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磨洋工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出现磨洋工现象
专注,孩子,大脑(磨洋工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出现磨洋工现象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之前我们写过关于孩子磨蹭的文章,很多父母说:感同身受。并且强烈要求写一篇应对方法。我们做了很多调研,看了大量相关书籍,希望以下方法能对你有启发。
——凯叔
作者 | 桑榆晚
一个朋友跟我吐槽,说孩子“干啥啥不行,磨蹭第一名”。
说起磨蹭,估计是很多孩子的“通病”。
TED一个演讲里,演讲者把大脑中导致自己拖延的原因归结为:自己脑子里有只猴子。
表面上看着在一动不动,脑子有个上蹿下跳,总想着在红尘中策马奔腾的猴子。
表面上看,这些行为是磨蹭、爱玩、好动,可能很多孩子或多或少都有。但往深里研究,
这都是注意力分散的表现。
专注力不够,不能集中精神做一件事;特别容易被外界影响,注意力就更分散。
谈起孩子的学习,李玫瑾教授说过这样的话:
专注力比智力更重要。
日本脑神经学家、美国迈阿密大学神经外科终身教授林成之,经过多年研究,在他的书《儿童专注力培养方法》中说:
10 岁前,是孩子专注力培养的黄金时期。
所以在这个时间段,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怎么培养,至关重要。
为什么有的孩子写作业磨洋工,做不到专注?
很多时候,不是不想,是做不到。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发现,控制专注的大脑区域,叫“前额叶皮层”。这部分区域还负责逻辑思考、短期记忆储存,以及抑制原始冲动。
和学习开车一样,专注力其实是一项基于大脑的能力。需要后天的不断激发、不断训练,才能让大脑掌握这种本领。
来源:《儿童专注力培养方法》
根据大脑发育特点,神经学家把专注力训练分为 0-3岁、4-7岁、7-10岁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和培养方式。
0-3 岁,不破坏,不打扰。0-3 岁,是专注力的本能培养期。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心理与脑学科教授曾做过一个有意思的研究,他们邀请了 40 组 12~16 个月大的宝宝和家长,运用眼动追踪技术,来分析孩子专注力的变化。
他们发现:婴儿的专注时长,和陪伴婴儿大人的表现有很大关系。
比如有一组宝宝自己玩得好好的,家长却总想和宝宝互动,一会儿拿着玩具在宝宝面前晃,一会儿又试图指导孩子怎么玩。
可惜孩子并不领情。
从摄影头看到,孩子的眼神不是飘向天花板,就是看父母的肩膀,并没有聚焦在父母的动作上。而且被打扰后,他的心思也没办法聚焦回玩具上了。
心理学家说:专注是一种持续的认知活动,额外增加的行为会中断专注。
所以在孩子 3 岁前,专注力不是培养出来的,是保护出来的。
4-7 岁,习惯培养期
脑神经学研究发现,在 4-7 岁时,大脑会根据孩子的使用频率,把“无用”的神经细胞修剪掉。
所谓“无用”,不是真的无用,而是孩子不经常使用的意思。
比如经常不专注,负责专注的神经长期被闲置,就会被大脑遗弃。所以这个阶段,家长需要纠正影响专注力的坏习惯,强化好习惯。
对专注力破坏最大的两个“杀手”——手机、睡眠不足。
孩子总玩手机不好大家都知道,可是原理是什么呢?
原来,科学家研究发现:做不到专注的人,脑容量会逐渐降低,无法应付做“正事”所需要的信息处理强度。
长期接受碎片化信息,长期熬夜,真的会让孩子立竿见影的“变笨”,专注力变差。
不仅是学习能力,也影响ta们的性格与处事。
比如患有注意力障碍的孩子无法克制自己,经常暴力冲动,他们无法给各种事情分析打量,排好优先级,也往往不能克制眼前的诱惑,做出长远对自己有利的决策。
7-10 岁,自我成长期
7-10 岁的孩子脑神经发育更加完善,自我意识更强,开始抵触家长的说教,产生逆反心理。大脑追求“独立完成的喜悦”这一神经系统变得异常活跃。
那么怎么锻炼孩子专注力呢?
答案非常简单:抓住一切机会,尽量让孩子多做选择,自己选择!
怎么做选择呢?丹尼尔•西格尔博士的著作《全脑教养法》中,有一个很好的例子。
一家三口正在餐馆吃饭,主食是玉米饼,但儿子并不想吃。
妈妈没有直接说:“不许闹,给我吃光!”而是问孩子:“不如你自己想想吃多少才算公平,然后再去跟爸爸谈谈。”
于是男孩开始了认真思考。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