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斯腾伯格的爱情三元论(斯腾伯格的爱情三元论的动机)
爱情,激情,之爱斯腾伯格的爱情三元论(斯腾伯格的爱情三元论的动机)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
“激情”如何保持或提高,是否可以永恒?
既然激情之恋,激情为“支点”主导,那激情又如何保持或提高呢?
如果激情是一种被标识为“爱情,能带动兴奋感的状态,那么任何一种可以增加兴奋感的东西应该都可以增强对爱情的感受。”
《社会心理学》中描述过这一项实验,让男大学生通过小说或电影提高他们自身的唤起,结果发现这种情况下的男生对女会有更强烈的反应——比如,这时让他们评价自己的女友时,情感评分会更高。
心理学家沙克特和辛格为此提出了情绪的两因素理论,认为当处于兴奋状态的男对女做出的反应时,他们很容易把自己某些生理唤醒错误的归因于女。
若是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增加自身兴奋度来增加对爱情的感受。
为证实明这个观点,社会心理学家达顿和阿伦也做了一项实验,他们让一位十分美丽的女士在不同的地方请求单身男帮助完成课堂问卷。最终在狭隘而摇晃的高桥上的完成率远高于在低矮宽阔而坚固桥上的完成率。这次实验再次证明生理唤醒可以促进罗曼蒂克式的反应。
肾上腺素让心与心更加的密切
因此,情侣间恋爱初期,看恐怖电影、在游乐场玩一些刺激的项目、有情调的烛光晚餐、精心的告白仪式,都可以增加双方的“兴奋度”,从而加速拉近两人感情,当然前提是两人之间存在一定的好感。同样这也可以应用于已婚夫妻之间,经常做一些可以提升彼此兴奋度的活动,一同运动或锻炼、晚餐时适量喝点红酒、节日时多一些“惊喜”以及定期进行一次双人旅行等,都可以提高“激情”或延缓“激情”的消逝”。
要知道,肾上腺素使两颗相爱的心贴的更近。
但这只能让激情得以延缓,却不能永恒的保持。
“激情之爱”失去了“激情”的后果。一段关系维持的时间越长,它所引发的情绪波动就会越少,激情之爱的高潮可能会持续几个月甚至一两年,但是终究会消散,因为从未有一种高峰期可以永久地维持下去,而最初激情消散,直至变得冷淡,这也就是我们大多数爱情所面临的最大考验。
这种强烈的失落感会让情侣感受到幻想破灭,对爱无望,特别是对那些将“激情与浪漫”视作双方结合和维系婚姻基础的人而言,会产生“对方不爱自己了、对方变心了、自己当初选择是错误的”的错位感受。
而这也是恋爱或结婚一定时间后,会出现各种各样争执的原因,这种争执并不会对“激情”产生挽回效益,只会将感情越磨越淡。
失去了“激情”这一支点以后,“浪漫之爱”与“愚昧之爱”便丧失了主要维系因素。“愚昧之爱”会因此破灭或演变成“无爱式婚姻”、“丧偶式婚姻”,甚至会出现离婚的状况,而这个时候“浪漫之爱”也濒临“生考验”,而这时第六种爱情也随之而出。
伴侣之爱(Companionate love)是由“亲密”与“承诺”两种因素相结合所构成的,这里“激情”并不是缺失,而是由热烈变得内敛,这种爱与“激情之爱”截然不同,伴侣之爱相对平和,它是一种情感依赖,可以持续一生,这就是最长久的爱情。
正如马克·吐温说的那句话:“没有一个人会真正理解爱情,直到他们维持了四分之一个世纪以上的婚姻之后。”所以真正的“伴侣式爱情”是植根于共同体验的人生风雨历程,从而愈久弥醇。
因此,如果一段爱情能够经住时间的考验,激情褪去转为“亲情”,何尝不是爱情的一次升华,在这样的情感中,爱情始终是存在的,不过是换了一种存在方式。
“伴侣之爱”是最接近“完美爱情”的存在
而第七种爱情是完美爱情,可遇不可求。可实际上“伴侣之爱”是最接近完美爱情的。当两个人足够理解、包容、相爱、坚定,当“激情与亲密”两个因素合二为一,不分彼此之时,“伴侣之爱”就最有可能转化为“完美之爱”。
卿心君悦,头条原创作者,知名情感博主。
用文字温暖你,我。
喜欢,请关注。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上一篇:包含mide系列的特点的词条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