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斯腾伯格的爱情三元论(斯腾伯格的爱情三元论的动机)
爱情,激情,之爱斯腾伯格的爱情三元论(斯腾伯格的爱情三元论的动机)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很多朋友想了解关于斯腾伯格的爱情三元论的一些资料信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与斯腾伯格的爱情三元论相关的内容分享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社会心理学》第11版
文|卿心君悦
爱情是人类的重要情感之一,对“什么是爱情,怎样界定爱情”,人类一直在探索与研究,这也是社会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社会心理学》迄今为止连续再版11次,足以证明这本书受人追捧的程度与其价值,作为700多所大学的心理学系主讲教材之一,在书中对“爱情”又是如何阐述的呢。
爱情,作为心理学的重要领域,最初对爱情的探索,源于对“陌生人之间短暂接触(brief encounters)所作出的反应”的研究。因为影响我们对陌生人喜欢与否的“变量”,也将影响我们与其长期亲密关系的建立,这些“变量”包括:“接近、吸引力、相似、他人是否喜欢自己以及其他一些回报的特质”,我们也可以简单的把这些“变量”认知为“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是对一个人最初的感官认知
“第一印象”在爱情最初建立时,尤为重要。它为后续亲密关系发展提供了基本线索,如同在“相亲”中,往往第一次见面双方给对方留下的印象,决定着后续能否继续相处,但最终爱情的走向与发展不只限于此,毕竟长期的爱情并不仅仅是对“第一印象”好感的延续与增强。
因此,心理学家们将精力转入了对持久长期亲密关系的研究,也就是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对于一件事物的研究,首先要确定如何对其界定和测量,爱情更是如此。
在书中社会科学家们列举了几种公式,最为典型的是心理学家罗伯特·斯腾伯格关于爱情的“爱情三元论”。
爱情三元论认为爱情是一个三角形,不等长的三边分别为:激情、亲密和承诺,由此组合可以囊括基本所有的爱情构成。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渴望跟对方结合的状态”,是爱情中的欲望成分,是情绪上的着迷,也可以说是“怦然心动”的感觉,和对方相处有一种兴奋的体验。同时,“”的需要也是引起“激情”的主导形式。
亲密:是两个人心理上互相的喜欢,爱情关系中温暖的体验,以信任为基础,依赖为表现,相处舒适,彼此关怀。
承诺:是维系关系的担保与决心,分短期的和长期的。短期的承诺,是一个关于爱与不爱的决定;长期的承诺,是维护一段爱情的承诺与保证,包括相对应的责任与义务。
罗伯特·斯腾伯格“爱情三元论”
由这个理论我们可以组成七种样式的爱情:亲密式爱情、迷恋式爱情、空洞式爱情、浪漫之爱、愚昧之爱、伴侣之爱以及完美爱情。
亲密式爱情(Liking)是以单一“亲密”因素为主体构成的,没有“激情”与“承诺”,最直观的表现就是朋友之间的友谊。两个人在一起很舒适,彼此在情感上也有依赖,但无爱情的形式,更无相爱之心。若一方产生相恋之心,往往会演化成单恋这种形式,“朋友之上,恋人未满”就是最好的表现。
迈耶斯和伯奇德说过,我们能够理解那些说“我爱你,但我们并不相恋”的人要表达什么,实际上他们是在说:“我喜欢你,我关心你,我觉得你很棒,但是我觉得你对我来说不具有吸引力”,这也就是“友谊之爱”。但不否认这种情况是有机会发展成爱情的,不过风险很大,往往得不偿失。
迷恋式爱情(Infatuated love)是以单一“激情”因素为主体构成的,没有“亲密”与“承诺”,受本能牵引作为情感的导向,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初恋”,只充满激情,缺少相对于未来的规划,更不懂所谓的责任与义务,是一种青涩的爱情。
空洞式爱情(Empty love)只以单一“承诺”因素为主体构成,没有“激情”和“亲密”。这种爱情往往是家庭责任与道德约束下的产物,如同“包办式婚姻”以及“无爱式婚姻”、“丧偶式婚姻”。
单一因素构成的爱情往往只是“悲剧”
上述三种都是单一因素产生的爱情,但实际上类似于这种的爱情,更像是一种不正确、不健康、发育不良的情感,并不属于爱情的范畴。
而我们常见的爱情,往往都是由两种因素结合而产生的。
我们用“激情”为支点,可以构成两种爱情:“浪漫之爱”、“愚昧之爱”。
浪漫之爱(Romantic love)是由“激情”与“亲密”两种因素相结合所构成,缺少“承诺”。这种爱情是两个人有兴奋的体验,也有彼此的信任与依赖而产生的,现在社会上大多数年轻人的爱情都属于这类范畴。
浪漫之爱分为两种表现形式:第一种,是两个人的激情与亲密足够强烈时,如同热恋状态或婚后最初的几年,是最享受的爱情,因为没有过多责任和义务牵绊,仅凭激情与亲密就足以维持;第二种:只注重于恋爱的过程,享受恋爱的氛围,却不关注恋爱的目的,忽略爱情的结果,甚至不懂得承担爱情的责任与义务,如同一部分大学时期的恋爱,刚步入社会年少时的爱情,异地恋等。
愚昧之爱(Fatuous love)是由“激情”与“承诺”两种因素相结合所构成的,缺少“亲密”,也就是缺少依赖与信任。往往这种爱情常见于网恋或社交恋爱,甚至是“以为开端的爱情”。这种爱情存在的问题,没有亲密因素中的“信任与依赖”为基础,所谓的“承诺”很容易成为一纸空头支票。承诺终究要与信任相挂钩,单一的承诺若一方不履行,将毫无意义。因此这种爱情很容易导致“劈腿”或“出轨”。
上述两种爱情属于“激情之爱”的范畴。
为何考虑先以激情为支点去构建爱情,因为这是实际生活中大多数人公认爱情开始的起点。
哈特菲尔德把“激情之爱”界定为“强烈渴望和对方在一起的状态”。关于“激情之爱”哈特菲尔德还有一个以“激情”为基点的解释:“任何一种既定的生理唤醒状态最终都可以被归结于某种情绪,究竟被归结为哪一种情绪取决于我们对这种唤醒状态的归因。每一种情绪都包含着身体和心理反应——既有生理唤醒,还有我们如何诠释和标识这一生理唤醒。”
也就是说,当我们出现一种情绪时,在不同的环境中,会产生不一样的体验。如同“心跳加快,双手发抖”这一状况在不同的环境中却得到愤怒、喜悦不同的体验。若正处于浪漫的环境中,就可以把这种生理体验归为激情之爱。
激情之爱,是深情的,极富激情的爱。这种爱情有时也是患得患失的,对满怀激情之爱的一方而言,如果对方对自己的热情作出了回应,那么他就会感到满足和快乐;如果对方对自己的热情没有作出回应,就会觉得空虚而绝望。
激情之爱容易灼伤自己与伴侣
弗洛伊德说:“再没有比恋爱时更容易受伤的了”,而激情之爱正是其最直观的表现。
正因如此,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因情感回馈不及时而产生误解。比如,你表达爱意的时候,期待着对方的及时反馈,而往往客观因素的存在,导致对方无法立刻回应你,问候的消息没有回复,深夜的电话没有接听;你期待的约会被临时取消,你渴望的计划被对方打乱;你需要陪伴时依靠的肩膀未及时到来,你思念成疾时等待的拥抱姗姗来迟。这些都会让你产生不满,滋生失落,甚至质疑爱情,而这些情况最容易出现在“异地恋”身上。
上一篇:包含mide系列的特点的词条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