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牙买加协定(牙买加协定对原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修订主要表现为)
人民币,货币,中国牙买加协定(牙买加协定对原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修订主要表现为)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2008年的金融危机让全球达成了一个共识:稳定、有效的国际货币体系是世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1976年的“牙买加协定”和“IMF章程第二次修正案”宣布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终结,开启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开端。
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前,牙买加体系就暴露了一定的自身缺陷,其货币体系功能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全球政治经济的发展需求。
分析指出,这种局限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本位机制受美国经济和美元信用影响,基础不稳定、不牢固;多种汇率制度并存加剧了汇率体系运行的复杂,汇率波动和汇率战不断爆发,助长了国际金融投机活动,金融危机风险大增;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在多样化的同时,也暴露出不健全的一面。
新兴市场的崛起也在推动全球货币体系调整。世界银行等机构的研究报告显示,2007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首次超过美国,全球经济增长的50%来自中国、印度和俄罗斯,整个新兴市场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已经超过60%。
在那一时点,中国部分周边地区居民已把人民币作为交易媒介和国际清算手段而大量使用,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杨小军认为,其基础在于中国经济强劲稳定的增长,以及由经济实力带来的人民币的稳定和坚挺。
让全球开始对当时货币体系痛定思痛的导火索依然是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2009年3月,时任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撰文指出,SDR的存在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提供了一线希望。
早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缺陷暴露之初,基金组织就于1969年创设了特别提款权(下称SDR),以缓解主权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内在风险。遗憾的是由于分配机制和使用范围上的限制,SDR的作用至今没能充分发挥。“超主权储备货币不仅克服了主权信用货币的内在风险,也为调节全球流动提供了可能。”周小川说。
六年后(2015年11月3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执董会决定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SDR货币篮子相应扩大至美元、欧元、人民币、日元、英镑五种货币,人民币在SDR货币篮子中的权重为10.92%,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的权重分别为41.73%、30.93%、8.33%和8.09%,新的SDR篮子于次年10月1日生效。这是人民币国际化启动以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进展。
这意味着,IMF成员国若决定与另一成员国交换SDR单位的话,人民币也是可接受的货币,人民币便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从这个角度来看,人民币加入SDR对人民币国际化至关重要,更是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成果的肯定。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国际地位显著提升,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2013年-2016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率为7.2%,显著高于世界同期2.5%的平均水平。
另据世界银行测算,2013年-2016年,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平均为31.6%,超过美国、欧元区和日本贡献率的总和。2016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4.7%,拉动世界经济增长0.8个百分点,是世界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
汇率定价核心机制改革
回到中国自身的经济发展轨道,经过多年高速增长之后,中国GDP增速也在一段时间开始回落,在2015年收于6.9%,创下了25年来新低并正式进入6时代。
如果将启动于2009年的人民币国际化之路划分为两个阶段,那么这两个阶段的分水岭也是2015年,伴随中国经济增速回落,2015年之后,人民币国际化的速度开始放缓。
放缓的速度可以透过一些指标呈现。
首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规模骤降,从2015年三季度2.09万亿元下降至2016年二季度的1.32万亿元,人民币结算规模与跨境贸易总额之比直接降至22.0%,下降达10个百分点。
其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人民币结算规模也大幅下滑,其2015年9月至2016年6月,从208亿元下降至116亿元;外商来华直接投资的人民币结算规模则由351亿元下降至143亿元。
再次,人民币结算的全球占比也在2015年8月的2.8%下降至2016年6月的1.7%;同一时期,人民币在全球结算货币的排名也从第四位降至第六位。
尽管一国货币的国际化并没有太明确的规则,但是IMF审议哪些货币可以进入SDR的时候,比较关注两件事:一个是汇率机制,汇率机制不能太离谱,其中的一个看法就是要求加入SDR货币国执行的是浮动汇率。
2016年9月30日,在位于美国华盛顿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部,IMF总裁拉加德(中)、IMF副总裁张涛(左 三)、中国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执董金中夏(右三)、 IMF秘书长林建海 (右二)等合影。图/ 新华
其次,货币是可自由使用的。可自由使用的货币是不是就是可自由兑换?周小川认为,这两个概念也不完全相同,但是比较接近。所谓可自由使用,也并不是100%可自由使用,也没人要求你100%可自由使用。在自由使用过程中,总是还有一些地方会有各种各样的管理、监测,也有干预。
2015年8月11日,人民币汇率改革出人意料地逆流而上,在贬值预期中推进定价机制改革。当时,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一则130字的简短声明,人民币对美元随即创下汇改20年来最大单日跌幅:1.8%。在随后三个交易日,人民币汇率累计下跌3000个基点,引发世界关注。
这则声明写道:“为增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的市场化程度和基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完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自2015年8月11日起,做市商在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开盘前,参考上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收盘汇率,综合考虑外汇供求情况以及国际主要货币汇率变化向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提供中间价报价。”
与2005年人民币汇改启动后一贯推行的放宽汇率浮动区间的改革举措不同,中国人民银行十年后新一轮汇率改革,直接将目标锁定在中间价定价机制上。
从扩大波幅到中间价改革,国家外管局国际收支司原司长、现中国金融40人论坛首席研究员管涛认为这一改革路径的切换,“动到了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的核心内容”。其核心目的是使得人民币汇率锚的界定更加透明,真正反映市场供求。
对于当时人民币汇改,市场人士多用“出人意料”来形容。但事后,业界又普遍认为,此次人民币汇改看似意料之外,又有合理之处。其真正重要的价值在于定价机制,人民币迈出了汇率市场化定价的重要一步,这既符合中国金融市场化改革的长期诉求,也迎合了人民币加入SDR进而实现国际化的现实需要,同时亦为设计更丰富多样的人民币远期市场产品打开了想象空间。
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尼古拉斯·拉迪(Nicholas Lardy)对《财经》记者表示,与其说这是人民币的“一次”贬值,不如说这是汇率机制的一个根本的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民币汇率将更多由市场决定。这应当是中国推进汇率改革的核心目标所在。
“8·11”汇改带来的一个后果则是,进一步加深了人民币对美元贬值预期,成为人民币国际化放缓的一个重要原因。
此外,人民币国际化的进展从2015年下半年显著放缓的其他原因,张明认为,内外利差的缩小与人民币对美元的贬值,降低了跨境套利的吸引力;随着中国经济潜在增速的下滑以及金融风险的显化,持有人民币资产的收益率显著下降、潜在风险显著上升,这降低境外投资者持有人民币资产的意愿,进而造成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放缓。
上一篇:滚动计划法(滚动计划法经典案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