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科利华(科利华铁北分校)
宋朝,科利华,阿城科利华(科利华铁北分校)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很多朋友想了解关于科利华的一些资料信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与科利华相关的内容分享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当主持人问他为什么拒绝把自己的公司搬到中关村的时候,他说自己不愿意和中关村的那些人打交道,大家不在一个层次上,羞于与他们为伍。”这是媒体早年对科利华总裁宋朝弟言行的实录。
1999年4月19日,科利华借壳阿城钢上市,充满喜悦的宋朝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态:“我们要成为中国的微软,所谓‘中国的微软’,就是要在国内股市市值第一。”
宋朝弟
欢迎对手预热市场“科利华需要竞争对手,我们充满信心地希望有竞争对手。我们自己一家做家教市场,太累,投入很多,但影响不够大。”宋朝弟曾这样说。
1991年,科利华公司成立不久,宋朝弟找101中学校长谈校长办公系统的构想,兴致勃勃地聊了一个下午后,临走时校长给宋朝弟泼了一盆冷水,“创意很好,但没有市场。五年以后再做吧。”
宋朝弟不为所动,回去后就着手安排校长办公系统软件的开发,第二年就面市,一炮打响。
进入1993年,科利华在校长办公系统上取得的丰厚收益吸引了大批的竞争者,竞争一下子进入白热化的状态。宋朝弟曾回忆,“来了20多家,都在教育报上打广告,那时候,教育报的广告都排不过来,天天都是校长办公系统。”
而此时的宋朝弟淡然处之,他高调地表示欢迎竞争,欢迎大家把这个市场蛋糕做大,因为报纸上连篇累牍的校长办公系统介绍,让后知后觉的一些学校也认为该上校长办公系统了,就是说市场需求被调动起来了。
蛋糕做大了,并不是参与做蛋糕的人都有份,那得看谁有本事切,赚了第一桶金的宋朝弟已在悄悄地准备杀手锏。1993年5月1日,科利华推出了一个独特的营销政策:买校长办公系统送硬件。结果定价1.8万元的产品一下子卖出1000多套,别的竞争对手根本卖不动,等他们醒过劲来,采取同样的手法时,已为时已晚。
宋朝弟后来曾说过,“我们没有秘密,你学了我还有,我们不怕人学。好多没做的事情都敢说,你要做,你就去做,我们不做了。”
宋朝弟知道自己赢得了一场胜利,但可能当时连他也没有认识到科利华赢得了一场关键的战役。因为软件系统后续是要升级的,而迁移是有成本的。在从无到有的阶段,谁占领了中国中小学校长们的桌面,在后续系统升级及需求拓展上就占领了制高点,此役胜利让科利华在全国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领域赢得了5年的独步空间。
校长办公系统一役后,1993年12月,宋朝弟准备让科利华为家庭开发一套2000元教育软件。公司10多位高管闭门讨论了一天,进行认证,结果公司几乎所有的副总都持否定意见,理由是当时家用电脑尚不普及,这个价位让家庭难以接受。
宋朝弟耐着子听完大家的意见,一挥手,说自己决心已定,剩下的是执行。宋朝弟后来曾说,“你要积极一点,多想好机会和好结果,不要老想困难。你想困难,困难就会出现。因为,你是主体,你的想法在影响着结果。”
他告诫负责研发的高管,一定要丢掉“不行”的意识,因为“开发人员都是带着你们这种不行意识,当然做不出好的产品,也不会努力去做。”
随后,科利华电脑家庭教师软件横空出世。虽然中国人喜欢节俭过日子,可子女教育是国人少数几项大方消费的领域之一,90年代中期,电脑进家庭方兴未艾。可电脑进家庭后做什么是家长们颇为纠结的问题,用来玩游戏那可让家长接受不了。好了,科利华提供教育软件,至于这种教育软件能有多大效果那是另外一个问题,家长们花钱买的是一个希望。
在科利华电脑家庭教师软件通过了国家教委鉴定后,科利华在北京中学生中间举办了一个声势浩大的“万人测试”活动,此举开创了中国软件测试的先河,成为该年度计算机界10大新闻之一。
科利华再次获得了成功。有资料说,宋朝弟600元起家,第一年赚了5万元;第二年把这5万元投进去,赚了50万元;第三年,又这50万元投进去,赚了500万元;第四年,把这500万元再次全部投入,赚了1500万元。
科利华1998年的广告
玄炫的量子思维理论“在物质时代,人们的主要对象是土地、机器等,它是机械的、原始、看得见的、有形的东西,所以只能用牛顿力学,服从它的客观规律,‘大跃进’会失败,就是因为没有遵循这一定律;相反,在现在信息时代,人们所接触的主要对象是人的思维、信息、大脑等,它是跳跃的、不规则的、不连续的,因而只能用量子力学,如果你控制了人的思维,也就等于是获得了成功。”宋朝弟曾这样阐述他所推崇的量子思维理论。
宋朝弟的量子思维理论发轫于何时呢?
有媒体称,在其创业初期,一天,他静静地坐在破沙发上,饶有兴趣地进行奇思玄想时想到,“信息时代,不能再局限于牛顿力学的思维模式——因为A,所以B,应当学会用量子思维去创造奇迹。”
“据我了解,量子理论最初也就是宋总提出的一个想法,但后来大家议论得多了,就越想越有道理,优点越总结越多。连宋总本人可能都始料未及。”一个科利华的老员工说道。而在宋朝弟的推出下,公司几项成功的市场活动似乎也验证了量子理论的“可行”。
在推广科利华电脑家庭教师软件后期,科利华曾想出买软件送保险的策略,即高中生买了这套软件,如果考不上大学,就给予保险赔偿。结果,软件销量迅速超过1万套。宋朝弟认为这就是贯彻了量子思维理论的结果,他认为软件市场的需求是不连贯的,“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突然产生一个好想法,一下子就把需求打开了。”
还有一次,科利华兼并了晓军电脑公司后,计划开发行业管理软件,首先选定的是餐饮业。当时,北京餐饮业鲜有采用信息化系统的,宋朝弟敏锐地感觉其中存在着商机。他指示科利华开发餐饮管理系统,为此他曾带人很长一段时间每天晚上到酒楼吃饭,借此感触酒楼业务流程和用户感觉。系统开发完成,拿到酒楼试用,结果不错。但谈到价钱,设备加软件需5.8万元,酒楼老板一听,摇着头说,“不要,不要。”科利华做出让步,半价要不要?不要!先用后付款?也不要!
宋朝弟发动大家运用思维的力量,他们想到一招:酒楼老板不是舍不得花钱买电脑吗?那就用餐券来换如何?酒楼老板一听,这个可以!5.8万元的餐券意味着已实现了5.8万的营业额,还能得到一套带计算机的餐饮服务系统,而且科利华会推广餐券,给酒楼带来更多的客人。成交!
于是三周内,科利华卖出了500多套餐饮系统,打开了北京餐饮企业信息化的市场,收回3000多万元餐券。这么多的餐券握在手中怎样消化呢?而且软件公司卖餐券想起来都有些滑稽。宋朝弟再次发动员工运用思维的力量。他们随后想出一招:餐券以八折的价格转让,然后,科利华拿出500万元举办“让用户的用户满意”大抽奖活动。事情成了!
在理论与践行结果的正向反馈下,宋朝弟的量子思维理论开始了自我强化的过程,从公司内部蔓延到外界,在其公司的宣传中曾有这样的描述:凡到过科利华的人,都会立即被淹没在量子的洪流中。总裁谈量子、副总裁谈量子、经理谈量子、员工谈量子。不连续、不可测、跳跃的、超时空、非线因果、量子人才、量子决策……