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客家民居的特点)-走近客家建筑)-感受浓浓客家文化
客家,民居,建筑(客家民居的特点)-走近客家建筑)-感受浓浓客家文化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客家民居的特点(走近客家建筑,感受浓浓客家文化)
客家建筑即是客家民居。客家民居有三种样式:客家排屋、客家围屋、福建土楼,在建筑美学视野中,客家民居有千姿百态的建筑造型。
客家民居与其他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一样有共同特点都是坐北朝南,注重内采光;以木梁承重,以砖、石、土砌护墙;以堂屋为中心,以雕梁画栋和装饰屋顶、檐口见长。
客家民居始建于唐宋,兴盛于明清。客家人在古代的时候,本姓族人总要聚居在一起。而且为防豺狼虎豹、盗贼侵扰,客家人便营造“抵御性”的营垒式建筑住宅,如梅州、河源、惠州、深圳等地区的围龙屋、四角楼、围屋、碉楼。各地的客家民居都不尽相同,例如,广东大部分的客家围屋、客家围龙屋、客家排屋和福建的客家土楼就风格各异,不过功能上却都大致相同。
客家排屋
客家排屋是客家民居的样式之一,它的功能与客家围屋、客家土楼相似,有很强的防御功能。这种碉楼和排屋相结合的传统民居建筑,被专家命名为排屋楼,为客家人所独有。
客家排屋历来是客家文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排屋是客家建筑的延伸,从结构上很讲究和谐对称。排屋墙身厚、屋梁高,家家户户并排建屋,左邻右舍墙瓦相连。排屋前有风水鱼塘,中间有空旷的禾坪,四周种植芭蕉,加上雕梁画栋,诗情画意,美不胜收。相对于碉楼的高耸入云,不可触攀,排屋更贴近百姓生活,显得亲和自然。
客家排屋十分讲究文化气息,这与客家人知书识礼、重视精神修养的传统有关。今天我们看到的江屋虽已破败,但仍可以看到,门楣、窗棂、屋檐、廊柱等位置,有形形色色的绘画、雕塑、木刻、诗词楹联等文学艺术作品。
客家围屋
客家围屋,又称围屋、客家围等,被誉为“东方的古罗马城堡”“汉晋坞堡的活化石”,被中外建筑学界称为中国民居建筑的五大特色。围屋的类型主要有围龙屋、围楼、四角楼等,在形式上主要有方形围屋、半圆形围屋、圆形围屋。
方形围屋:四角楼方形的围楼主要分布在赣南和粤北,也称为四角楼。四条边上一般有二至四层的围楼,四个边角都是碉楼或炮楼,有如堡垒。中间仍然保持“三堂二横”的祠堂形式,或者浓缩为一间祖祠。
半圆形围屋:又被称为围龙屋或者客家围拢屋,主要分布于广东等的梅州、深圳、惠州、河源、韶关,一般都有三百年至八九百年历史。围龙屋前半部为半月形池塘,后半部为半月形的房舍建筑。两个半部的接合部位由一长方形空地隔开,空地用三合土夯实铺平。
福建土楼
福建土楼产生于宋元,成熟于明末、清代和民国时期。土楼以石为基,以生土为主要原料,分层交错夯筑,配上竹木作墙骨牵拉,丁字交叉处则用木定型锚固。
福建土楼是以土作墙而建造起来的集体建筑,呈圆形、半圆形、方形、四角形、五角形、交椅形、畚箕形等,各具特色。土楼最早时是方形,有宫殿式、府第式、体态不一,不但奇特,而且富有神秘感,坚实牢固。由于方形土楼具有方向性、四角较阴暗,通风采光有别,所以客家人又设计出通风采光良好的圆土楼。现存的土楼中,以圆形的最引人注目,当地人称之为圆楼或圆寨。
福建土楼属于集体性建筑,从历史学及建筑学的研究来看,土楼的建筑方式是出于族群安全而采取的一种自卫式的居住样式。在外有倭寇入侵,内有内战的情势之下,举族迁移的客家人不远千里来到他乡,选择了这种既有利于家族团聚,又能防御战争的建筑方式。同一个祖先的子孙们在一幢土楼里形成一个独立的社会,所以御外凝内大概是土楼最恰当的归纳。
雕琢有价值的时光。 ——今日工匠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上一篇:(客家建筑)-客家文化的主要特点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