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中金谈大类资产配置:美债利率仍有上行空间
债利,中金,利率中金谈大类资产配置:美债利率仍有上行空间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中金大类资产配置研究:李昭,杨晓卿,王汉锋
美联储FOMC会议传递鹰派信号: 1月份FOMC决议文件提示美联储将于3月份结束Taper,并且会“很快”提高政策利率目标(it will soon be appropriate to raise the target range),说明3月FOMC会议加息基本已成定局。会议同时公布《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缩减原则》,提示美联储将在加息启动后开始“缩表”。1月FOMC文件内容基本符合市场预期,超预期之处集中在Powell新闻发布会。与会前预期不同,Powell并没有在“鹰派”会议文件发布之后使用“鸽派”表述与媒体沟通、安抚市场情绪,而是表示货币政策应该反应迅速(nimble),并且没有明确否认在未来几次FOMC会议上连续加息的可能性。与之形成鲜明对比,在15-18年货币收紧周期中,美联储在与媒体沟通时一般会强调货币收紧节奏保持缓和(Gradual)。新闻发布会释放明确鹰派信号,导致美债利率上行,美元走强,美股收跌。
图表:2022年十年期美债利率继续上升
资料来源:Bloomberg,中金公司研究部
加息前置推高长端美债利率:期货市场预期2022年加息次数已经接近5次。3月份预期加息幅度超过30bp,表明市场正在计入一次加息幅度为50bp的可能性。在过去1个月里,期货市场反映的2022年预期加息次数增加2次,同时2023和2024年的预期加息次数各减少1次,导致从现在到2025年的累计市场预期加息次数仍然保持在6-7次左右。
图表:期货市场反映2022年加息次数已接近5次
资料来源:Bloomberg, 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期货市场反推的3月份加息幅度超过30bp, 部分计入50bp加息幅度的可能性
资料来源:Bloomberg,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截至2025年的市场预期累计加息次数仍然保持在6次左右
资料来源:Bloomberg, 中金公司研究部
市场预期加息节奏前置,但累计加息次数变化不大,与我们对美联储“非典型”货币紧缩周期的判断一致:本次加息周期可能前快后慢,提前开始也提前结束,政策利率上升幅度有限。加息预期前置导致未来10年的短端利率平均数值上升,推升长端利率中的利率预期部分。中金“利率预期+期限溢价”模型显示,2022年以来十年期美债利率上升30bp,主要反映利率预期抬升。
图表:2022年美债利率上行主要由利率预期驱动,期限溢价保持低位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 中金公司研究部
债券供需因素或未被充分定价,美债利率仍有上行空间:目前期限溢价保持在50bp左右,与2019-2020时期的点位接近,可能计入过多悲观预期,同时没有充分计入未来美债供需压力。从2022年全年看,我们预期美联储削减美债需求,同时财政部减少美债供给。由于美联储削减债券需求速度超过财政部削减债券供给速度,可能导致供给压力在第2季度之后开始凸显,进而通过影响期限溢价推高长端美债利率。
图表:当前期限溢价与2019-2020年接近,可能没有充分计入未来美债供需压力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2022年第二季度美国国债供给压力开始凸显
资料来源:Bloomberg, 中金公司研究部
除此之外,虽然美联储强调加息是当前主要货币政策工具,但也不能排除“缩表”超预期的可能性。12月FOMC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认为“缩表”可以推升长端利率,有助于控制通胀以及防止收益率曲线扁平化。如果通胀长期保持高位,美联储除了加速加息之外,也可通过加快“缩表”实现政策目标。但期限溢价在1月份“缩表”讨论升温后基本没有变化,反映市场可能没有对这种可能性充分定价。在利率预期与期限溢价的共同影响下,我们认为十年期美债利率可能继续震荡上升,但上行空间正在减少,预期年底上升至2.1%左右。
中国市场影响有限,海外市场震荡加剧:面对美债利率骤升与海外流动性收紧,我们认为国内市场重演2021年初大幅调整的可能性较小,缘于当前宏观环境与2021年初相比发生了3点重要变化:风险溢价增加,提高股市韧性;货币政策转松,利率趋于下行;经济周期企稳,支持市场表现。我们在主题报告《美债利率如何影响中国市场?》中建立了一套系统性框架,分别测算了美债利率通过宏观、资金、情绪3种传导渠道对于中国股、债市场的影响方向和强度。加总不同传导渠道的影响,可以得出美债利率变动对中国资产的净影响。
图表:美债利率对中国市场的传导机制
资料来源:中金公司研究部
我们发现中美利率联动主要是中美经济周期同步的结果。在中美经济周期明显错位背景下,中国利率可能保持下行趋势。如果美债利率上升更多反映货币收紧超预期,可能通过资金渠道和情绪渠道对中国股市形成双重压力。由于这两条渠道传导强度相对较弱,美债利率上升对中国股指的压力可能相对有限。与外部扰动相比,我们认为“稳增长”政策与中国自身基本面对中国市场影响更大。我们建议对中国市场中期勿悲观,静待“情绪底”到来,未来3个月里适度超配中国股债。
图表:中美国债利率背离区间与中美经济周期错位区间高度重叠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美债利率与A股走势背离与中美经济周期错位关系不大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如果美债利率上升反映经济基本面好转,A股外资流入增加,对A股是利多而不是利空
资料来源:EPFR,Bloomberg,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如果美债利率上升反映“货币政策冲击”,A股外资净流入减少,但关系相对较弱
资料来源:EPFR,Bloomberg,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美国货币政策冲击往往引发美元指数上涨,但关系较弱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美元走强,沪深300指数往往下跌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过去一周全球大类资产表现排序(2022/1/20-1/27):大宗商品>中国债券>全球债券>黄金>海外股票>中国股票。过去一周,在美联储紧缩预期升温、地缘政治、恒大宣布债务重组等因素影响下,全球风险情绪下降,股市普遍收跌、波动加剧,中国债券在国内货币政策宽松背景下收涨;地缘政治因素推升了原油供应风险和全球通胀预期,原油周内表现亮眼。分资产来看:
1) 股市:伴随美联储紧缩预期升温和地缘政治因素,本周全球股市普遍走低,FOMC会议后标普500指数继续下挫,周内收跌-3%,欧洲股市周内收跌-3.6%;国内稳增长政策仍在陆续出台,但全国疫情多点散发、房地产债务风险叠加春节前市场情绪低迷,本周A股下跌4.4%,港股受外围流动性紧缩预期、国内增长担忧等多重因素影响本周累计下跌5.2%。
2) 债券:中美流动性继续分化,表现为中国货币政策开始宽松,而美联储FOMC会议继续传递鹰派信号,在此背景下,中美利率走势分化加大,中国利率在流动性宽松背景下维持在2.7%左右,而美国利率震荡上行至1.86%,与我们在《中美利率会再次背离吗?》中预判一致。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