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34512是什么意思(34520是什么意思)
尸体,南京,下关34512是什么意思(34520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还有许多日本方面的资料,都形象地记录了日军焚尸灭迹的现场景况。原日军士兵井家又一在日记中,记述了1937年12月22日,在古林寺附近将161名中国人屠杀后加以焚烧的情景。他写道:“黑暗中鼓着劲刺杀,刺逃跑的家伙,地用枪打,一时这里成了地狱。结束后,在倒着的尸体上浇上汽油,点上火,仍活着的家伙在火中动了再杀。后来燃起了熊熊大火,屋顶上所有的瓦片都落了下来,火星四溅。回来的路上回头看,火仍烧得通红。”([日]《井家又一日记》,孙宅巍编《南京大屠杀史料集》第5册《遇难者的尸体掩埋》,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96页)原日军士兵冈本健三曾介绍在南京机场附近,将四五百具被屠杀的尸体进行焚烧的情况。他写道:
射击开始,有人抢先夺路而逃。即使逃跑,但因为到处都架有机枪,结果也必然被枪杀。当时估计被杀害的有四五百人。事情结束后,日本军把路轨堆起来,上面放着尸体,下面塞进木柴,浇上汽油后统统焚毁。虽说是烧起来了,但内脏之类的东西很不容易燃烧,总是干冒烟。日本军用棒拨动一下,这些尸体就落到下面的洞里。后来,日本军将路轨挪开,把骨灰等掩埋得干干净净。如果有谁知道是用机枪扫射的,那就情况不妙了,可能就是因为这一点,所以在焚毁尸体后再加以掩埋。屠杀大体上是夜间进行的。有时我们的部队也被拉出来,我也干过焚烧尸体的工作,一直要干到第二天,干到很晚。([日]冈本健三:《参加杭州湾敌前登陆》,孙宅巍编《南京大屠杀史料集》第5册《遇难者的尸体掩埋》,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08—409页)
原日军第16师团步兵第33联队士兵上西义雄曾参加过焚烧中国难者的尸体,也见到过多次其他部队焚烧尸体的行动。他详细叙述了焚烧尸体的做法和“理由”。他说:
我们也确实把尸体浇上汽油了。那是在南京城外的小河里浇的,用了中国老百姓来干。往躺在那边的尸体上浇上油就直接烧了。烧尸体的事我们干了很多回,数都数不清了。
12月20日左右,就在我们扫荡的时候,我也每天都能看到别的部队烧尸体,把尸体运到江上的船有30艘左右,大约两个星期里我每天都能看见。我们是在陆地处理的,动用船只的是工兵队。他们动用铁船拖尸体,也用木船。我看见过很多用绳子扎住了拖走的尸体。
我们烧尸体理由是,尸体大致一个星期就开始腐烂,肚子会膨胀开来,到时候会发臭。我们也没戴面罩,就那样烧了。尸体本身有油,火烧得很旺。我们是以分队为单位干的。烧掉的数目相当大。
我们首先进行的是扫荡,搜出人来进行处置,最后处理尸体。使用中国人把尸体扔进江里,或者浇上油烧了。那是中队长直接下的“处理尸体”的命令。各小队全部出动。([日]松冈环编著、新内如等译《南京战·寻找被封闭的记忆》,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版,第244—246页)
抛尸入江,是日军处理尸体、毁灭罪证最常用的手段。日军攻陷南京后的数日内,曾在下关煤炭港和中山码头分别屠杀平民数千人,其中一名负伤逃回的青年证实:“敌于是日(按指12月16日)晚,将彼等押至下关煤炭港地方,用绳绑赴,即以机枪惨杀后,抛入扬子江中,彼当时应声而倒,故仅足下负伤。”另据从中山码头屠场逃回之市民张有仁称:被从安全区大方巷搜去之200余名难民,“次日用汽车装至下关中山码头,当时就拣下十余人,余者完全用机枪扫射后将尸体推入江中,所拣下之人用原车装回中岛部队,留作奴役,本人逞[趁]夜间跳墙逃回。”市民孙君亦向远东国际军事法庭陈述日军屠杀及抛尸入江的暴行。他说:“日军曾绑缚中国平民一万人,使排列长江岸旁,然后用机关枪施行扫射,一小时内此一万人悉皆毙命。日军于杀其中四百人后,即将彼等尸体一一抛诸江内,计费时三十分钟,一部分尸体在江岸曝露达数日之久。”市民史荣禄见证了日军在长江边大窝子屠杀2万名军民,并让一部分被屠杀者先行抛尸入江的暴行。他说:
十二月的一天,我亲眼看到日本兵把很多“中央军”和平民百姓从下游笆斗山赶到老虎山下的大窝子集中起来。那里的两百亩江滩,都站满了解除武装的“中央军”和无辜的百姓。这时日本兵把外围的“中央军”的绑腿带解下来,把绑腿带连结起来,防止跑掉。然后,他们以升日本旗为号,三挺机枪,交叉进行扫射,把手无寸铁的“中央军”和无辜者全部射。有没的,日本兵就用刺刀捅。第二天日本兵又继续赶,把中国人赶到大窝子后,叫他们把头一天杀的尸体抬去丢在大江里,然后又把这些中国人扫射。这样连续屠杀了三天,被枪杀的“中央军”和无辜者约二万余人。
原日军第16师团步兵第33联队士兵山冈敏一曾亲历这种屠杀、抛尸入江反复交替进行的行为。他说:“有的被枪当场打,也有的只是被打倒。士兵们就把这些人统统扔到江里去。我就曾经拖着活人的手脚把他们扔进了江里头。然后又是将中国人排成排给我们枪毙。然后又是咚咚咚往长江里扔。”([日]松冈环编著、新内如等译《南京战·寻找被封闭的记忆》,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版,第354页)原日军军官黑濑市夫于1954年作证:“在南京下关扬子江岸有500具弃尸(中国人),由日本军汽艇将其拖入江心。”(《日本军官黑濑市夫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证言》,1954年4月4日,中央档案馆等编《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档案资料选编》第12辑《南京大屠杀》,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891页)也有些时候,日军部队专门进行屠杀,另强迫一部分百姓,跟着按其指令,将尸体抛入江中。原日军第16师团步兵第33联队士兵上西义雄曾见到这种处理尸体的场景。他说:
我看见过处置尸体的场景。扫荡完了用机枪扫射,大概花了一个星期到10天的时间。我们每天都出动。关于那些尸体的处理,就是我们中队先把人处置了,再让中国人收拾干净,第二天再打一批,然后再收拾,天天这样。
处置尸体的地方在城外,扬子江沿岸的码头一带。说到处理,就是把尸体扔到江里。负责扔的是中国人自己。他们的衣服上有蓝色和黄色的圆形标记,形状像是菊纹(日本皇室的徽章——译者注)上的花瓣。这标志就别在胸前。别了这标志的中国人就只负责处理尸体。我们一般用普通老百姓来干这活。
他们用手把尸体拖起来扔到江里去,人数大概有一个分队,12个到13个。这些人都是听从日本兵的指示来收拾尸体的。([日]松冈环编著、新内如等译《南京战·寻找被封闭的记忆》,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版,第244页)
日本随军记者今井正刚,目睹了中国苦力将被屠杀者的尸体抛入江中后,又遭日军屠杀的场面。他写道:
我们走到江岸边,混浊的扬子江水犹如一条黑色的带子,仍在筋疲力竭地流着。乳白色的晨雾,就像爬在水面上一样,笼罩着大江。黎明就要来了。
整个码头,是一座黑黝黝的尸山。有五十个或许到一百个人影在其间来回走动,他们在往江里拖尸体。痛苦的呻吟,流淌的鲜血,痉挛的肢体,再加上哑剧般的寂静。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