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一公顷等于多少亩)-一亩地怎么计算
亩产,水稻,到了(一公顷等于多少亩)-一亩地怎么计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随着科技的进步,近几年我国粮食产量年年创新高。袁隆平的超级杂交水稻试验田早已经实现了亩产1000公斤,最新的两季超级水稻,更是可以达到亩产1500公斤。所以有不少人好奇,那么在古代粮食产量可以达到多少亩产呢?一个家庭要种多少亩地才能养活全家呢?
要想回答这两个问题还是很困难的。毕竟影响粮食产量的因素实在太多了,比如说粮食的品类,水稻和黍、粟、小麦的产量都不一样;土地的肥沃程度、降水和水利条件、平均温度、具体作物品种、肥料、耕种的技术水平等等因素都会影响到粮食的产量。古代又没有现代的统计学,如何计算出均产呢?这确实很困难,但是中国历朝历代都是以农业立国,对农业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其他文明,所以有关粮食产量的相关文献还是有不少的,如果能结合史料,加上考古分析、气候判断,基本上可以大致算出古代的粮食亩产数据。
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年都有粮食产量的相关数据,这是可以完全不用质疑的准确数据,亦可作参考,毕竟古人的耕种、育种、肥料、水利等技术条件都无法和新中国成立之后相比。
1949年,我国粮食平均亩产仅为68.6公斤,即137.2市斤。这是包括南方水稻和北方旱作农业的数据。1950年南方水稻平均亩产可以达到282斤,这意味着北方旱地在1950年的水平亩产是低于100斤的。整个五十年代,也仅有1958年全国亩产超过了200斤,平均每亩达到了209斤。1949年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仅为418斤,勉强支撑一家人不会挨饿。
中国是世界最早种植农作物的区域之一,水稻和黍、粟的种植历史至少有10000年的历史。其中北方种植黍和粟,南方种植水稻。
黍是一种比较奇特的植物,一年四季都可以进行播种,因为它不仅抗旱能力强,而且抗寒能力也不弱。黍也有其致命的弱点,那就是亩产量极低,平均亩产只有粟和小麦的一半。但是利用其生长特性,往往可以和其他农作物进行复种,特别是在遭到严重水灾旱灾造成农作物绝收之时,可随时撒下黍种,往往可以成为救命粮。
从史前考古遗址的植物种子分析,北方的先民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粟,从10000年前开始,直到1000年前的唐朝时期,它长久以来是北方旱作粮食的主力,他的产量相对黍来说要高出不少,但也没有想象中的高,长期亩产并没有超过100斤。
同样在10000年前,美索不达米亚北部的先民开始种植小麦。大概在5000年前左右,小麦开始传入中原。然而小麦作为地中海气候生成的农作物在传入中国之初并不适合东亚的农业环境。地中海气候的特点是夏季炎热且干旱少雨,冬季相对同纬度温和,但是潮湿多雨。这意味着小麦在成长过程中的雨水需求和东亚完全相反,但是小麦的产量高于黍和粟,生长周期较短,所以只要在灌溉条件较好的地方依然会有种植,且种植面积在缓慢提升。
随着北方的气候逐渐转向干冷,这无疑有利于耐旱的小麦传播。到了秦汉时期,北方水利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统治集团非常重视灌溉渠道的建设,而且频繁的战争对粮食的需求大增,所以小麦播种面积开始迅速扩大。当时的北方,长城以内主要种植冬小麦,长城以北则多种植春小麦。冬小麦可以在10月播种,第二年雨季到来之前即可收割。条件好的区域可以在收割冬小麦之后立即种植早熟的粟或者黍,在入冬前可再收割一茬。复种技术和磨盘的推广,使得小麦开始成为北方旱作农业的主粮,到了唐朝时期,小麦的播种面积已经超过粟。
水稻作为长久以来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他的驯化和种植技术的推广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历史发展。在五谷中,稻的粮食亩产是远远高于黍、粟、麦、菽的。考古学者对金华市一万年前的上山文化遗址进行了探测,他们对出土的生产工具和稻田遗迹进行评估,认为上山文化遗址时期的水稻亩产可以达到110斤!这可是10000年前的生产力水平。
随着农业工具的改进和稻种的改良,水稻的亩产水平一直在缓慢提升,其种植技术也不断地扩散,大概在5000年前扩散到了印度。从现有的考古资料可以判断,全国各地出土了不少5000年前的遗存,无论是长江中游的屈家岭-石家河文化还是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他们的社会生产力水平都领先于中原地区。这两地都是稻作农业,稻田的产量远比北方旱田要高,意味着可以腾出更多的人口从事手工业和战争,这也为4800年左右的石家河文化向北扩散到中原一带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
石家河文化的北进中原,也给中原地区带来了稻作农业。正好这一时期,从西方传入了小麦、黄牛和山羊,中原又在同一时期驯化了大豆(菽)。所以这一时期北方的种植业因为品类的增加,开始赶超南方。如《史记·五帝本纪》所言:“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从此中原地区经济开始加速发展,最终在4000年左右的夏朝时期超过南方区域,中原地区从此成为中华文明的核心区域。中原地区从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1000年的这3000年之间一直是中国经济的重心,与农田的开发、粮食产量的提高息息相关。
近代考古发现,春秋晚期的古墓葬中已有铁犁等多种铁器出现。商鞅变法后,秦国普遍使用牛耕,粮食产量提升很大,特别是郑国渠的建设,使得关中成为天府之国(天府之国最初是形容关中的,而不是程度平原)。牛耕的出现和铁器农具的使用,使得战国时期粟的亩产大约在80斤左右,西汉时期粟的亩产进一步提高到93斤,由于关中地区水利条件和农具、牛耕、粪肥更普及,平均亩产要超过北方其它地区至少30%,这也是秦、汉得以统一天下的经济基础。虽然此时北方旱作农业的亩产远比水稻要少,好在中原地区多是平原,众多河流至西而东提供灌溉用水,华北平原以及黄河中下游平原地区得到很好的开发。
华北平原最初的城市都在太行山以东海拔较高的地方,下游多是沼泽或者盐碱地。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华北平原的土地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开发。最终形成了关中与关东两大经济中心,于是中国在战国-唐朝之间的中古时代的政治格局,一直由关中政治集团与关东政治集团的斗争决定。而此时南方的江汉、洞庭湖、太湖平原因为多台风、水涝、大面积的湖泊、沼泽并没有多大的改变,可提供的耕地数量远远不如黄河流域。所以这一时期南方的经济情况落后北方不少。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五胡乱华,中原地区的人群大量南迁,不但带来了先进的农耕技术,也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提供开荒。嵇康《养生论》记载了魏晋时期的产量:“夫种田者,一亩十斛,谓之良田,此天下之通称也。”一亩地如果能收10斛粮,那就属于高产了。根据当时和单位换算,可得出魏晋时期亩产水稻折合成今天的单位是180斤。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