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谈判案例)-采购与供应商谈判的9个真实案例
对方,供应商,采购(谈判案例)-采购与供应商谈判的9个真实案例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谈判案例(采购与供应商谈判的9个真实案例)
贪心不足
采购员总是希望拿到最低的价格。争取到更好的条件。但也可能正因为如此而断送了交易。一位非常强势的采购员,在一次设备采购谈判中,几乎将供应商逼得毫无退路。就在双方即将达成协议时,采购员还要得寸进尺:“你应该多送一套维修工具吧?”这下可把对方谈判代表惹急了。一套维修工具不值多少钱,但这似乎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对方决立即定撤销协议,愤然离开了谈判桌。
问题:您认为应该适可而止,还是乘胜追击?
点评:
谈判中有一句名言:“不要试图把所有的利益都收入自己的腰包”。千万不可过于贪婪,你可能会感觉自己获得了胜利,但兔子惹急了也会咬人,如果你让对方感觉你这个人过于贪婪的话,这样对你会有什么好处呢?只会增加对抗,甚至对方会在合作执行中千方百计地给你找麻烦,要把损失夺回来。谈判中还有一句名言:“谈判桌上的最后一块钱是十分昂贵的。”聪明的谈判者会让对方感觉舒服,甚至让对手觉得是自己赢得了谈判。
02
趁火打劫
某次采购和供应商经过艰苦谈判初步达成了交易,只是时间紧张,一方面双方要准备合同文本,而另一方面,供应商还准备邀请采购方出席政府的一场大型招商会上的签字仪式。而当采购方得知后面这一消息后,提出希望能够把价格再降低50万,结果对方一口答应下来。毫无疑问,供应商对这种做法不仅令人气愤,而且认为采购太不道德。但他们宁愿再付50万,也不愿意临时取消签字仪式,对于供应商来说太丢面子了,简直是莫大的侮辱。
问题:采购方行为不道德吗?为自己争取最大利益有什么不对吗?
点评:
很多使用这种策略的人并不会把自己的行为看成是不道德的,在他们看来,努力为自己争取到最大的利益并没有什么不对。而在很多情况下,对方会不得不接受你的条件,因为取消交易,说“不”的代价太高了,但并不意味着愤怒的对手会心甘情愿地挨宰。分为两种情况,如果是长期的交易,无论前面做了多少友好的努力都付诸东流;未来想要在双方建立信任,是非常困难的,不知道关系的修补要做出多大的努力。但如果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一次性买卖,再也老死不相往来,可能你赚了一个大便宜。若是你交完钱再取货,保不齐对方会设下什么陷阱等着你。当然,这世界上是好人多,但对于你这种行为,大多数人不认为是君子之为,你也就别希望对手非小人了。
03
咽下恶气
采购有时候也是卖家。公司已经扩展成一家巨大的新型工厂,旧仓库需要出售,采购员的估价是3000万人民币,他当时报出的价是3300万,但只收到一家回复,还价是900万。无奈之下只好很不情愿地接受了这个价格。而就这一价格,对方在谈判的最后时刻还是放弃了,他只好又重新寻找买家。通过一段时间微信群里的广泛传播,终于有家公司愿意3300万买下仓库。在采购员的介绍中,他可以把所有的货架送给买家,但要搬走一台除湿机(估计5000元左右),买家当场表示同意。但后来签合同时买家却坚持说采购员同意把所有的设备都送给他。采购员知道买家在撒谎,勃然大怒,与他展开了激烈的争吵执,最后双方不欢而散,交易泡汤。
问题:采购员的态度对吗?对这种撒谎,不守信的谈判对手,还同他谈吗?即使在当下局面,要不要退一步,将对方拉回到谈判桌前?
点评:
当对手使用这种策略做法时,采购可能感情非常复杂,如果跟着内心走,应该立刻取消交易,可另一方面,在谈判过程中,没有必要过于感情化,你可以冷静的以结果为导向进行处理。上一次900万的报价你接受了,现在客户愿意支付3300万,可你却为了几千元的旧设备把这笔交易拆散了,是否值得?商务谈判,是关注利益还是看重立场?投票者应该集中精力锁定眼前的问题,而不是对方的人格。优雅地让步,获得谈判的成功,而不会因为对方的一些挑衅行为而勃然大怒或者是终止谈判。愤然离席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作为谈判技巧应用。
04
悔之无及
一家柴油机厂的采购员,准备与一家轴承制造商的销售代表谈判。以前供应商的老旧设备出了问题,迫切需要从这家新供应商进货,而且这也是能在市场上唯一找到符合采购方所有条件的供应商了,而且技术水平比老供应商领先。轴承是柴油机的核心零部件之一,此时,价格显得不是最重要的。以前的供货价是2750元/台,据此,采购希望能在3000元内,底线是能维持原价,所以开价给出了2500元,并等待对方砍价,哪知道对方是个老实人,立刻同意,而且说他知道采购方原来的价格,只因为原来的供应商技术落后,成本太高。这不禁让采购员惊喜万分。很快签下了合同。可同事们却责备他开价太低,或者应该再砍对方一刀,采购员反省后也很自责,认为自己的工作没有做好,应该出价再低一些。
问题:如果对方开价3200元,最后谈判到3000,采购的谈判是不是显的很成功呢?这是什么心理?
点评:
当对方立刻接受你的报价后,本能的第一反应是我本来完全可以做得更好,第二反应是一定是哪里出了什么问题。在谈判中,已经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式,认为对方一定会拒绝你的第一次报价,而当对方接受了,反而倒不适应了。事实上,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习惯,容易得手的东西不珍惜,而历经千辛万苦得来则视为珍宝,而忽视了事物本身的价值和功效。这给我们所有人的谈判上了一课:永远不要接受对方的第一次报价。
05
简不如繁
公司的设备坏了,请供应商来维修,维修员来之后,采购先和对方谈价格,对方表示故障没有确定不好定价,公司设备坏了,当然着急了,就说先修吧,修完再商议价格。认真的维修员,又是打电话,又是查图纸,最后发现一个小元件坏了,换上后设备立刻恢复正常。一个元件十几元钱,维修员要了2000元维修费,采购很是不满,认为对方在敲竹杠。对方也很不满,认为花了这么大力气帮你,真没多要。采购则说你不就打了几个电话,查了几张图纸吗,费事吗?可事不凑巧,这台设备需要加一个新功能,来的又是这位维修员,这次他学乖了,先谈价格,开价5000元,讨价还价到4000元,维修员说问题比较复杂,这台设备要改的地方太多,还要回去换零件,他拆下一堆东西走了,第二天又拿来一堆东西安上(实际上,这位维修员,拿什么回去,还是拿着同样的东西回来,昨天他离开这儿后顺便去了另一家客户,实际上只是在软件上改了几个参数)。
问题:这种势态下,如何定价更加合理?
点评:
对方在谈判的实践中,学会了一条法则:服务价值递减。在你设备处于瘫痪状态时,自己不知所措,维修员简直是一根能救命的稻草,只希望尽快修复,对方所做的一切工作都会觉得是非常有价值的,但一旦设备修复之后,再往回看,就会认为这些工作是那么的简单、容易,过去眼里有价值的事情迅速被贬值,以至于彻底忘掉你为他所做的任何口头承诺。就像买到的商品,一旦开箱使用,再想卖就不值钱了。所以谈判高手知道如何让自己所做的事情显得很有价值:在你渴望的时候(而非完成之后)和你谈判;把事情夸大。事实上,服务性的价格更加难以确定,与一些标杆比对,也就是业内同行或者类似服务的价格可以做为参考;而厂家为了提升客户服务满意度,减少争执,公开收费标准也是常用的方法。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