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疯狂的预制菜|去厨师化?预制菜万亿市场这四大难题仍待解决
目前,市场,菜品疯狂的预制菜|去厨师化?预制菜万亿市场这四大难题仍待解决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预制菜概念升温背后,是各路资本对万亿市场的豪赌。有机构预测,如果按照日本预制菜60%的渗透率、每年20%的复合增速估算,则我国预制菜行业规模有望达到3万亿元以上。
尽管前景广阔,但万亿市场何时成熟,行业标准缺失会带来哪些风险,餐饮业格局将被如何改写,C端市场潜力如何挖掘,这是预制菜行业目前面临的四大待解难题。
万亿市场何时成熟?
国海证券研报显示,预制菜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兴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日本。日本由于人口密度高,超市和便利店随处可见,预制菜需求较大,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递增,目前渗透率已达到60%以上。
与日本相比,我国预制菜市场尚处于初级阶段。《中国烹饪协会五年(2021-2025)工作规划》数据显示,目前国内预制菜渗透率为10%-15%,预计在2030年将提至15%-20%。
国海证券预测,目前中国社会结构的核心经济指标,如人均GDP水平、劳动人口比重、家庭结构等,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日本非常相似,因此中国预制菜市场有望迎来高速增长期。如果按每年20%的复合增速估算,未来6-7年,中国预制菜行业将形成万亿规模市场。参照日本60%的渗透率水平,则我国预制菜行业规模有望达到3万亿元以上。
巨大的市场前景吸引多路企业和资本入局。除了“预制菜第一股”味知香等专业生产企业之外,如上游农牧水产企业国联水产、福成五丰、泰森、正大,速冻食品企业安井食品、三全食品、千味央厨、理象国,餐饮企业陶陶居、松鹤楼、西贝、眉州东坡,渠道类企业盒马鲜生、永辉超市、每日优鲜、叮咚买菜,都纷纷进入预制菜赛道。
预制菜产品受到企业和资本追捧。然而,预制菜“万亿市场”的到来仍需等待。味知香招股书显示,我国直至2000年前后才陆续出现半成品菜生产企业,目前生产企业众多,竞争激烈,但碍于冷链运输、地域性饮食习惯等,尚未出现全国性的龙头企业。
千味央厨董事会秘书徐振江认为,预制菜有好的产业前景,但入局者还处在各自摸索的阶段。“行业成熟有两个标志,一是龙头出现,二是有大单品,目前国内预制菜还没跑出一个大企业,也缺少大单品。”
泰森中国产品总监张赟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国内预制菜市场还处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状态,尚未形成行业龙头。当行业不做消费者教育便能形成自发购买,且拥有这种不可替代的消费场景,如年夜饭礼盒时,国内预制菜市场才会真正进入成熟阶段。。
标准缺失有无风险?
味知香在招股书中将半成品菜描述为以农产、畜禽、水产品等为主要原料,经过洗、切及配制加工等处理后可直接进行烹饪的预制菜品。国海证券研报则将预制菜分为即食食品、即热食品、即烹食品、即配食品四大类。
如按照上述定义和分类,成品预制菜、自加热食品、速冻食品、生鲜净菜等都可归为“预制菜”,概念过于宽泛。北京消费者崔先生就此提出疑问,“腌制牛排、冷冻鸡米花、自热火锅里的菜包,算不算预制菜?”
“预制菜是新概念,没有标准,定义还不够明确。有人认为预制菜是熟的,有人认为是净菜、净肉,还有人认为是个性化解决方案。”徐振江认为,如果标准和规范缺失,所有沾边的品类都归为预制菜,市场就会失去意义。目前C端预制菜市场增速较快,一部分来自新增消费,还有一部分原因是消费品进行了重新分类,被归为预制菜,推高了行业整体数据。
新京报记者近日对北京市场销售的眉州东坡、谷言、冻品先生、陶陶居、丰收日、盒马工坊、盘点美味、唐顺兴、正洋、小椰炖、唐宫夜宴等11个品牌的13款预制菜统计发现,使用的标准五花八门。其中有8款产品标注使用的是商务部SB/T10379《速冻调制食品》标准;2款产品执行的是企业标准;1款执行的是工业和信息化部QB/T 5471-2020《方便菜肴》标准;1款产品执行的是商务部SB/T 10648-2012《冷藏调制食品》标准。而在标称“冻品先生”酸菜鱼的产品包装上,甚至可以找到5种食品标准,其内含的免浆黑鱼片、老坛酸菜、酸菜调味酱、辣椒花椒包、芝麻等配料分别执行不同的标准。
“冻品先生”酸菜鱼包装标有5种食品标准。此外,代工现象在预制菜市场也十分常见。仅盒马工坊半成品菜就有福成五丰、北京同得发农产品加工公司、北京知食优享科技公司、天津莎家邦食品等公司生产或委托第三方生产。
另一方面,标准缺失或存在一定的食品安全隐患。味知香招股书显示,目前半成品菜行业集中度低、规模化企业少,其中多数企业依然停留在作坊式的生产加工模式,面临产品单一、标准化程度低等问题。多数作坊式半成品企业在原料采购、生产流程、仓储物流等方面与规模化企业差距较大,难以实现原材料追溯、标准化生产和冷链物流配送,无法保证食品卫生安全,未来将被逐步淘汰。
正大集团农牧食品企业中国区北京总部电商部资深副总裁张国强认为,目前预制菜赛道要有更长期的发展,首先需要加强食品安全管理,这样才能规避快速增长带来的风险和隐患。“我们相信先把品质做好,为消费者提供过硬的产品,一定会赢得市场。”
张赟认为,预制菜配菜复杂,制定标准需要广泛收集主流预制菜的搭配,还要参考食材和加工工艺。目前泰森采用较为严格的企业标准来加工预制菜,也愿意推动行业标准的制定。
餐饮业将去厨师化?
在国内,预制菜更为业内熟知的名称是“净菜”“半成品菜”,最早可见于连锁快餐企业的中央厨房供应链,用以解决中餐标准化和烹饪效率等问题。如今,以餐饮业为代表的B端市场仍是预制菜开拓的主要领域。
国海证券研报显示,日本预制菜市场to B端与to C端的比例是6:4,但在国内,这一比例约为8:2,中餐企业依然是国内预制菜的最主要销售渠道。目前餐饮企业人工、租金成本高企,市场竞争激烈,迫切需要能缓解成本压力、提升效率的预制菜供给。
据徐振江介绍,千味央厨是在近三五年从速冻供应链切入预制菜赛道的,且主要针对B端市场。在他看来,预制菜之于B端市场是刚需,尽管不同餐企对菜品的“预制”程度及需求各有不同,产品开发周期相对较长,但双方一旦形成合作关系,黏性将非常强。
从政策角度来看,2021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非居民厨余垃圾处理计量收费的指导意见》,指导地方推进非居民厨余垃圾处理计量收费工作。据统计,截至2020年,我国餐厨垃圾产生量为1.2亿吨,而全国已建、在建、筹建的餐厨垃圾处理项目总计处理能力约2.15万吨/日,相对于产生量仍有很大不足。
上一篇:单程费用近30万!可“定向爆破”癌细胞的质子重离子治疗为何这么贵?能否降至“平民价”?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