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大众化(大众化产品)
诗歌,诗人,小众大众化(大众化产品)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寻找通俗易懂而又艺术强的诗歌
在多样诗歌美学追求的写作中,完全可以解决既确保诗歌的艺术之美,又能让读者广泛接受、喜爱的诗歌。这样的例子,在历史是有的。
以唐代诗歌为例,诗人众多,既有风格豪放、写作上夸张到有点超现实味道的李白诗歌,也有禅意深浓的王维诗歌和意象内隐的李商隐诗歌,更有内容多来自现实、通俗而韵味浓郁的白居易诗歌。诗人们在各自己熟悉的写作向度中存在,有的自我陶醉,有的讲究读者的反馈。这其中,最令我们津津乐道的是白居易的诗歌,是一种贴近现实和生活而又有很高艺术的诗歌。
我们很容易会记起白居易向一位老妪请教的故事。宋代僧人惠洪在《冷斋夜话》记载,“白乐天每作诗,令一老妪解之,问曰:‘解否?’妪曰解,则录之;不解,则易之。”作为夜话,虽不如正史真实,但这则故事也未必是假。
这里面传达出的则是白居作诗是注重“大众化”的。他的诗作文字浅显,少用典故和古奥的词句,便于广大读者接受,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创作中他还喜欢提炼民间俗语入诗,增添诗歌的神趣。白居易作诗多能做到“言浅而思深,意微而词显”(薛雪《一瓢诗话》),在平易、切近的形式里蕴含深远的思想情趣,有力地显示着白诗通俗化、大众化的重要成就。
内容的深刻和风格的平易,使白居易的作品在社会上流传特别广。他在世时,他的诗歌已广泛传诵。白居易的诗歌对后世文学有巨大影响,有众多的诗人学习和继承。
白居易是一位诗歌理论家,他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诗歌必须关注现实,要有批评社会政治的功能。他把诗比作果树,提出“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与元九书》)的观点,“情”是诗歌的根本条件,“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与元九书》)。
在技巧上,他倡导语言优美、通俗,音调和谐,形象鲜明。在《新乐府序》中,他明确指出作诗的标准是“其辞质而径,欲见之者易谕也;其言直而切,欲闻之者深诫也;其事核而实,使采之者传信也;其体顺而肆,可以播于乐章歌曲也”。语言须质朴通俗,议论须直白显露,写事须绝假纯真,形式须流利畅达,具有歌谣色彩。也就是说,诗歌必须既写得真实可信,又浅显易懂,还便于入乐歌唱,才算达到了极致。
白居易的诗歌理论,具有当代价值。当代诗歌中,行文浅显、内容深刻、诗句优美流畅的诗歌也是有的,成为一些有见识的诗人的追求。在一些编辑的视野中,尤其是面向大众化的报纸编辑,对于这样的诗人和诗歌尤其敏感和关注。
诗人聂权就是这样一位诗人。聂权的诗歌被认为是回到“人间”的诗篇。他的诗歌很容易进入,语词中鲜见隐晦艰涩的表达,也少有刻意诘难的技巧,更多的时候,它是对日常生活的直接描摹和呈现,是对现实人生的深度体察和追问。这样的作品是很容易引起共鸣。
扬子晚报曾在2016年8月刊登了聂权的5首诗,随即收到老诗人孙友田来稿好评。照例说,两位诗人年龄相差悬殊,诗观大不一样,一位老诗人去肯定一位30多岁的诗人不太能理解,只能说是真的被打动了。
被感动并点评的是聂权的短诗《流浪儿》,很短,只有10多行。孙友田如此分析:短诗开头的3行就动人心魄:“用粉笔/在水泥地上/画一个妈妈”,流浪儿四处漂泊,生活无着,没有黑板,只有水泥地。没有铅笔,只有用一支粉笔,倾诉对妈妈的爱恋和思念。一个流浪儿的形象脱颖而出。粉笔画的妈妈那么大,“然后蜷缩在她的肚腹中睡去,像/依偎着她/也像仍然在她体内/舍不得出生”,渴望得到妈妈的呵护,甚至舍不得出生。
读到此处,让人心酸。诗的结尾是流浪儿画中的妈妈:“她有漂亮长发,蝴蝶结/有向日葵一样的圆脸庞/和弯弯笑眼”。天下的妈妈,都是美的化身,爱的天使。《流浪儿》是首好诗。在精炼和精美上会对写诗的人有所启发,也会在社会上引起反响。
像这样写出语言平易而内容感人的诗人,还有大解等一批诗人。这些诗人的作品在社会上影响大,喜欢的人群广泛。通过学习和引导,可以成为一种有明显美学价值的诗歌类别。
他们的写作证明,诗歌大众化不等于是作品的“大路货”,而一样闪耀着金子的光芒。诗人杨克在《两只黄蝴蝶蹁跹了百年的花园》一文中说,“传达人类的普遍情感,直抵人心,有阅读快感,是大众对好诗的期待。”
除了作品本身的因素外,使诗歌走向大众成为真正可能,还需要我们顺应时代的变化,即应时而为。目前已进入融媒体时代,传播的载体已由传统的报纸、电台、电视向网络、手机端扩散,自媒体风起云涌,民谣音乐歌词中诗意浓郁,传播广泛。
这些具有时代特征的传播方式已经深入人心,可以结合诗歌本身短小易记、朗朗上口的优势特点,进行有效组合。习总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说,“总体看,互联网等新媒体对文艺的影响还在不断变化、尚未定型、还未成熟,未知远远大于已知。文艺工作者要充分把握这种新态势、大趋势,适应形势发展。”
借助新媒体,诗歌大众化大有作为。
【作者简介】
龚学明,男,江苏昆山人。1964年5月生。1980年代求学于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分配至江苏新华日报社,参与创办扬子晚报。高级记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为江苏扬子晚报《诗风》诗刊主编。现居南京。
长期致力于新闻和文学的写作,至今发表新闻和文学作品数量以上万计。获国家新闻出版署颁发的资深新闻工作者荣誉证书,为全国和江苏省报纸好新闻一等奖获得者。
中学时始文学创作,1984年大三时在《诗歌报》发表诗歌处女作,并陆续在《诗刊》《文艺报》《中国作家》《工人日报》《钟山》《上海文学》《北京文学》《清明》《四川文学》《作品》《诗潮》《诗选刊》《诗林》《诗歌报》《飞天》《雨花》《扬子江诗刊》《中国诗人》《上海诗人》《秋水》(台湾)《延河》《海燕》《诗歌月刊》《大公报》(香港)等发表诗歌、散文诗、散文、小小说、报告文学、文学评论。作品入选多种选集。
出版有个人诗集《河水及人》(安徽文艺出版社,1991)、《冰痕》(江苏文艺出版社,2017)、《白的鸟 紫的花》(南京出版社,2018)、《爸爸谣》(江苏人民出版社,2019),散文集《艺术创造人生》(人民日报出版社,2004)、随笔集《上海有梦》(珠海出版社,2010)。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