,长辈都要求必须先把鞋脱了
D. 记得早些年下地劳作,长辈都必须要求先把鞋脱了
20.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作简要说明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深渊(水深超过6000米)是地球最后的秘境,是尚未被充分认识的战略空间,它孕育着最神秘的生态系统,包括微生物、宏生物种群和特殊的生态环境以及其专属的物理海洋、地球化学现象。因此,深渊_____,对人类揭示生命的起源、进化以及研究生物对特殊环境的适应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科学意义。
长期以来,_____,人类对深渊生命、环境和地质形成过程的了解极其匮乏。载人潜水器具备准确到达、精确观测、精细作业、可让科学家身临其境地进行科学研究等诸多优点,成为了人类认知、探索、开发海洋的有效工具。近一个世纪以来,作为深海技术的综合载体,载人潜水器的研发和应用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推动了海洋高技术的整体发展。
2020年10月27日,我国自主研发的“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首次突破万米深度,11月10日成功坐底10909米,创造了_____,让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实现万米深潜的国家。在海试中,“奋斗者”号共8次抵达万米深的海底,在多种类科考样品的采集及多次目标搜寻、布放回收作业中展现的作业能力,( ),标志着我国已成为载人深潜装备领域的领军国家。
21.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上一篇:哈勃定律-哈勃定律概念解释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