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圆周率日)-什么圆周率日)-
霍金,爱因斯坦,居里夫人(圆周率日)-什么圆周率日)-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圆周率日(什么圆周率日?)
说到3月14日,相信大多人都会第一时间想到白色情人节,在情人节收到礼物的一方将会于这天回礼并表明心意。但历史上的这日,却不仅仅是浪漫和感性那么简单……
1879年,美国犹太裔科学家爱因斯坦在3月14日诞生,他创立了现代物理学两大支柱之一的相对论,也是质能转换方程的发现者。
1988年,由于3月14日和圆周率常用的近似值3.14相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将此日定为“国家圆周率日” (Pi Day),于是这天被数学迷们赋予了新的意义。
2018年,生前患肌肉硬化症多年的著名英国物理学家霍金于3月14日逝世,他专门研究物理学中的宇宙学,特别对宇宙起源、时空关系、黑洞等有深入研究。
看起来,似乎这天也与科学和理性有着不解之缘。
爱因斯坦诞辰142周年
很少人像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一样,当人们一提起他的名字,脑海中就能马上想到他的模样。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年3月14日-1955年4月18日)
他看起来就像一个典型的科学家,一头乱发,有点疯癫,有点心不在焉,让人们充满好奇。
▲《星球大战》中的尤达与《外星人E.T.》中E.T.的形象都借鉴了爱因斯坦极具特点的外表
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提出了现代物理学重要的时空相对论,主张时间和空间是可变的,而且这种时空变化产生的效应可以通过观测天文现象证明,打破了人们认为宇宙时空固定不变的僵化概念。
你听过爱因斯坦亲口讲解物理知识点吗?这就给你一个机会亲耳听他讲解质能方程E=MC^2,一口慢条斯理的德语口音英文为这位科学家增添了几分可爱。
▲网友们在看到这一珍贵影像的时候纷纷表示:第一次听到爱大佬的声音!您尽管讲,听得懂算我输。
1879年3月14日,爱因斯坦出生在德国一个犹太家庭。幼时的爱因斯坦发育较慢,3岁才开始讲话,被人认为是反应迟钝的孩子。直到中学,有些老师还认为他长大后不会有出息,殊不知这位“大器晚成”的学生11岁已经掌握了大学物理知识,16岁便撰写了第一篇科学论文。
▲英国纪录片《爱因斯坦的大脑》,剖析爱因斯坦的脑结构
在他6岁时,母亲开始教授他小提琴,14岁的他已经能登台演奏。在爱因斯坦的余生中,小提琴也一直陪伴着他。
▲爱因斯坦在拉小提琴
▲纪录片《爱因斯坦未完成的交响乐》,编导以巴赫第一小提琴协奏曲贯穿全片讲述爱因斯坦的一生。
中学时期的爱因斯坦除了数学科外,其他学科成绩均属低下。在考上联邦工业大学师范系物理学后,他的主要精力也不是用于正规课程,而是自学名家著作。大学四年,表面上的爱因斯坦并不是GPA爆4、天才学霸那样的校园风云人物,而是靠着同学笔记考取及格线的“平庸”学生。
1900年毕业的爱因斯坦甚至因学业不突出而找不到教职工作,2年后才得到一个联邦专利局审查员的职务。这期间,他利用工余时间自修理论物理。
1905年——后被称为“爱因斯坦奇迹年”,26岁的爱因斯坦在科学界初露锋芒。他在这一年内发表了关于布朗运动、光电效应、狭义相对论、质量和能量关系的四篇论文,在物理学四个不同领域取得历史性成就。其中《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一个启发性观点》一文更使他于1921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人们熟知爱因斯坦的中年样貌,其实青年的他就已闻名科学界
▲爱因斯坦逝世60周年纪录片《爱因斯坦大脑的秘密》简单易明地概述了他的学术理论与对于他大脑的研究
到了1908年,爱因斯坦已被公认为物理学领域顶尖学者。1914年,爱因斯坦应邀回到德国担任威廉大地物理研究所所长兼柏林大学教授,这让他有充足时间与经济条件从事研究工作。1916年,他发表了《广义相对论基础》。
▲法国纪录片《爱因斯坦和相对论的故事》
爱因斯坦的时空相对论曾预言光线经过星球周围的太阳引力场时会被弯曲,甚至能通过观测光线弯曲程度推算出星球周围空间变化程度与质量。百年后的今天,科学家们的实验还在反复印证爱因斯坦伟大的跨时代理论。
美国太空总署(NASA)的“哈勃前沿场项目”使用哈勃望远镜与其它种类望远镜合作,主要观测6个巨大星系团及其爱因斯坦空间场效应。
▲小行星闯入哈勃拍摄视野
1933年,犹太人爱因斯坦受独裁统治的纳粹迫害,不得不逃出德国迁居美国新泽西。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爱因斯坦曾给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写了封信,关于他最著名方程式E=MC^2的应用。他担心纳粹会利用它来制造原子弹,然而这封信却间接引发了一连串导致广岛和长崎被摧毁的事件。支持和平主义的爱因斯坦后来说道:写这封信是我一生中的一个错误。
▲英国纪录片《BBC地平线系列:爱因斯坦的生死方程》,讲述了打开原子时代大门的质能关系等式如何改变了历史与爱因斯坦的一生。
爱因斯坦于1955年4月18日离开人世,他在最后的30年中致力寻找一个将重力与电磁作用力结合成单一简雅的理论——统一场论,却徒劳无功。他固执地认为这个世界的规则和线索太过美丽,不可能不存在一个上帝,于是耗尽下半生想驳倒量子理论,证明“上帝不掷骰子”。
有些科学家认为彼时的爱因斯坦沉迷于美丽的数学,偏离物理现实太远了。
▲国家地理频道剧集《天才》改编自畅销书《爱因斯坦传》,讲述了青年与老年爱因斯坦的科学事迹
我们今时使用的现代电子技术都离不开爱因斯坦的理论,他卓越和原创性的科学成就使得他的名字成为天才的代名词。
为爱因斯坦写传记的艾萨克森曾说,“他是辉煌的,但他也像是你的叔叔:他不记得鞋子放在哪里,他向人请教篮球的规则,他帮助孩子们的时候很有趣。他不是来自另一个星球的奇怪天才,他是一个人类。”
▲老视频:半分钟了解爱因斯坦的幽默
霍金逝世3周年
信奉上帝的爱因斯坦曾以“上帝不掷骰子”讽喻量子力学,而无神论者霍金则妙喻道:“上帝不仅玩掷骰子游戏,还把骰子丢到看不见的地方。”这个看不见的地方就是他一生致力研究的黑洞。
▲史蒂芬·威廉·霍金(1942年1月8日-2018年3月14日)
史蒂芬·威廉·霍金于1942年1月8日生于英国伦敦,他从小精通数理,于牛津大学完成物理学士学位后,进入剑桥大学进行宇宙学研究。年少时期的霍金热爱骑马及划艇,然而,他在21岁确诊患有让全身逐渐瘫痪的运动神经细胞疾病,获告知平均寿命为患病后两年。
▲年轻时的霍金
突如其来的病痛未能动摇霍金找出“万有理论”的决心,也没有使他的爱侣放弃他。1964年霍金与简·王尔德成婚,简陪伴照顾了霍金20余年,两人育有三名子女。她一直相信着霍金的精神与才华,用爱支撑起了霍金的生活。
▲霍金传记电影《万物理论》,豆瓣评分8.4分
霍金病情恶化的速度比预期慢,直至1970年无法行走,他开始使用轮椅。之后几年,他肌肉萎缩情况日益严重,全身能够活动的部分仅剩几根手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