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马歇尔冲突(马歇尔冲突指的是什么)
马歇尔,司徒,周恩来马歇尔冲突(马歇尔冲突指的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但此时,美蒋相勾结的态度已经明朗化了。9月5 日,周往访马、司,表示再让步一次,同意非正式小组会谈改组办法,但要求必须明确三点:(1)改组国府委员会是否按政协决议程序办理?如是,则应由政协综合小组最后商决;(2)在商好改组国府委员会办法后,是否同意立即下令停战?(3)是否放弃五项要求不谈?对下令停战一项,马、司均表示:“现在无把握得到这种保证。”周转而又提议:可否由美方作保? 马、司异口同声地回答:“这种保证在目前也不可能。” 但关于停战实施办法,马认为尚须开三人会议来解决。周追问:“如果在三人会议上仍坚持中共须让出五个地区或至少一个地区的要求,又将如何?”马日:“此种情形殊属可能。”美方既不能且不愿保证蒋下令停战和放弃五项要求,却又劝中共参加五人非正式小组谈判改组问题,说明马、司完全失去了调停人资格,将屁股完全坐到蒋的板凳上,成为蒋之帮凶了。
柒
美蒋已公开演起了双簧。9月6日,马歇尔七上庐山,将与周商谈五人小组办法的全部记录送蒋介石核阅。
蒋对周最后两点答复当然是否定的。之后,两人并未深谈,只是在美庐别墅举行一连串的茶会和桥牌战以及含鄱口的中秋赏月、野餐。马歇尔临下山前,想到总要带点什么给周恩来,遂再晤蒋。蒋同意由三人小组讨论军事问题,由国府委员会解决江苏的地方问题。蒋说,停止冲突取决于是否提出其参加国民大会的代表名单,国府委员会一开会,宪法起草委员会就应该开始工作。蒋暗示,行政院在国民大会召开之前不进行改组,不放弃自1月13日和6月7日以来国民所占领的地区。
1946年周恩来与司徒雷登于美国驻华大使馆前草坪 。图自李跃森《司徒雷登传》,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版。
9月10日午后,马歇尔下山返回南京,将与蒋会谈的备忘录交给了周恩来。周不赞成蒋的建议,反对蒋企图把停止冲突和提出国民大会代表名单联系起来。9月11日和12日,周连续会见马、司,重申了关于立场的一贯论点,并说,中共十分重视行政院改组,认为行政院的改组问题必须早日在政协综合小组处理。指出,五人非正式小组已宣告失败,再次建议召开三人小组会议讨论停战问题。事实上,这使和谈回到了6月末僵局。两个多月的谈判与调处证明都是徒劳时日而已。其实,马歇尔本人也曾多次表示过,他对中国局势已无能为力,准备隐遁回国,然而他并未主动退出,而是继续赖着调处,直至堕落到与蒋介石合演双簧戏的地步!
捌
9月13日下午6时,马歇尔向周恩来表示要力劝蒋介石停止进攻解放区,第八次登上庐山,结果可想而知。13日和14日,周恩来转递两份备忘录致马歇尔,“受命代表及解放区一亿四千万人民”,抗议美国的助蒋援华政策,指出6月谈判以来,“一切迂回曲折之办法,均已试验失败,无补时艰,且徒便好战者拖延时日,蒙蔽舆论,扩大战局,祸害人民”,因此,正式提请马歇尔立即召开三人会议,商讨停战问题,以补时艰。停战的唯一合法机构是三人会议,作为三人会议主席的马歇尔,自然有不管另外两方意见如何、立即召开会议与双方商讨停战的责任。对周的合理化建议,马不以为然,始终保持沉默。他在五老峰沐浴夕阳,吃着野餐,向蒋提出一个使中共不能行使否决权,却不是对等地给国民党也比否决权少一票的关于国府委员会席位问题的折中建议。蒋对马如此绞尽脑汁、貌似中立的方案欣然同意,但又告诫马,还要更策略些。周恩来对马歇尔的漫不经心深表愤慨,决定以退为进,暂时脱离与马的接触,逼马表态。9月16日,周转呈马歇尔备忘录一份,即断然离宁飞沪,表示暂时退出南京政治谈判,不再与美蒋进行“无意义”之磋商,除非蒋、马同意重开军事三人会议,否则不返南京。这是对美蒋拖延和破坏谈判的严重抗议。马歇尔始知问题的严重,第二日即返回南京宁海路,此后多次诱骗周返宁,甚至亲赴上海迎驾。周态度明确,不为所动,在上海发动大规模宣传攻势,向国内外揭批美蒋和谈真相。
有国民党“夏都”之称、云谲波诡的庐山牯岭东谷地区。图片出自《九江老照片》。
9月29日,蒋介石下令国民党军队兵分三路向解放区的政治、军事中心之一的张家口发起猛攻。10月10日,马歇尔无奈地发表谈话,宣称因不信任中共,中共不信任美方,“调处”已无法进行。11日,国民党军占领张家口。次日,蒋介石得意忘形地宣布,“国民大会”定于是年11月12日如期举行。至此,和谈大门被国民党一手关闭,马歇尔八次庐山之行的“调处”骗局真相大白。诚如时任民盟中央秘书长的梁漱溟在得知张家口被陷时所说:“一觉醒来,和平已经了!”
(作者原载:《党史文汇》2002年第3期;《团结报》2002年03月21日第03版“文史长廊”。)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