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任淮秀(任淮秀投资经济学ppt)
盐湖,亿元,钾肥任淮秀(任淮秀投资经济学ppt)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很多朋友想了解关于任淮秀的一些资料信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与任淮秀相关的内容分享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点击右上角加'关注',全国产经信息不错过】
400亿亏损背后的如意算盘。
高举“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挡箭牌,*ST盐湖无往而不利。不论是中小股民,还是债权人,最终都只是砧板上的肉。
从超级白马到A股亏损王
2020年A股第一雷相当惊人。
1月11日晚间,*ST盐湖发布公告称,公司预计全年亏损金额约432亿元-472亿元。
一时间,舆论哗然。 *ST盐湖400多亿的预亏秒杀了前三季度亏损158亿的*ST信威,直接坐上了A股亏损王的宝座。
2014年至2018年,历任A股亏损王中国铝业、酒钢宏兴、石化油服、乐视网和天神娱乐,分别亏损162亿元、73.6亿元、162亿元、138亿和71.5亿元,都没有超过200亿。
目前,*ST盐湖的市值约249亿,相当于亏掉了近2倍总市值。公司控股股东为青海国资委, 注册地在青海。
2018年,青 海 省生产总值约28 65.23亿元。 也就是说,*ST盐湖的最大亏损额超过青海省一年GDP的1/7。
*ST盐湖表示,造成巨额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公司破产重组过程中处置资产带来的计提损失约417.35亿元,属非经常损益。
这是由于子公司盐湖镁业和海纳化工连年巨额亏损,严重拖累了*ST盐湖业绩,公司进入破产重组程序,将账面价值约547.77亿元的不良资产包公开在淘宝进行司法拍卖。
历经6次打折促销,*ST盐湖不良资产包从原价254.27亿元降至29.9亿元,仍无人问津,最终由海西国资委控股、青海省国资委参股的青海汇信资产管理公司以30亿元的价格“兜底”受让。
公司一次计提债务损失将超过400亿,于是便有了如今这惊人的巨额亏损。
作为新晋A股亏损王,*ST盐湖也曾是风光一时的白马股。
其母公司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是青海省第一大国企,也是国内最大的钾肥生产企业,被业内称为“钾肥之王”。
资料来源百川资讯
钾肥是农作物生长三大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我国是全世界最大的钾肥消费国,可是已探明的钾盐储量仅占全球总储量的2%,每年需要向国际钾肥垄断企业购买超过700万吨钾肥。占据国内一半以上产能的*ST盐湖是每年钾肥进口价格谈判的“压舱石”,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青海省的察尔汗盐湖湖内氯化钾储量超5.4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97%,同时氯化镁、氯化锂、氯化钠储量均为国内第一。拥有察尔汗湖盐湖资源开发权的*ST盐湖相当于坐拥一座取之不尽的金山。
很多老股民都对它印象深刻。 2003年-2008年,*ST盐湖的前身盐湖钾肥曾创造了5年20倍的股价神话,投资回报率秒杀茅台。钾肥业务平均每年贡献70亿营收,毛利率超70%。
2008年股灾,它是最闪耀的黑马。
从2007年10月开始,沪指在短短半年时间里暴跌40%,绝大部分上市公司股价接近腰斩。可是盐湖钾肥却逆势大涨,2008年4月甚至连续出现六个涨停。
2008年4月18日,盐湖钾肥股价达到107.68元的历史高点,成为当时A股仅有的3只百元股之一,市值高达1900亿元。
这样一个超级“赚钱机器”究竟是如何沦落到如今这亩田地的?
魔幻的“整体上市”
故事需要从头说起。
作为老牌国企,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结构复杂。
除上市公司盐湖钾肥外,还有盐湖集团、盐湖发展等多个业务重叠的关联公司。盐湖集团每年要向盐湖钾肥收取资源费及矿产使用费等7.5亿元。2007年,盐湖钾肥的关联销售额超11亿,约占总销售额的三分之一。
当时,青海盐湖高层一直公开表示不愿意整体上市。可无奈国家一直号召大型国企整体上市,青海盐湖只能勉为其难地接受。
通常来说,整体上市只需把资产包直接注入上市公司即可。 可青海盐湖却没有选择这样做。
2007年底,盐湖集团宣布2.7亿重组S*ST数码以实现借壳上市。加上承接债务和银行还款等费用,实际借壳代价高达9.5亿元。而盐湖钾肥2007年全年净利润才9.9亿元。
所有人都不理解,青海盐湖为什么要这样做?两家公司最终需要合并,这个壳资源势必保不住,相当于白白浪费了9.5亿借壳费。
不久之后,青海盐湖的意图便昭然若揭: 为了在合并中获得更多股权。
2008年半年报显示,盐湖集团的净资产只有56亿元。评估报告显示,盐湖集团的全部股权价值在108.13亿元至116.52亿元之间。如果简单置入资产,获得的股权非常有限。
借壳之后,盐湖集团的市场估值达到了951亿元。一次“撑杆跳”帮助其获得了近10倍的价值飞跃。
为了价值最大化,青海盐湖甚至刻意“调整”公司利润。2008年中报显示,盐湖集团的净利润7.7亿,大增2382.94%;而一向利润丰厚的盐湖钾肥净利润只有5.1亿元,增长了3.13%。
市场哗然。盐湖集团的产能不足后者的80%,为何净利润反而高出50%?而且,第一季度盐湖集团的净利润还低于后者。
同样的业务怎么会有如此大的增长反差?不少证券从业者都质疑盐湖集团有转移利润之嫌。
此外,合并换股时,市场普遍认为换股比例应在4.5:1上下,而青海盐湖最初给出的换股比例只有2.6:1。为此,十大流通股东中的QFII和嘉实、南方等大型基金公司都投了反对票。
可到2011年两湖最终合并时,换股比例仍然只有2.9:1。 盐湖集团的资产价值明显被高估,盐湖钾肥股东的利益因此受损。
面对质疑,青海盐湖总是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做挡箭牌。
除此之外,最终的合并案中, 似乎还有一些猫腻。
就在合并意向披露前不久,2006年底,资本玩家张克强以6390万元低价获得了盐湖集团约7.56%的股份。合并完成后,这部分股权的价值高达70亿元,翻了100多倍。
S*ST数码实控人钟小剑把负债累累的壳资源高价出手,成为合并案最大的赢家。
担任重组顾问的人大教授任淮秀以及很多盐湖集团的高管及亲属都曾在敏感期内买卖公司股票。其中,盐湖集团副董事长及盐湖钾肥第二大股东中化化肥法人代表杜克平,在股票停牌前买入公司流通股84.7万股。
若真涉嫌利益输送或内幕交易,那可是苦了不明真相的散户们。
一手好牌是如何打烂的
钾肥生产是高污染行业。
2008年,青海盐湖生产氯化钾350万吨,排出3500万吨的氯化镁废料。大量废料严重影响了氯化钾的生产。
如果掌握电解镁技术,这些废料可以生产超过800万吨金属镁,不仅能减少污染,还能变废为宝,增加效益。同时,察尔汗盐湖的氯化镁资源也可以得到开发利用,可谓一举多得。
察尔汗盐湖
适逢世界镁行巨头挪威海德鲁准备全面退出镁行业,把技术和设备打包出售。
于是,青海盐湖引进挪威技术设备,拉开了察尔汗盐湖镁资源大规模工业化综合开发的序幕。当时设计的总体规模是每年40万吨电解镁、400万吨PVC,预计投资额约为200亿元;先期试验项目为一年10万吨电解镁和80万吨PVC。
项目的规划是世界级的,设计方是国际著名工程设计公司赫氏,电解镁设备由全球最大镁合金生产销售商海镁特负责。提供技术服务和咨询的,还包括澳大利亚、美国、德国、奥地利的顶级科研机构和公司。
上一篇:武田制药(武田制药十大产品)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