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34512是什么意思(34520是什么意思)
尸体,南京,下关34512是什么意思(34520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壕沟大致是宽2.5—3米左右,长度就不知道了。深度大概是一个人高,2米左右吧。那样的沟挖了多少完全不清楚。
埋的人数有多少?根本没有注意在那里埋了多少人。我们已经很疲劳了,摇摇晃晃的。听说那时光6中队就杀了大批的人。([日]松冈环编著、新内如等译《南京战·寻找被封闭的记忆》,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版,第153—154页)
日军有时还在屠杀时,利用被杀者先挖坑,然后把人杀,就地埋在自己挖好的坑里。市民陈福宝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作证时陈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
当南京屠城时,我只是十三四岁的玩童,日本军队满街在捉壮丁,搜到了我,便把我和其他的所谓壮丁绑在一起,结果我们被拉到城外的一块广场上,我和我的同伴,一共三十九个人,日本人连续杀了卅六个人,结果留了三个没杀,却罚我们用铁锹挖洞[坑],埋葬那了的卅六个尸首,于是我一锹锹的挖,但是一个满脸胡子的“皇军”,嫌我力气小,挖得太慢,把我身子一抬就掼在地上,我被掼得吐了好几口鲜血,半半活的躺在地上。日本人又把那二个挖洞的杀了,留下了我便扬长走了,我等到夜深人静才偷偷的离开广场。(《南京市民陈福宝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陈述日军在南京市内屠杀市民情形》,中央档案馆等编《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档案资料选编》第12辑《南京大屠杀》,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844页)
日本部队对被屠杀者尸体的处理,大量的还是采用毁尸灭迹的办法,或焚烧、或抛尸入江、或先焚烧再抛尸入江。
对于数量较大的集体屠杀,日军为求既将濒临亡的重伤者全部杀,同时又将尸体处理干净,便采取了先焚烧、继之以抛尸入江的做法。中国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判定:日军在草鞋峡江边,将5.7万余军民,“用机枪悉予扫射后,复用刺刀乱戳,最后浇以煤油,纵火焚烧,残余骸骨悉投于江中”。(中国审判战犯军事法庭《谷寿夫战犯案判决书》附件,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案号五九三—870)日本记者本多胜一采访了一名化名“田中”的原日军士兵。田中详细叙述了12月18日、19日两天屠杀、焚烧和抛尸入江的血腥场面:
尸体堆积得很厚,要在黑暗中扒开尸体堆,确认上万具尸体中是否还有活着的,是一项繁重的工作。于是,想到的办法就是火烧。尸体都穿着厚厚的冬棉装,因此着起火来不容易熄灭,并且可以照亮夜空,给作业带来了方便。衣服一着火,不管怎么装的都会动起来。
我们在尸体山的处点起了火。火光中仔细看,可以发现,原来以为是了的却还活着,他不能忍受灼烤正偷偷地用手想把火弄灭。只要看到有动弹的,我们就立即用刺刀捅他。在烟熏火燎中,扒开堆积的尸体,没完没了地继续着用刺刀处理的最后作业,弄得鞋和绑腿上都糊满了黏糊糊的人的油脂和鲜血。
……
通宵达旦的“作战”行动后,第二天每人已是浑身腥臭,粘满尸骨燃烧的灰尘,一个个显得狼狈不堪。当早晨回到驻地时,身心疲惫,头脑昏沉,毫无表情。那天(18日),我睡得像猪一样。
为清理尸体,这一天又派来另外一支山部队支援我们。此阶段的工作,使用了汽油,以将尸体全部焚烧。如果把带有枪伤和刀伤的尸体直接扔到江里冲走的话,会留下一些痕迹。焚烧的目的就是为了尽可能地消痕迹,然后扔进江里冲走。但是,没有足够的燃料使如此多的尸体燃烧得像火葬一样只剩下骨头。把这些尸体扔到江里的工作,也是相当繁重的,18日一天不可能完成。我们用带钩的粗柳树枝,将尸体拖拉到江里。此工作一直持续到19日中午才结束。([日]本多胜一著,刘春明等译《南京大屠杀始末采访录》,北岳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373—374页)
美国《时代周刊》也曾披露了日军在对1万名左右中国男子进行屠杀后,抛尸入江和焚烧的做法。报道说:“一名十七岁的(中国)男孩来医院,他说有一万名十五到三十岁的中国男子于(一月)十四日被押出城到轮渡旁的江岸上。在那儿,日军用野战炮、手榴弹、机关枪向他们开火。大多数尸体被推入长江,有的尸体被高高架起焚烧,只有三个人逃了出来。男孩推测,一万人中,大约有六千是,四千为平民。他的胸脯中了一弹,伤势不重。”([美]《时代周刊》1938年4月18日。转引自陆束屏汇辑编译《南京大屠杀——英美人士的目击报道》,红旗出版社1999年版,第149页)
焚尸灭迹的做法,在日军南京大屠杀中,极为常见,特别是在数量较大的集体屠杀中。中国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判定:
民国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下午一时,在司法院难民所内,将着制服长警一百余名,改装者三百余名,另有军民一千余名,总共二千余名,排成四队,用机枪十二架,及步枪押送至汉中门外,分别捆扎,用机枪扫射,其已及受伤者,复用木柴、汽油焚烧。(中国审判战犯军事法庭《谷寿夫战犯案判决书》附件,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案号五九三—870)
南京守军营长郭歧,曾经亲自访问过这次汉中门集体屠杀中的幸存者伍长德,事后在《陷都血泪录》中写道:“有个,他是被捉到水[汉]西门将要惨杀而幸免于难的。大概这一次共有三千余人,一字儿站在空地上,后面用机关枪扫射,他未等子弹到来,即先趴倒装,兽兵惨杀之后,为消灭痕迹起见,用汽油焚尸,分成几十堆,他被压在一个堆的下面,等到火着之后兽兵离开,他乃由火烧尸堆中爬出来,这是我亲自问过他的。”(郭歧:《陷都血泪录》,“南京大屠杀”史料编辑委员会等编《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料》,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5页)
原日军第16师团第20联队第3机枪中队伍长牧原在《阵中日记》中,也记录了在汉中门外大批尸体被焚烧的情景。他在1937年12月27日的日记中写道:“午前8时出发去‘征发’蔬菜,通过汉中门,向长江边前进。在汉中门外的一个地方,五六百中国的尸体,被烧得焦黑,重重叠叠堆积着。”(《南京大屠杀图证》编纂委员会编《东史郎诉讼案与南京大屠杀真相》,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52—153页)
市民王恒山则在救助了一位从焚尸现场逃出的中国士兵后,了解到日军在汉中门外二道埂子殷德标宅中,将100余名被屠杀者予以焚烧的暴行。他说:“(12月)十五日晚九时,敌人口令一下,一群鬼子以刺刀乱戳,刺杀后再用煤油浇在尸体上发火焚烧。”结果有96人被杀,并被焚尸,仅有7人受伤逃出未。(《南京临时参议会致内政部函》1946年11月2日,中央档案馆等编《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档案资料选编》第12辑《南京大屠杀》,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384页)
安全区国际委员会秘书斯迈思在一封致家人的信函中,叙述了日军将140名难民屠杀后加以焚烧的恐怖做法。他写道:“今天另有一人跑回来,他的脸全部烧坏了,很可能眼睛被烧瞎了。他报告说他们140个人被绑在一起,浇上汽油、点火焚烧!太恐怖了!他和前面那个人是否同一组,我们不得而知。被枪毙的那组据说是先浇上汽油再点燃尸体。里逃生的那个人被压在下面,最后得以跑走……”(章开沅编译《天理难容——美国传教士眼中的南京大屠杀(1937-1938)》,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00页)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