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非死即活)-非死即活不经语
知识,数学,归纳(非死即活)-非死即活不经语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人和知识是分不开的。一切命题、公理、法则,只有被人认识以后,才成为知识。在批判过去旧有的知识中会产生新知识,从猜想中也可以产生知识。如果从方法而言,归纳是产生知识的一个关键环节。
在认识的抽象体系上,尽管数学家认为不必有物质、空间和时间,更不必有人,但在抽象数学里,数学家(他认为他自己不过是某个集合中的一个元素还是规定,数学归纳是证明一个定理或定律的方法。
物理知识的归纳条件,无论是准确度或是严格性,都必须放宽。对时间、空间、物质为客观存在的假定,带来一个自然的问题,那就是,可以想到但不能观测到的未来时间、遥远的空间、未知的物质,都未必有限。
在物理认识体系中,知识的物理归纳未必能延伸到无限的时间、空间和物质。所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物质定理,就不能被归纳出来。
所以,我们对任何事物的认识不是一次两次就能完成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和深化。为了解决归纳方法的欠缺,我们可以把知识进行划分,取我所需,为我所用。
为了获得新的知识,我把数学归纳开拓为信息归纳。在一些新概念的基础上,信息归纳可以包括偏面归纳,模糊归纳。灰色归纳,孤独归纳,混沌归纳等等。
尽管这些知识还是偏面、模糊、灰色、混渎的,但是,它却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新的世界。人对知识的主观要求可以是无边无际的,人的求知力和创造力也是无限的。
庄子曾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虽然抽象的知识是永恒的、无边的和绝对的,但是,在空间、时间和物质的世界里,知识是因地而异,因时而异,因对象(物、人而异的。所以在物质世界里,没有任何知识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对任何对象都正确的。
如果把知识比作人类进化的一座小桥,架在两个悬崖之间的深谷上,回头看是北京猿人,向前看是未来的“超人”。
作者:知识是无价之宝,但一些人未必有这样的认识。莫说求知创新,就连读书学习也不怎么重视。为了挣钱,有的家长干脆把上学的孩子推向了市场。
翁老:人活在世上离不开钱,但钱也不是万能的。《诗经》里有句话,说“织布织布,不如为估”。意意,这是一句怨言,却千古难改。但必须记住,务实的核心仍然是知识,没有知识,金山银山也有花光的日子,而知识是产生权利,使人类幸福和进化的源泉。
作者:如果把知识比作人类进化的小桥,那么我想小桥是用数学表达式连接而成的,因为我看您的预测论几乎全是数学公式。
翁老:这比喻是挺恰当的。数学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人们往往认为数学枯燥乏味不好学。当然,数学的高度抽象使人们对数学产生了心理障碍,它绝不象听一首乐曲、唱一支歌,或者看一座雕塑、一幅油画那样,能调动起艺术细胞。但数学作为现代科学的重要内容,它有着鲜为人知的精神内涵。
如果你有信心有能力成为一名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等,你就会深刻地体会到数学给人类带来的巨大贡献,被数学的强烈艺术魅力所陶醉。
即使不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这一点:整个宇宙,当然包括人类,都是生活在精确数学定律制约之中的。只不过,有许多深藏的规律还未被发现。所以,我们要充分地应用数学原理并在实践中发展完善数学。纯数学要学,但应用更重要,不然,学得再多再好,充其量也是知识的堆砌,不但不利于创新,而且会成为创新的拦路虎。
培根曾说过,数学是“通向科学大门的钥匙”。伽利略也说:
“自然界的伟大的书是用数学语言表达的”。许多问题的研究都从数学入手的,数学在实践中的应用又推动了数学的发展。牛顿力学推动了微积分的产生,爱因斯坦的应用又推动了数学的发展。我在对天灾预测的探索中,就是从研究质数问题入手的。你知道,对质数研究过去认为没有什么实用价值,比如,哥德巴赫猜想,还处在“猜想”之中。但谁也没料到,质数研究在密码学中得到了应用。我通过对质数的加减运算,找到了一把“丈量”天灾的“尺子”,如果在质数问题上进一步探索的话,可能会找到一把破译无序世界的钥匙。
西方文明发展的表现之一就是拆零,他们善于把整体拆开来研究。中国古老文化表现之一就是天地合从这个角度看,在自然科学领域,中西方结合是大有前途的。
收藏举报3 条评论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