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客家建筑)-客家文化的主要特点
客家,客家人,建筑(客家建筑)-客家文化的主要特点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3
围龙屋的客家文化特点
历经沧桑后,要做时间的朋友
客家围龙屋虽然有不同的外在形态,但其内在布局、功能无不体现了客家文化的特点。
第一,客家围龙屋追求天人合一,与自然环境达到和谐统一。客家围龙屋,在选址上注重风水,选择靠山近水向阳的选址。北有连绵高山作屏障,南有远山近丘相呼应。左右两侧有低岭怀抱围护,易守难攻。内有千顷良田,河流婉转有情。俗称四神兽: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
客家人注重屋宅后面风水林的生态保护,认为那是“靠山”。同时建筑就地取材,成本较低。
此外,客家风水在各方面又有规定,比如修行方面崇尚”德修运昌“、在屋子朝向方面要求”负阴抱阳“、在排水方面需要”九曲萦回“、在门户的安排上注重”收纳交泰“、在一些细节方面注意”镇凶纳祥“。房屋的朝向、动土的日子、灶台的朝向、上梁的时辰,都必须一丝不苟地讲究。
在建筑形制上,注重天圆地方的宇宙图示,阴阳相协调,处处体现太极的理念。很多人觉着土楼过于刚性,其实不然,土楼往往伴溪而建,内掘有甘美的井,排水道也有讲究,必须是九曲萦回,才不构成”水煞“。
在建筑的一些安排上,还表现出仿生和注重人丁兴旺的意向。例如围龙屋的化胎风水穴位,胎土内安龙神,与祖宗一样享受世代香火。围龙屋象一个伸出双手合抱的人,住在里面,如做交椅一样安稳。著名客家风水师林牧提出过,是按照人体的比例设计围龙屋三堂二横的比例和平面关系,道法自然。
第二,体现儒家文化。围龙屋以祖堂为居住核心,突出客家人敬祖穆宗、慎终追远的文化习性。同时围龙屋内必备私塾,各种楹联和牌匾,注重宣传崇文重教的思想,屋外的石笔宣传积极考取功名入世,并注重忠孝节义。
围龙屋内崇尚晴耕雨读,适应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又砥砺子弟通过读书光宗耀祖。
客家围龙屋采取祠宅合一的设计,同一祖宗的后代,增建新围或者扩建老围,也都是本着”聚族而居“的需要和原则。
子弟教育,设在祖堂,红白喜事,必拜祖堂。房子的设计,也本着要让祖先感到舒服的原则,祖先舒服了,才能保佑子孙后代。这是客家人骨子里的理念。
第三、客家围龙屋处处体现军事防御特色。从客家围龙屋分布的县的名字,就知道历史上这些地方有多么乱。生逢乱世的客家人,在遭逢倭寇、猛兽、瘴疠的侵袭以及本地人的冲突,血与火的冲突不断上演。比如南康、南安、永定、南靖、永安、宁都、平和、和平……这些名字就是建镇时对和平的期待。客家人从中原南迁的汉人,受当地人的排挤和欺侮,为了团结御侮求生存,他们不得不在偏僻的山区聚族面居,也不得不建造具有防御性的城堡式住宅——围龙屋,以抵御盗匪和当地人的侵扰。
↑明末崇祯年间济安楼的会盟立约序
为了提高防守自卫能力,客家人根据当地环境条件,将中原府第式住宅和坞堡壁垒等承袭加以改造。五凤楼形制来自西周至汉唐衣冠士族、官宦大户宅制,围龙屋、土楼、碉楼基本形制为中原世家大族的坞堡形式。
以古堡式的土楼为例,墙体用泥土混合糯米、石块等夯筑而成,做得非常厚实,刀枪不入,而且不易火攻。一二层不设朝外的窗户,或者只开枪眼,三四楼才有朝外大窗用以采光通风、瞭望敌情和向外射击。大门的门框门槛都是条石,门上斜挖了几个护门孔,并安装防火水柜和水槽。有的土楼还夯筑了夹墙。土楼内各种设施齐全,深水井可作为围困时的水源,有各种加工粮食的设备。此外,有的还设置了传声筒和秘密逃生通道。四角建有碉楼的“四点金”,突出的炮楼和耳楼,用以消除射击死角,逼退贼匪。
围龙屋外面的围龙,也是拱卫正屋的防御屏障,围屋间窗户不大,都是自然的瞭望孔、射击孔。
第四、客家围龙屋通过保障宗族团结和后代延展,提供了百世安居的可能性,以求世代做时间的朋友。无论哪种客家围龙屋,礼制厅堂都是建筑核心,以祖堂为核心的空间,构成客家建筑向心布局,祖堂是整栋建筑的焦点。这种点空间,具有极大的开放性,便于后代繁衍扩展。同时对外具有排他性,对内具有向心性和秩序性,在治理过程中还具备整体性。
建筑的豪雄程度,也是建筑家族之经济实力和宗族凝聚力的体现。很多围龙屋,由几代人以数十年时间建成。客家围龙屋,通过客家文化的加持,真正成为了时间的朋友,这个恐怕也是其他民系不太多见的。
想想我们客家人的开基祖,在经历了动荡不居的漫长迁徙之后,终于找好了一块地,用铁䦆头挖起屋基第一块土的时候,此刻他安居的梦想,还只是个种子,选址的周遭还是漫山荒野。然而他充满希望地、富有责任地、豪迈而彪悍地、愚公移山一样地开启了人生的新阀门,或许,带着坚毅而深邃的眼神。
就凭一双手,在有生之年,建一座巨宅,呵护一大家族,以百世安居,这是开基祖的豪迈,他们做到了。房子屹立了数百年至今,后代瓜瓞绵绵、人才辈出。如果说,围龙屋是他们创造的产品,那么这些产品,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
写到这里,再提一下乔布斯。他设计的Apple Park,巨大的曲面玻璃(类似圆土楼避开“角煞”)、100% 的再生能源(类似围龙屋就地取材采用环保夯土建筑)、满目葱郁的树林(类似围龙屋的风水林)、一个在园区内的剧院(类似围龙屋内的小社会)…… 一切都映照了客家人祖先伟大的智慧。乔布斯在设计图(上图)上画了一个自发电的POD,可以自给自足的能源供给,类似围龙屋内的深井。他手书了一句话,大概也类似客家开基祖的心态吧:the pod as a generator。而客家人的Generator,就是骨子里自我激发自带效能的客家基因、客家精神。
这些客家巨宅,都好有温度。很辛苦地写到这里,码了一万多字,好像完成了一篇论文的客名君,忽然觉着好感动。
参考文献:
余英. 客家建筑文化研究[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期):14-24.
温春香, 朱忠飞. 清代赣南客家人的风水观与地域社会——以三僚曾氏坟墓纠纷为例[J].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8(04):18-24.
汤翔燕. 赣南客家乡土建筑—围屋的建筑型制及其室内研究[D]. 南昌大学, 2007.
安国强. 客家大迁徙(上下卷)[M]. 2015.
杨少波. 闽西客家建筑研究及其现代演绎[D]. 厦门大学, 2011.
牛燕燕. 福建客家土楼建筑的再生性研究[D]. 北京服装学院, 2017.
注:本文为客名堂总编原创,整理文献、图片资料及撰写费时费力,希望尊重版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如需转载请关注后加微信hakkatea申请。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部分图片无法了解到作者。传播文化角度引用。
推荐阅读:
客家历史上的六次大迁徙(原创)
画里的名人故居,原来这么好看这么有内涵
那些隐于客家山乡的王子和公主,你家的族谱可能记载过
上一篇:(客户关系管理案例)-华为的客户关系管理)-与我们想象的有什么不同)-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