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一公顷等于多少亩)-一亩地怎么计算
亩产,水稻,到了(一公顷等于多少亩)-一亩地怎么计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最近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闵宗殿在其论文《宋明清时期太湖地区水稻亩产量的探讨》,推算出了唐、宋、明、清四个朝代太湖流域的平均亩产,其中:
唐朝亩产276斤;宋朝亩产450斤;明朝亩产666斤;清朝亩产556斤。
太湖地区是中国稻作农业最发达的地区,也是亩产最高的地区。这里的稻作农业产量是全国最高的水平。而同时期的其余地区,特别是北方旱作农业,远远低于这一水平。相关学者认为北方旱作农业平均亩产从未超过亩产100斤,靠近南方的旱作农业因为水热条件较好,可以做到一年两季,或者两年三季,也会因为土壤肥力的问题不可能做到粮食产量翻倍。
从这个表格我们可以看到北方各省的亩产相差非常大,山西与陕西相比差了整整一倍。而且此时的东北地区均产也很低,甘肃的亩产甚至只有新疆的一半。前文提到过,一个成年人一年的口粮在400斤左右可勉强度日,这意味着北方旱作农业一个六口之家,一年消耗的粮食至少得按照5个成年人计算,一年消耗不下2000斤,那么至少要耕种20亩旱地才能活命,而且这些旱地的质量要达到一般水平,较差的估计至少30亩才能活命。如果田的水利、土质较好,也少不了需要耕种15亩以上的地才够全家口粮。
唐朝时期之所以武功赫赫,于均田制以及配套的府兵制息息相关。经过隋末乱世,北方地区地多人少,所以规定十八岁以上的中年男性和丁男,每人分田八十亩,永业田二十亩。老汉、残疾分田四十亩,寡妻妾可分田三十亩。可见唐初均田制的实行,让普通自耕农拥有了大量的土地,他们编入府兵,随军出征。不过府兵的马匹、武器、衣物、前往服役路途盘缠都是自备。有足够的田地,自然足够支付这些服役费用。然而到了唐玄宗时期,朝廷已经无田可授,民间土地兼并严重,府兵制也随着均田制一同瓦解了。唐朝由盛转衰也就成了必然,即便没有安史之乱,也会出现其他动乱。
整个北方地区,从3000年前的商朝以来的气候是持续不断地朝着干旱方向发展,这极大地限制了北方农业的发展,特别是西辽河、鄂尔多斯高原、河西走廊本是农耕文明,因为气候转冷,到了两宋时期已经完全属于游牧区域,明清时期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成了茫茫沙海。而且水稻种植对水利、阳光的要求极高,随着气候逐渐转冷,北方水稻的种植逐渐退回到淮河以南,中原地区极少再见到水田。同样意味着,3000年前可以一年种植两季粮食的地区,因为气候转冷到了近代可能只能做到一年一熟了。
可能有不少人认为北方旱作农业的产量不止100斤,怎么可能比南方亩产要差3倍以上?但这已经是比较靠谱的数据了,虽然史书上也有记载更高的记录,但那都是良田,就像现在袁老的超级杂交水稻已经亩产过千公斤了,而全国平均水平也不到500公斤。
其实不止是中国,当时全世界的亩产粮食比我国更低。社科院相关学者在《工业革命前英国农业生产与消费再评析》 中提到:16世纪“每英亩16蒲式耳还是一个较为适中的估算,折合中国市制,相当于1市亩产55公斤。”而同一时期,我国南北平均亩产粮食可以达到310斤,是英国人的两倍。即便是现代,印度水稻的平均亩产只有250斤,只有我国的四分之一强,差不多和我国唐朝时期同一水平。
唐朝因为筒车和曲辕犁的推广使用,太湖地区的水稻田均产达到了276斤,全国的水田均产预计不会地低于200斤。到了南宋时期,占城稻得以在全国推广,太湖流域水稻的亩产相较唐朝时期几乎翻倍。所以当时有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到了明朝时期,长江中游开始了大规模的围湖造田运动,从此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一带成为中国的粮食生产中心,于是谚语变成了:“湖广熟、天下足!”到了明清之际,两广地区的粮食种植业进一步发展,双季稻逐步开始普及,即便是五岭地区的山沟沟里,水稻种植业也是主要产业。
唐朝后期开始,中国的经济重心再次南移,南方的粮食对国家越来越重要。然而北方的持续干旱造成农耕与游牧的分界线大幅度南移了数百公里,游牧民族对华夏的威胁远远超过了任何历史时候,在春秋战国之前不过是芥藓之疾,到了唐宋之后则是心腹大患。这就使得中国的政治格局再次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因为塞外的军事威胁太大,不得不定都北方守住长城防线,而经济重心又已经南移,帝国的生存越来越依赖京杭大运河的漕运将南方的粮食运往北方。京杭运河也就成了帝国的主动脉。补给线过长,也使得中原国家与北方游牧民族的作战越来越陷于被动。
可以肯定一点,南方粮食的增产,并未显著地提升群众的生活水平。人口的过快增长,不但把粮食增产的红利吃尽,甚至造成了造成了国家抵抗外部风险的能力大为降低。乾隆时期英国派马格尔尼访华,其在回忆录中有不少见闻都是讲大清民众的生活极其困苦,所谓的康乾盛世不过是靠着清朝强大的政治手段和军事实力勉强维持着帝国的稳定而已。
清朝人口从明末的1亿多人口,稳定的政治局势让人口迅速增长,到了雍正摊丁入亩之后,增长速度进入指数级,迅速达到4.5亿人口,这一过程仅仅用了150年的时间。清末的历史地理学家汪士铎为此感慨:“人多之害,山顶已植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苗洞已开深菁,天地之力穷矣!”人口爆炸造成的压力迫使人们四处开荒,很多不适合种地的区域也不得不种上庄稼,只为了养活更多人口。所以清朝末期粮食的平均亩产相较清朝中期是有下滑的。
由于民众生存情况堪忧,农户扣除本身口粮之外能向社会提供的余粮极其有限,这必然造成国家战争动员能力的下降,以及商业、手工业发展的受限。所以大清不但错过了地理大发现带来的红利,也错过了发展工业革命的机会。
粮食的增长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更多的人口可以提供更多的劳动力,更多的劳动力可以开垦更多的田地,更多的土地可以产更多的粮食,更多的粮食可以供养更多的人口... ...这一人口增长的循环从人类开始种植农作物的10000年前开始,持续到了200年前的清朝后期。很显然,这一模式已经走不通了,即便我们从美洲引入了更高产的玉米、红薯,依然陷入了马尔萨斯人口陷阱。
直到新中国成立,开始了科技兴农的战略,得以养活更多的人口,并实现了粮食自给自足。
根据以上表格,我们可以得知2017年:水稻平均亩产921.4斤;玉米平均亩产812.1斤小麦平均亩产721.4斤。南方稻作农业相比清朝增加了2倍,北方旱作农业则增加了6倍,中国人口不但从建国时期的5亿人口,达到了今天的14亿人口。而且随着农业技术的继续发展,比如说无土栽培、人造紫外线工业化栽培等技术的推广,以及水利工程的持续建设,特别是红旗河如果能实现把雅鲁藏布江的河水通过青藏高原边缘自流到大西北地区,那么中国现有的土地足以养活20亿人口。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